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仲尼弟子列传 > 第二四0章 交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新村的收租真的和邑不一样,邑是分粮食,新村是收粮食,一出一进,人的心态天差地别。虽然周书灿心中十分清楚明白,邑里的租税实际上要比新村多一些,可这些话他不能说出去。他不说其他人不可能清楚这里面的道道,新村人就感觉他们的地租要比邑里多,邑里人的幸福感比新村人多的多。

对于新村收租,他不希望出现南霸天那样万恶地主逼租的场面。想起来他大脑里小时候农村交公粮的景象,他更希望新村人也是这样交公粮的。他让槐领着人守在新村粮仓前,等着众人自觉的来交粮。

鲁历七月底的天还是酷热,好在已是立秋,早晚会凉快一些,让阳光暴晒下的人们,有了一丝丝的喘息机会,纷纷抓紧这片刻的宁静,见缝插针的赶紧补觉。

天刚蒙蒙,火红的太阳还没有升起,新村护村河飘来难得的清凉。魁梧的槐凶神恶煞一般,带领他的狗腿子们开始敲锣,发布收粮消息。敲锣声搅了很多人的美梦,背地里估计骂他们的人不少!

有人骂就有人响应,趁着天凉快,于叟一家拉着麻包装的稻米,在槐还没有巡逻完一圈时,就到了公中仓库前。

对于积极交粮的人,当然要奖励,周书灿一点也不吝啬。他为此还想了很多,原想直接减免地租,又怕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下次粮食交租会有人直接套入减免模式。左思右想,第一年收租怎么也得来点正能量。除了十日内的明奖励外,又设了每日的前五名暗奖励,奖励每日最先交租的五户人家。

最先交租的于叟一家人,首当其冲,拿到了第一天的大奖励,三件裘衣!

他用物品奖励的方式,奖励了于叟的行为,并且让槐敲锣宣告全村。

得益于狩猎队不停的狩猎,裘衣在邑中已经不是奢侈品,每位邑民最少有一两件裘衣御寒。但裘衣在新村还是属于渴望不可及的保暖用品,包括子库在内的富裕户,也不是人人能拥有多件裘衣。

在没有棉花的年代,兽皮是过冬唯一保暖的衣服。槐敲锣发布的消息,立马在新村引起强烈的反响。村民们知道狩猎队很能干,也知道公中仓库的兽皮很多,但是更清楚兽皮是要用粮食换的!于叟凭白得三件裘衣,实在让人眼红。

于叟一家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之前观望的人开始陆陆续续交公粮。周书灿也根据槐的反馈,即使调整了奖励,取消之前每日的前五奖励,按照交粮的前后顺序奖励。第一天交公粮的七户人家,全都领到了大小不一、数量不同的裘衣。

为此,第二天交公粮的就开始不满起来,因为第二天起没有裘衣的奖励了。

不满归不满,又能怎么样呢?

在子库的调解下,周书灿给了第二天交公粮的人半匹素。为此子库还承担了其中一半的分量。

交粮第三天,不等周书灿说话,子库自己决定:由他承担每户二十个鸡蛋!

哈哈哈……哈哈哈……

周书灿的眼泪都笑出来了,捂着肚子笑着说:“我叔太好玩了,哈哈……哈哈!”

子青陪着笑说:“可不是嘛,我刚听说也好笑的不得了。原以为叔公今天还会来找您呢,没想到叔公自己都决定了。”

周书灿止住笑,用手指抹去眼角笑出来的泪珠。

新村总算是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子库都能做主奖励二十个鸡蛋了。在后世看来鸡蛋根本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此时的养殖业来说,每家养鸡鸭的能力也就那么几只,能吃的起鸡蛋的人真不多,二十个鸡蛋真真不少了。

由于没有便利的商业,吃不起鸡蛋的不说了,吃得起鸡蛋的贵族家庭,都有自己的家族供应渠道,并不需要购买这些农作物农产品。需求量少,整个鸡蛋的流通渠道不畅通,收鸡蛋的商人极少,无形中又是不利于养殖业的发展。

他在汶水河边办的养殖场,鸡蛋鸭蛋除了供应新村需求外,渐渐的有了库存。可也只能存着,并不用于流通。在这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农作物农产品并不能及时的处理掉。

邑中处理过剩鸡蛋的办法是用盐腌起来一些,另外送一些去阳关的军营中,还有四处赶集,卖给一些生活富裕的人,只有极少数才送到固定的收购点,并没有商人到偏僻的邑中去收购。

这时代商人少,商铺更是难得一寻,一个邑城也没有一家。商品的流通极其困难,人们物物交换,商人用走村入户的方式,进行着商业行为。

之前闵父卖的豆腐,是闵父和阳关军营中的将领军上关系不错,军上帮忙处理给了守关的军营,不然也不可能那么快的卖掉。

现如今新村离邑这么远,新村过剩物资不可能再运回邑中处理,大米小麦等农作物还好一点,放进仓库存着。鸡蛋鸭蛋和肉这些农产品,可没有办法长期储存。是需要想个办法把库存变成钱了,不然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他思索着如何处理鸡蛋,慢慢说:“养殖场的鸡蛋越来越多了,是应该想点出路了。不能光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我们要广开财源。”

子青狐疑的望向周书灿,聪明的闭嘴不接话。

周书灿思索能不能开个商店,饭店就不去想了,此后就是发展到汉代,也没有什么饭店。厨子都在贵族家里养着,美食贵族自己家就会做,哪里用的着去饭店。

他想自己是不是应该去一趟曲阜,来春秋已经一年半的时间,一次也没有去过曲阜。不知道此时的鲁城会不会有店铺?不过想想也知道开商铺困难重重,光人们意识里商业是贱业,商铺就不会开起来。

自言自语说:“你去对洪说一声,把家里的财产统计一下。嗯……统计猪羊鸡鸭的数量,还有仓库皮毛、素、麻的数量。”

子青答应一声出去,并不知道周书灿是自言自语。周书灿沉浸在自己的开商店计划中,也没有注意到子青出去了。

鲁城各种势力盘存,闵家只不过是一没落贵族,在别人眼里根本上不了台面的。鲁国从第一代国君周公旦起,到鲁昭公已经是二十多位国君了。皇位只有一个,不能当国君的子孙太多了,闵家是这芸芸众多子孙中的一粒,真不算多么的贵。

开商铺不赚钱还好说,如果赚钱了,光是眼馋的鲁候正牌皇子皇孙都能把闵家生吞活剥了,试问那时他否有能力保住自己的钱呢?答案不言而喻,周书灿心里没底。他没有做过生意,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和这些掠夺者打交道。

他想起来子贡,子贡发家是依靠囤积居奇的方式,而不是开店的方式。那也就是变相的传递信息,在这个时代,店铺零售业并不可行。人们普遍守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没有人经常出门,商人推销货物要么是货郎式的走村串户,要么就是和官方合作。

货郎式的零售他嫌耽误瞌睡,靠这种办法赚钱太难。就象之前闵父卖豆腐,虽然也都是卖出去了,但是赚的都是辛苦钱,并不能快速发家致富。还不如他种地来的快呢,干嘛要辛苦的去做这个。

和官方有司合作就是批发,批发的话他的货物并不多,能拿出来手的就一个商队。商队换出去的物品都是这时代的高端产品,制作周期长,费时费力,同样也达不到快速致富的目的。

有没有什么一本万利的物品呢?

他苦恼的思索,连洪和子库进来都不知道。

家大业大,随着新村的发展,现在已经有五位账房,洪是账房总管。对此他非常满意,越发用谦卑的态度对待子骞,生怕子骞记仇剥夺他的权利。

他怯怯的问:“小公,你找我?”

周书灿回神,拿起扇子扇几下,掩盖内心的活动。

“那个洪,你把库存的东西回头盘点一下。我要……要……”

他感觉说不下去了,这话说出来实在没有什么意义,答案已经呼之欲出,明知道行不通,他何必再去愚蠢的撞南墙呢!

沮丧的说:“算了,洪,你去吧。”

子库见侄子的模样,以他对子骞的了解,这又是碰到什么不痛快的事了。

问道:“你这是怎么了?粮食现在都收了大半了,你还有什么烦心的?”

周书灿斜一眼子库,问:“你家的地租交了吗?”

子库被子骞问的噎住,暗暗骂“白眼狼”!

反问:“那邑里这边地是不是也应该交?”

周书灿一副理所当然的态度,“当然,不是说了嘛,这次两成的租算是公中收益。不能老是让我撵着屁股后面跟你们要东西啊!”

子库语塞,佩服子骞对别人狠,对他自己更狠。如果真是全部收两成的地租,最大的交租户是邑中的土地。他突然感觉自己心里好受多了,原来他交租不是最多的,哈哈哈!

心情好说话态度也好,他眉飞色舞的说:“我明天让他们把我家的交到仓库,置于奖励我就不要了。”

周书灿不解的问:“为啥不要?”

子库不确信自己听到的,盯着问:“你交租自己还拿奖励?”

周书灿挑下眉说:“当然了,奖励是公中出的,交租可是自己的。”

子库不相信他听到的,再次确认问:“你,你真的拿奖励?”

周书灿仍然理所当然的表情,反问:“我说的不清楚吗?”

子库被子骞气笑,指着子骞说:“你,你,你!”

扭头不搭理子骞,问洪说:“他是不是有病?”

洪哪里敢说子骞“有病”,尴尬的面孔堆积起来肌肉,为难的看看子库,看看子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洪做账房也是头脑灵光之人,稍纵即逝的瞬间,岔开话题说:“小公,你刚才让我统计的,为什么又不让统计了?”

有台阶下,周书灿顺坡下驴,“鸡蛋现在库存多,总是腌着也不是事,就是做成变蛋也不能放时间久了,还是需要尽快吃完。还有兽皮现在也多了,我们总要卖出去一些。都是自己用换不成钱,等我们需要用钱的时候还是没钱。唉!可我想想这些东西卖出去太费劲了,有什么不用费力气就能赚到很多钱的生意?”

洪也是一脸茫然,这种一本万利或者无本万利的生意,除了抢劫,好像没有其他的途径。但是貌似抢劫也得抢有钱人吧,像他这样的人抢了也没有多少钱。

子库见二人转换话题,也不再谈论交租的事,插话说:“有啊,就是我们做不到。”

周书灿和洪齐刷刷看向子库,等着他继续说。

子库坦然的说:“盐啊,齐国人不是煮盐就能发家嘛!我听姜启说,煮盐可比打铁容易多了。盐就是海水煮的,海水随便取点煮煮就是盐了。盐能卖多少钱你们不是不知道,海水多的也煮不完,这不就是一本万利嘛。”

洪泄气的瞪子库一眼,不满的说:“叔公,你就不要开玩笑了,我们鲁国哪能和齐国比。”

盐业从古至今都是暴利行业,这不用子库说周书灿就知道,只是他上哪里搞到盐?

现在虽说没有盐业官营,可大的盐场几乎都已经被诸侯把持着,齐国的盐业就是典型的例子……盐场!

周书灿两眼散发出来夺目的光彩,齐国把持的只是齐国的盐厂,中国海岸线那么长,盐场那么多,他也可以晒盐,这比齐国笨拙的用铁锅煮盐容易多了,成本也降低很多。

他极力搜索记忆里的盐场,看看哪个离他最近。

淮盐产区:江苏盐场分布在北起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南至长江口这一斜形狭长的海岸带上,跨越连云港、盐城、淮阴、南通4市的13个县、区,占地653平方公里。沿海滩涂,四季分明的气候条件,适宜于海盐生产。

春秋时代的海岸线要比后世向大陆缩进去很多,早在吴王阖闾(公元前514年)时代,江苏沿海就开始煮海为盐,到汉武帝时期,更是招募民众煎盐。

吴王阖闾(约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96年)时代开始煮盐,公元前514年,比此时还晚八年,哈!哈哈!哈哈哈!

周书灿仿佛看到了金灿灿白花花的黄白之物流入他的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