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龙骑 >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平定扬州(4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千零一十一章 平定扬州(42)

想到这里,刘备就有点尴尬,其实他心里有一件事情一直没说,从他到益州的那一天,他就一直在努力进入益州这个相对独立且封闭的世家圈子,但最后他发现不管是自己还是刘焉其实都被排斥了,那个时候他帮着刘焉借剿除蛮乱,大开杀戒杀了不少人,也因此得罪了不少人,甚至还落下个刽子手的名声,在益州的影响因为这些世家的原因已经臭的不能再臭了。

刘备唏嘘着自己的命运多舛,可是当来自荆州的董和也被排斥之后,他反而不在自怨自艾,或许是他想简单了,可能他当时就算没有大开杀戒,也不会被益州的世家所接纳,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幽州人!

这种排外的情况很常见,似乎并不算什么,以前在幽州的时候或许还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真正到了益州,却发现太煎熬了,这种感觉完全就是一群人和一个人,人家成群结队,而他则单独站在一个角落,渴望加入,却每次过去,却又都会被赶走。

好在最后他遇到了董和,慢慢身边的人也越聚越多,但他可没那个胆子这个时候就去与益州氏族叫板,还没这个实力,就如董和分析的那样,一旦这些暴露出来,那帮老狐狸一定不会给他任何机会,把危险消灭在萌芽中。

而这无疑是他们非常惯用的手段,不得不说这些世家是真的很很在意这些,当然如果能被他们认可,进入那个圈子,那他们也会很大方,但是这么多年来,好像也就只有那么几人,任何时候这个所谓的圈子想进入很难,但如果被认可接纳那一定会拿你当自己人,毫无保留,而刘澜想要被真正接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话说回来,益州如今还是涌现出了一些能人,不敢说是藏龙卧虎之人辈出吧,但一个个最少都有几把刷子,不管是严颜也好张任也罢,哪一个都不必刘备差,所以他的地位也就变得要相对尴尬一些。

当年刘焉入益州,各方面他都需要借用刘备这个外来人,不说是杀开一条血路吧,但最少要能够震慑到他们,可换成刘璋,他接替自己的父亲容易,可是要在益州真正站稳脚跟,说白了就只能借用益州世家,所以刘备受到打压很正常,而这也是刘璋继位之初益州那帮世家提出的那个什么狗屁振兴计划,用蜀人治蜀,才能保证刘璋长治久安,不得不说,他们的这套说辞还真的说动了刘璋,再加上他们出色的表现,成功说服了刘璋。

~~~~~~~~

刘澜一行抵达零陵,在与零陵太守见面后得到他全力支持的承诺后,便即可回到了城外的军营里,回到大帐,便闻到满帐清香,原来徐庶一早安排焚了一炉上等麝香,气味宜人,亲兵端了盆清水,刘澜擦拭了一把脸,便让徐庶来到中帐。

徐庶来了之后就询问了主公招他来的用意,可一直等到他落座,刘澜却始终默不作声,坐在他对面一动不动,刘澜在想什么?从他搓动手指就看得出来,每次做这动作,都说明刘澜遇到了让他头疼的事情,而徐庶却还无法得知到底主公银河所困?

许久之后,刘澜才开口说道:“这一次留下孙策容易,可要捉到他,怕是没那么容易,他既然进入了长沙境内,那会不会和张羡见面呢?只要他们见面,我想我们的的计划和部署是绝对瞒不过这个老狐狸的,所以孙策上当的可能性非常小。”

“五溪蛮反,看起来是防备我们,有点画蛇添足,可现在看看,反倒把我们给束缚了手脚,现在看起来这一招还真不是什么昏手啊!”

“从荆南其它三郡的反应来看,我甚至怀疑他们一早就知道武陵要发生什么,所以才会对武陵的事不管不问,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或许我们是要多加一些小心了。”

“既然这样,那就加紧备战吧,这一次说什么也不能再放走孙策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刘澜下达了最终的命令!

现在的孙策,已经对刘澜构不成任何威胁,但会对他如此在意,一是想收他为将,二来嘛一旦让他真进入了交州,势必会加大之后他们对交州的难度,所以这一仗的关键就是要把可鞥的威胁尽早在萌芽消灭,而刘澜对孙策也始终都是这样的一个态度,在萌芽就开始限制他,夺取了本该属于孙策的江东,要不然现在刘澜还真就四面楚歌,哪能这般顺风顺水。

小霸王孙策,多大的名头,刘澜又怎么可能让他安安稳稳?可是到了现在,刘澜却是一门心思的要招降他,但以孙策的性格,投降自己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甚至会跟自己一直斗下去。

虽然孙策不大可能能斗得过自己,但是他也绝对不会服输,孙策的性格不管是后世还是此刻刘澜多少都有些了解,他怎么可能会服自己?如果他得到了张羡的提醒,那么他就有可能已经知晓了现在所发生的一切,而他明知自己不下天罗地网等他,还敢继续一路南下而来,就说明他已经有了十足的底气,最少他自认为能够安全抵达交州。

这就是刘澜从孙策一路南下而来所分析出的情况,他能有此底气就说明了他有底气突破我们的重重堵截,刘澜这一番话无疑提醒了徐庶,道:“接下来这一仗或许才是真正的恶战。”

“元直所言不错,而这才是我关心的事情,这一仗孙策敢来,就已经说明太多的问题了,而他也已经知道我们设下埋伏,再想设陷阱让他入圈套的可能性就不大了,相反他或许还会加以利用,进而蒙蔽我们。

徐庶接话,道:“不错,毕竟孙策现在的实力根本就不足与我一战,可他敢来必然是已经有了应对的办法,在确定了可以与我对抗甚至是能够蒙蔽我,才会有这等勇气,那么我们就要加倍小心,千万不能上当,更不能中了孙策的调虎离山之计,确保一定要将他挡在交州之外!”

“不错。”徐庶心想着这个时候指望荆州四郡的人根本就没任何可能,或者说压根就指望不上,就好像他见的零陵太守,那不就是油滑的推脱了提供帮助的要求吗,所以指望这些人就想也别想了,那么和以往的情况能够通过一些当地土人去发现敌人的踪迹甚至是得到当地官员的帮助,这样不管孙策从哪走,只要有人那就一定有消息能传到他的耳朵,可现在少了这些当地土人的帮助,就好像被蒙蔽了双眼一样,真想知道孙策在哪里就没那么容易了,毕竟就算是派出斥候,也会因为不熟悉环境与路况,只是在官道这样的大面上进行查探。

~~~~~~~~~~

孙策一行离开未久,朱治便找到了他,将张羡的书信转交给了他,其实上面的内容却是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但朱治现在是真的怕了,说什么也要亲自瞧瞧,怕孙策上当吃亏。

看看过了书信之后,他才确定张羡还真是好心,是自己心胸狭隘,甚至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也不想想,以他们现在的情况,张羡真要对他们不利,办法那可太多了,就算不出动长沙军,只要在粮草上面加以限制,他们憋说是去交州了,可能连桂阳和零陵都到不了就会因为粮食而陷入恐慌,张羡不动手就能结局他们,又何必多此一举,还又奉送上了几万粮秣,真要对付他们,谁会傻到做这些吃力又不讨好的事情呢?

所以这封信朱治在看过之后,是完全同意孙策的想法的,这就是一条能够让他安全通过桂阳和零陵的路条,而从书信上面的内容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这是在谈论着他们的交情,但是能让孙策带这样的书信就已经说明了他和孙策的关系,变向告诉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到时候他们也必然不会刁难。

朱治看完书信后,交还到孙策手中,询问,道:“说句实话,你到底是怎么想的,能冲破刘澜的重围抵达交州吗?你心里有几分胜算?”

“并没有任何胜算,但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秣陵军兵多将广,而且帐下士兵哥哥都是精锐,天下无所匹敌,这些不假,可自古以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比比皆是,我军随只有万人,但目标却并非与刘澜生死搏杀,而是前往交州,那这一仗其实就变得简单了。”孙策话里有话朱治当然听得出来,只是他打算怎么做就不好说了,毕竟孙策说的实在是太隐晦了,甚至连具体的计划都没有说出来,这说明孙策肯定是有想法了,要么就是为了保密要么就是现在这个计划还不成熟,但他觉得前者的可能性最大,如果是后者的话,这个时候最少也要和他商量一下,研究研究吧,但他并没有这样做,这就说明了他已经有了计划,并且是可要成功抵达交州的计划。

“你打算怎么做?”最终朱治还是没有忍住问了出来。

“分兵,疑兵,只要能骗刘澜上当,我们就能安全抵达交州了。”孙策大致说了下他的计划,这让朱治有点担心的说:“如果他们真骗到了刘澜,让他误以为是我军主力,那必然会遭到刘澜疯狂的打击,这样他们岂不是要全部……”

他本打算说葬送在你的手中,可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可孙策好似能够看透他的心思一样,目光冰冷道,战场哪有不死人的,如果是以牺牲几千人的代价来保证主力的安全,我想着世上没有几个人不做,更别说是战场之上的将领了。

孙策可没有什么妇人之仁,但换言之朱治可能有那么一些,毕竟是文人嘛,但现实就是如此,要活下去就必须要懂得活下去的关键是什么,就好像战场之上,为什么老兵死的少新兵死的多?

说白了老兵更懂得如何保存自己,如何活命,所以老兵向来都是军队里的宝,当然他们懂得保存自己,也懂得如何让那些愣头青的新兵去拼命,所以他们活着回来了,而那些冲在最前面的新兵却都死了。

而这就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没有人会把新兵当回事,甚至他们存在的意义就是炮灰,就是送死,这在很多部队中都是如此,包括刘澜的部队中,但现在刘澜的军队进行了几次三番的改变之后,这些都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冲锋再也不是士兵打头阵,而是校尉是军司马更是千夫、百夫和十夫长,所以当那些躲在新兵之后的老兵们发现又人能够带领他们冲锋时,都或多或少发生了观念上的改变,他们不再畏惧,也不在哄骗着什么也不懂的新兵去拼命。

可刘澜的部队毕竟不是孙策的部队,他的部队还是非常原始的那一套做派,有些好的方面是能够快速学习的,可是有些时候好的对于一些新鲜的方式方法,却又非常的排斥,就好像拿新兵当炮灰,陌生是孙策不会改变了,整个天下也就刘澜敢这么做。

所以他的部队战斗力非常高,而相对于其他诸侯,战斗力虽然也不错,但肯定无法与刘澜的秣陵军相提并论,更何况如果真是什么新兵,大多都会进行先期的训练,不会直接就把你补充到部队之中,甚至在训练之后优秀的士兵还会前往辽东。

在哪里才是真正的考验,虽然从徐州秣陵去辽东的士兵更多都是步兵,但是哪里的训练绝对要比秣陵更严苛,因为秣陵这边战事太多了,而辽东周边的胡人差不多都被徐晃打怕了,每年春秋十分甚至还主队前往鲜卑草原拿鲜卑人练兵,在这里很多新兵们都坚持不住,倒不是吃不了苦,而是到了冬天天气实在太冷了,但现在因为棉花因为棉衣,这些都不在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