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仲尼弟子列传 > 第二四五章 培训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闵父回邑,新村又恢复往常,人们还是每日忙碌,一刻也不得清闲。

狩猎队打猎得到的兽皮越来越多,周书灿不让再拿回邑中处理,指示午胥组建了硝皮组。

硝皮匠和木匠一样,是很有本事的热门工匠。但此时这些技术工艺只属于个人所有,并没有培训班之类的学习途径。邑起初是成立了缝纫组,午胥的硝皮手艺是通过培训邑民的方式,作为一项工作必备学习任务传播出去的,使得更多的人学会了硝皮的手艺。

同样,现如今在新村也是如此,很多的工匠技术不再是属于个别人的秘密武器,而是作为一种技术培训,教授更多的人来学习技术。

鉴于目前人们的经济状况,培训班采用半工半读的形式,即不收学费,但是要参加劳动来抵扣学费。周书灿的思路是,他不能为学徒工买单,“我不收你的学费,你再让我给你发工资,嘿嘿,等二十一世纪吧”。

对于培训班学员的培训,子库起初还颇有微词,认为来学习的还有外人,新村会特别吃亏。那些外人不会和闵家一条心,把技术偷学走了,以后会和闵家人来抢生意。应该让他们为闵家多服务几年,才能抵扣他们学手艺交的学费。

子库的微词还没有发出来,新村极速发展的形势就给了他当头一棒。形势逼人,新村各处需要的工人越来越多,汶上城闵家的亲朋好友,已经不能满足新村的需求,新村急需再扩大招收学员的人数。

此时,几乎所有的培训班学员,实际上已经完全参加到了各项工作中。但新村没有给他们发放工资,只是象征性的每半个月发一次微薄的生活费。对此,并没有学员有疑义,他们认为让他们有学技术的机会,又管吃管住管穿,这样的好事可不是哪里都能找到的。

春秋时代气温高,粮食又是一季种植,正常情况下,粮食的收获是在初秋时节。秋收以后,很多人便无事可做,因为此时人们还没有能力去下河捕鱼、进山打猎,只能大眼瞪小眼在家熬时间。

而新村就不一样,新村的夏收结束,秋收还没有开始。双季稻的收获在深秋,冬小麦收割之后种植的粟、菽,也是要到深秋才能成熟。

新村人趁这难得的空闲,各种忙碌。盖房子提到日程上,成为重中之重。由于各家都攒了好多的砖瓦,盖房的人手严重不足,就算是建筑队三班倒日夜轮流干,也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于是乎,子库不得不领着人开始走村串乡,到处招收学员。为了多收学员,他不得不放下他那高傲的头,不讲任何附加条件的搜刮人口。

不管形势如何,周书灿是始终坐镇新村的,不参与任何外出的工作,这当然和他表面的年龄有关系。即便是人们都知道小公是新村的主公,也没有人会想到应该让小公领着人到处跑。小公年龄太小了,身体又瘦弱,哪怕是对子骞非常不满的老祖们,也认为子骞不适合外出工作。

老祖们舍不得用子骞,周书灿可是舍的用他们。在他的一再倡议下,新村的老祖们带领和他们年龄相仿的人,开始四处外出访友。访友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促进友谊,而是为了游说他们的好友家人,来新村参加技术培训。

此时学校是官府办的,贵族之外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权利,新村的技术培训班比那些传授自己思想的知识人,更能吸引底层老百姓的眼球,毕竟实用才是最现实的。

周书灿的心思起初并没有在技术培训上,他是正经的科班出身,不管是上中学还是上大学,他所接受的教育都是学习正统的知识才是正统,其余皆不能修成正果。

那怕他硕士读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他也认为比那些职业技术培训强。可现在,他的思政专业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不得不脚踏实地的去走职业教育培训道路。

每个培训班都办在每一处工作组的大棚内,他现在每天的任务,就是去各个大棚看看这些人遇到什么问题,随时给予解决。

新村的整个作坊区在村北,和其他邑城的坐北向南正相反,这是河渠的原因造成的。新村一些需要用水的作坊,也是排污的大户,河渠向北出护村河,作坊放在村北,可以不影响村民的生活用水。

比如硝皮,就需要大量用水,且流出的废水会严重的污染环境。为了减少对河渠的污染,硝皮的最初环节是在汶上河边操作的。污水流进汶上河里,顺流而下很快被稀释。周书灿明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可也只能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任其这样。

好在此时也就只有闵家一家硝皮,且狩猎队是手工打猎,技术再高超,也没有多大的能力去多狩猎。每日的猎物平均下来不过是两三只,即使是在秋天这样膘肥体状丰收的季节,猎物也不会比平时多多少。

这样数量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后世那种大量养殖的皮革业相比较,完全可以忽略不计。周书灿也就心安理得的忽略汶上河上的污水问题了。

他迈着自己的小短腿,啀,也不能说是小短腿了,今年夏天他也抽条了,一下子长了十来公分,现在的个头有一米六多了。只是身体还是十分的瘦弱,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他出汗的时候也不多。经常是体温高,就是不出汗。此时又没有医生,他明知道身体有些不对劲,也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有没有出问题。

和邑中的分工一样,硝皮归属缝纫组。他领着子青和小城,迈着轻盈的步伐,向缝纫组而去。

缝纫组的总管是雉,她现在的权力可大了,统帅了新村的半壁江山。

缝纫组包括的工种特别多,纺织麻布和素,制作麻衣、裘衣等。

麻不仅仅是要纺织麻布,还管理种植麻,麻的收割、榨油,以及制作麻衣、麻鞋。同样,素包括养蚕、缫丝、织素,以及素衣的制作。

除了以上两项,周书灿还交给雉一项任务,把芦苇的扑绒(芦花),缝进素里面,做出来袄。他想试验下,芦花是否能替代棉花,也不冤枉闵子骞背负一个《鞭打芦花》的故事。

小城蹦蹦跳跳走在周书灿的身边,小脸被太阳光晒的黑红,他边跑边问:“小公,冬天我也可以穿羽绒服吗?”

去年冬天,养殖鸡鸭的羽绒,只够做几条被子。周书灿一直心心念着今年鸡鸭的羽绒,一定要做件羽绒服。

“这个就不知道了,不管能不能穿上羽绒服,芦花袄肯定是有的。一会让雉总管,先帮你量好尺寸。”

子青在旁边接话说:“小公,尺寸他早就量过了,你上次让雉总管收集芦花的时候,他就跑去量尺寸了。”

周书灿猛然想起,笑着看向小城说:“俄,我忘记了,雉是你姑。”

邑中经过数代人的发展,几乎一个邑都是沾亲带故的,谁家都是谁家的亲戚,大家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小城被戳破心思,面子上感觉不好看,懊恼的瞪一眼子青。他不忿子青已久,此刻更加的恼恨子青。

在子青做小厮之前,他是受气包,比他小的小书天天吆喝他,可谁让他来的晚,只能忍气吞声。原想着等来了新人可以欺负欺负他了,结果子青做了小厮,就跟着小公到了新村。等他和小书换了位置来到新村,子青已经比他混的还好,他根本欺负不了子青。

子青看着小城吃瘪的模样,“哈哈哈……”大笑起来。

笑的小城恼羞成怒,不顾小公还在,抬起来脚去踢子青。

子青见小城真急了,急忙躲闪着跑开了。他可不想当着小公的面,和小城发生冲突。再怎么说,小城是伯牛总管的亲侄子,小公为了伯牛总管,也不会任由他把小城逗哭了。

周书灿见小城眼睛都红了,赶紧哄他说:“好了,好了,看看子青都被你打跑了。雉总管是你姑,她先帮你量尺寸还不是应该的嘛。近水楼台先得月,子青那样说是嫉妒你。”

小城人小心眼不少,跟着周书灿也算是见了世面的。现在小公都发了话,他自然不会再纠结这些事。压制住自己的感情,低声说:“知道了,小公。”

周书灿不再理会这件事,对于他跟前人的小心思,他现在是一律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办法。以前他是很不能理解,为什么事情不能搞个是非黑白?现在站在的位置、所处环境不同,他深深的明白,哪里有什么是非黑白,只是立场不同罢了,他给不了任何人是非黑白!

缝纫组的工地是一个木桩围城的大院,院里七八处大棚。大棚内都是忙碌的女工,这里完全是女子们的天下。

雉之前在巡逻队,周书灿的原意也是让她负责新村治安的。可计划没有变化快,雉到新村便被人盯上了——被族里一位老祖的儿子看上了。

这位二世祖已经娶妻,以为自己家有几分地,雉就能看上他,死皮赖脸的缠着雉。二世祖很快被雉打脸,邑里的人哪一个不是趾高气扬,雉能看上他家那点东西才怪。

那位老祖也是拎不清的人,托子库当媒人来说“好”(亲事的意思)。不等事情到雉那边,子库就直接拒绝了那位老祖。

子库的原话说:“想娶邑里的女子,你们怎么想的那么美呢?你知不知道我买了一个小妾,花了多少素?我啊,也不说打击你的话了,你们趁早哪凉快去哪吧。”

二世祖处处碰壁还是不死心,只是改变了娶妾的想法,他要娶妻。

此时还不是一夫一妻多妾的婚俗,一个男人可以有多位妻多位妾。比如商纣王有两位王后,楚怀王熊槐也是多位王后。二世祖想要再娶雉为妻,也是正常的现象,只是他想的太美了。

他多次在雉夜间巡逻的时候骚扰雉,最后被忍无可忍的雉暴打一顿。雉的武功来源于军体拳,这是周书灿在军训的时候学的。他传授给了邑巡逻队的女子们,让她们有防身的本领。没想到,雉就用在了二世祖的身上。

二世祖被雉暴打后,他父(老祖)找到周书灿处,要求惩罚雉。

于是,周书灿借机把雉调离巡逻队,让她负责缝纫组。

新村这边情况和邑不同,邑中男子在山中营地工作,女子们不得不挑起大梁。新村是男子比女子多,他自是感觉到雉领着巡逻队不合适了,这次老祖来告状,正好调整下雉的工作。

新村有那么多的大老爷们,他放着男人不用,用一名女子太不合适。尽管他没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可男女不同的现实,还是要承认的,他做不到心安理得的让一名女子负责新村治安问题。

雉在院中看到周书灿的到来,爽朗的打招呼:“小公,您来了。”

周书灿微笑的回道:“嗯嗯,我来看看芦花袄做的怎么样了?会不会象去年的羽绒被一样,跑毛跑的厉害。”

邑里纺织的素不如汶上城这边,但就算是汶上城这边素,密度还是不能阻挡羽绒的跑毛,不然周书灿也不会只做羽绒被。

今年他特意让纺车的经纬度加密,看看这样织出来的素,能不能阻挡芦花的跑冒漏问题。如果能做成袄,那是真的暂时可以起到替代棉花的作用了。毕竟此时还不能大量的生产丝绵,多一种填充物多一种选择的渠道。

雉拉着小城的手,陪着周书灿进入办公室。

她走到室内一处衣架前,拿下已做成的芦花袄,递给周书灿。

“小公,做好了几件,你看看这个。我感觉可行,比羽绒的好,羽绒的还是跑毛跑的厉害。”

这是一件小孩子的袄,周书灿感觉应该是小城的尺寸,笑着说:“小城,你来试试。”

现在的天气还热,夏天穿袄不是什么好事,小城又不傻,为难的看看小公看看姑姑。

雉笑着弯腰帮小城穿袄,哄骗说:“小城,乖,就是试试,一下就好了。来,来,姑姑帮你穿上。”

小城的脸都绿了,一副要哭的表情,强忍住让雉帮他穿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