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仲尼弟子列传 > 第一八九章 汶水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书灿和子库几人从新村向汶水河出发,尽管他大脑中有地图知道地貌是什么样子,想想之后汶水河两千多年的变化,也是赞同做一次实地考察的。

他和子库、虞叔一辆车,邱驾车,其他还有汶上的几人坐另一辆牛车,十来人浩浩荡荡向汶水河杀去。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一点也没有吝惜花花草草,在荒野里轧出来两条车辙印,当然这是和根本没有路有关系了。不过还好天气干燥,又是平原地带,几乎没有遇到大的泥塘,荒野里行走还不算是太困难。

这时代荒野里野生树木品种真的不多,牛车走很远来的路,零星遇到几处小树林,竟然没有一处有野生果树,周书灿遗憾的说:“这边不在山区,竟然连果树也没有了。”

邱在车辕上回答:“是的,小公,我昨日转的时候也奇怪,按理说荒地应该泥塘沼泽多一些,不清楚为什么这边高大的树木也不多,只有一些低矮的灌木。”

周书灿仔细思索下大脑中的地图,转向子库问:“叔父,那烧砖取柴你们定好去哪里了吗?”

子库挪下身体靠近一点周书灿,指着车桌上昨日讨论的简易地图介绍说:“原本上东南西北都有山的,只是这边的山比较矮也比较少,没有邑那边山连着山。东南方向和城北的山离城近些,平时大量取柴烧炭大都是去这两处。我们昨日商量说直接组织人去山中烧炭,这样不用一直忙碌取柴。

只是东南山里烧炭的人家比较多,往年甚至会因此发生摩擦。仲孙给城里几家画了取柴的范围,我们得的地方比较小。今年我原本是想往东边远一点的山里寻寻,看能不能大量烧炭。另外汶水河西的山太远了,如果能去那里烧炭可以更好一些,只是我们现在的大刀长矛不够,那边山里的野兽比其他几处多的多。”

周书灿确定下方位,子库之前就想烧砖,肯定现在已经有在山中烧炭的人员。询问道:“那你们现在烧炭的地方在哪里?”

子库这人做事扭扭捏捏小家子气,就象挤牙膏一样,明知道瞒不住还非要一点点被压榨了才说出来。

“现在的在东南山里呢,不过这量太少了,如果是这么多人烧砖,肯定不够的。往年这时候烧炭都要结束了,我们现在还坚持继续烧炭,是得益于我上次从邑里拿回来的大刀斧头,不然这个季节在山里是很危险的,更不可能现在还在烧炭。”

冬日不烧炭了吗?这还有季节限制吗?周书灿有点奇怪,他记得《卖炭翁》里可是说:“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邑中现在很少用炭,我也不清楚烧炭都是什么时候,汶上这边冬日里不烧炭了吗?”

子库露出来羡慕的眼光,酸溜溜的说:“你们用煤当然不需要烧炭了。汶上这边是秋收后春耕前才去烧炭,够冬日用就行了,一般不会烧很多。冬日里山中太危险了,那么冷的天在外面烧炭,也不可能组织很多的人,所以我们从冬月开始很少去山里烧炭。主要还是以前伐树工具不行,现在有斧头当然就快多了。又有大刀长矛,在山里的人也没有那么害怕了。”

周书灿点点头,赞同道:“这样啊,那是不够了,这么多人要盖房子,需要的炭太多了,这点肯定不够,需要长年烧炭才可以。嗯……这样吧,这次回邑后,我从邑那边抽掉一组狩猎队的人,让他们和烧炭的人一起去汶水河西边的山里,烧炭狩猎一起相互作伴。既可以长期烧炭,也可以不引起城里人的注意,最主要还是防着仲孙家人了。”

不等子库说话,虞叔插话说:“那猎物怎么分?”

周书灿被问的一团毛线,这贪心贪的没边了,怎么上嘴皮一挨下嘴皮问出来的话?嘴角上扬微笑,看白痴一样的眼神望着虞叔,轻轻说:“你要猎物可以拿炭换。我狩猎队的人跑这么远,免费保护烧炭的人,不收新村烧炭人的保护费都可以了,你竟然还想着贪没他们的猎物,是不是有点太过了?”

周书灿说话毫不留情面,顿时让虞叔下不来台,他脸一阵红一阵白,懊恼的紧闭嘴巴扭头看窗外。

子库历来知道侄子说话比较损,不仅是人没礼貌嘴巴也叼,可现在一切都要依仗这位小祖宗,只能忍气吞声还不能得罪他。

打圆场说:“子骞,你季祖不是这个意思了。他是想说狩猎队的吃喝怎么安排,那之后猎物当然就要说说怎么算了。”

周书灿扫兴也没心情说别的,摆摆手说:“狩猎队一切用度由邑里负责,和新村没有关系,我仅仅是考虑烧炭人员的安全,才想着让他们过来的。好了,不说这个了。”

说完身体向车窗处挤挤,和虞叔背对着各守一边车窗。

牛车走了大约半个多小时,隐约看到长条状树木带,周书灿想着应该是汶水河到了,这时代只有河边才会有这种树木集中地。他也不认识都是什么品种的树,只看到高低胖瘦支支丫丫,真的是自由自在的发展,身材挺拔高大的竟然没有多少,和邑山里那些树木太不一样,就像一群没人管教的野孩子,站没站样坐没坐样。

子库在一旁介绍说:“快到汶水河了,前几年河水改道过一次,向西又偏了一些。之前这边应该都是河道了,仲孙家在离城最近的河边,开垦了大量的水浇地。”

“向西偏?”周书灿大脑地图里的地势是西高东低,汶水河走向是由南向北由大野泽湖泊流出,仲孙家水浇地的位置在此处的下游,河水泛滥应该向东偏才对啊。

奇怪的问:“河水改道的时候,仲孙家在河边有没有水浇地?俄,我问的是河水改道和仲孙家的水浇地,哪个时间早?”

子库不解其意,机械的回答:“仲孙家的水浇地早一些。”

周书灿自言自语说:“那这就对了,看来仲孙家的门客里还是有能人的。只可惜啊,还是人口太少,他家竟然也不能占多少河两岸的土地。”想起来三桓最终还是让齐国灭了,唏嘘不已。“啀,终究躲不过历史的滚滚战车碾压。”

公元前437年,鲁悼公(公元前467年—公元前437年)的儿子姬嘉继任国君,是为鲁元公(公元前436年—公元前416年)。

季孙氏这时是季昭子在位,作为费国的君主,他不再去参与鲁国政治。他建造的宫殿,身穿的衣服就和国君一模一样,成立了费国,季孙氏自称为费君,和鲁国国君平起平坐。

费国曾有传说中的“季孙氏遇贼”。孟子在其着作《孟子》中,曾经提到当时有一个费惠公(姓名不详,生卒不详),称其为“小国之君”。

到了鲁顷公时期(公元前279年—公元前256年),在鲁国被楚国灭亡的同时,费国也被楚国吞并了。

公元前411年,三桓当中的两支孟孙氏和叔孙氏的衰落也很突然。齐国执政的田庄子带兵攻打鲁国,占领了叔孙氏的私邑郈邑,叔孙氏家族几乎被全部消灭了。

三年后的公元前408年,齐国再次来攻打鲁国,占领了孟孙氏的成邑,孟孙氏家族失散逃离。其中一支逃到了邾国,成为孟子的祖先。

……

冬日的汶水河河道不宽,可和淄水河比较还是宽了不少了。河道两旁和淄水河一样,有很宽的冲刷河滩地,想必这就是夏日里河水上涨泛滥的结果。

河滩地荒草茂盛,比刚刚走过的荒地竟然多了一分的绿色,冬月里这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甚是养眼。只是不太远的地方,一片片的枯黄芦苇,和绿草形成鲜明的对比,提醒人们现在的季节。

汶水河是着名的大汶口文化一部分,鲁国相当一部分城池,都是在汶水河两边建立的,这当然也和这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有关系,城市发展离不开水。

微风吹拂,刺骨的寒气迎面吹来,周书灿裹紧大衣帽子,只露出来一双眼睛,和众人一起远远站在汶水河边。前面是一片河滩地,河泥淤积不可能走到河边,这时代又没有修筑河坝,看似不宽的河道,加上河滩地会延伸很远。

汶水河河道依然是天然形成,没有任何的人工挖掘痕迹,河床比较浅,河水流量并不是很大,这当然也和这时季节有关系了。按照周书灿的观察,猜测夏日河水泛滥的原因:大概还是和河床浅有关系。

汶水河河水从大野泽流出,一路向北,再进入山区后转弯向东。向北这一段地区是平原地带,占据地理上的劣势,河水流速平缓,给了汶水河肆恣泛滥的条件。啀,还是这时代生产力水平太低,人们没有工具和能力去控制汶水河。

子库指指北方,“子骞,再往北走一段,就是仲孙家的水浇地了。不过这一段的距离也不近,尽管放心好了,我们将来的水浇地,不会和他们的挨在一起。”

邱也搭话说:“小公,这处的河滩地比较大,您认为把取水口设在这边怎么样?”

周书灿依稀记得地图上汶水河这一段是西南方向直线河道,大河滩地肯定表明是夏日洪水冲刷最厉害的地方。

反对说:“不能选此处,且我们的河渠还不能走直线距离,不能让夏日河水泛滥影响我们的河渠,不然水浇地恐怕会成为盐碱地了。走,向南再看看。邱,我们刚才从新村过来的时候,是直线距离吗?”

邑选挖渠取水口的地方,就是淄水河最大的河滩地,邱不明白为什么这次小公不远这块地方。可此时汶上的人都跟着呢,他也不可能问原因。

“是的,小公,这里和新村选址是直线,偏也错不了多少。”

子库和汶上几人不懂怎么选取水口,凭借热情和经验相互低声交流。其中一人忍不住问道:“子骞,从这里到新村不是最近的吗?已经这么远了,这要是挖成了河渠,河渠两边不都成了水浇地嘛。”

周书灿边走边冷笑:“哼,想的挺美哈,然后夏日洪水泛滥,把你的水浇地统统的淹一遍,水浇地变成盐碱地。这河渠两边的所有地就荒废了,你除了能卖碱,再也别想种出来庄稼了。”

“啊,这么严重?”

众人都吸一口凉气,相互对望不知道再如何插话。

汶水河河道经常因为河水泛滥改道,他们之前也是见到过河床改道后土地的,有人提出来不同意见:“子骞,城边的老河道可是最肥沃的田地啊,怎么你说的这么吓人?你说的那个盐碱地,真的那么吓人吗?”

周书灿想起来盐碱地的分布地区,山东地区肯定在这范围内,也懒得和这人解释,关键是他解释的词语那人能听懂吗?

不耐烦的应付道:“你认为我吓你,你可以自己去看看,看看河道两旁之前改道的地,是不是有一层盐碱?”

突然想起来春秋时代的气温和以后不一样,他可不记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有盐碱地,迟疑下不再说话。

子库一向认为侄子做事都是对的,不然邑也不会发展那么快。呵斥那人说:“不要添乱,子骞考虑的肯定多,少说话多看看,有子骞在还能犯错误吗?”

紧走几步撵上周书灿,探究的问:“子骞,我们现在选什么样的地方做取水口比较好?”

选什么的地方合适?说实在话周书灿也不知道,他不是学水利的,真不知道怎么选。这种专业知识含量高的技术活,真不是一般人能无师自通的,绝对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这方面的天才!

专业知识是需要积累的,他自己就是博士生,非常明白这一点,没有长期的刻苦学习,根本不可能成为专家。

假装思索下,忽悠说:“叔父,你们这是要在我这里偷手艺吗?哈哈哈,这可不行,都告诉你们了,我还靠什么吃饭?恕难相告。”

周书灿的话让子库他们面面相觑,确实是不能这样无偿的白学别人家手艺,相互对望之后沉默不语。不要说子库他们有这样的认识,整个古代时期,手艺人都是依靠口口相传的方式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别人偷学自己的知识。不去评价这种好与坏,单从知识产权来说,这样做对于没有任何保护知识产权意识的社会,是一种很好保护知识所有人权益的方式。他们至少能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一些金钱上应得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