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 第五百八十一章 君子淡如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五百八十一章 君子淡如水

英台说:“做人贵在懂得方圆之道,宜方则方,宜圆则圆。内圆外方之人必然有坚忍的精神,有承让的x怀,有“糊涂”的智慧,有“疯狂”的清醒,有脸上挂笑的哭,有表面看是错的对……人生一世只要运用“方圆”之道,无论前进,还是后退,便都能处之泰然。而水的“随势而变”并非是无原则地随和变,而是不管怎么样随方,总是保持自己的圆润之身。”

山伯笑道:“英台你和我想的一样,我们说的这种圆滑,都是和那种圆滑事故不一样呀!”

英台笑道:“呵呵,嗯,说的是,不过非常时期,做人圆滑世故一点也没什么不妥……”

英台,说句话句话的时候后面都是小小声,只有自己能听见的,心想这呆子,一下子恐怕接受不了,自己这种思想吧。

山伯说:“你说什么?”

英台笑道:“呃,呵呵,没什么,我是说,交友水之道,人生朋友分四类两类可交两类要远离。”

山伯笑道:“呵呵,我们现在相谈甚欢,想必我们以后也没有这种必要吧,大家都已经是兄弟了,更何谈朋友!”

英台笑道:“呵呵,就正因为是兄弟,所以我们以后结交的这些朋友就更加要小心,所以才找找这个提醒和打算呀!”

山伯笑道:“嗯,心态考虑的周到,不像我想的没有这么仔细和长远……”

英台笑道:“我觉得交朋友要君子之交淡如水……”

山伯笑道:“在交友之道上,道家主张淡雅、清淡、淡泊。据《庄子·山木》记载:孔子被人“逐于鲁,伐树于宋,削迹于卫,穷于商、周,围于陈、蔡之间。”“在异国他乡遭到冷遇之际,”亲jiao(亲戚旧j)益疏,徒友(学生、朋友)益散。于是,孔子向一位隐者请教:这是为什么呢?隐者曰:“以利合者,迫穷祸患相弃也;以天(天性)属者,迫穷祸患相收(收留)也。……且君子之jiao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甜酒);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以水喻君子之jiao,虽然平淡,但它真实、自然、亲密、长久;以甜酒喻小人之jiao,虽然甜蜜,但它虚假多变,经不起时间考验。古人云:“以财交者,财尽则jiao绝;以sej者,华落而爱渝。”

英台用财富去j朋友,财富没了,交情就没了;用美色去j朋友,美色衰退了,爱也就尽了。君子之j是超越世俗物质诱惑的心灵之交,是如水般的清淡自然,通达包容,相敬如宾。君子之j,既非j钱财、j美色,亦非交权势,而是志同道合的君子之j,如管(仲)鲍(叔牙)之交,伯牙、钟子期的“高山流水”等。唐代贞观年间,薛仁贵与妻子住在寒窑之中,饥寒交迫,唯有王茂生夫妇接济他。薛仁贵随唐太宗征东,因战功被封为“平辽王”。顿时,身价百倍,送重礼祝贺者络绎不绝。而他只收下王茂生夫妇送来的“美酒两坛”。打开一看,不是美酒而是清水。薛仁贵认为送清水是王茂生夫妇的一番美意。从此,薛仁贵与王茂生夫妇关系甚密。“君子之j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开来。明代苏浚在《鸡呜偶记》中,把人生朋友分为四类:“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死生可托,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倾,贼友也。”苏浚认为,应当结交的益友是在道义和学业上互相砥砺,对缺点、错误直言规劝的“畏友”;以心相j、生死与共的“密友”。不应结j的朋友是那种互相吹捧、只讲吃喝玩乐的“昵友”;以利取人、朋友遇到困难或不幸时非但不伸手相助反而落井下石的“贼友”。在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下,物欲、权、名、色、利、私,极度膨胀,人的心态极度浮躁,我们应当交“畏友”、“密友”,拒j“昵友”、“贼友”。”

山伯笑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j友不可不慎,择友须分类别。所以j友如水,平淡、清白、坦荡、一目了然,才长久、稳定、安全。真朋友为道义而来,假朋友为私利而来。真朋友是一笔财富,假朋友是一个陷阱。所以在交友上,有光明大道,也有荆棘陷阱,只有抱着“交友如水”的原则,才能让朋友成为财富。”

英台说:“行善水之道,不是什么善举都对人有好处。”

山伯笑道:“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善于滋润天地万物,普遍地施利于天地万物,却从不为自己争取利益。这是一种讲奉献、不讲索取的崇高精神。它虽不索取,但却能从万物那里获取丰厚的回报。由于水以善行恩惠于广袤土地上的花草树木,造就了天地万物共生的优美自然环境,使天空能够及时地降雨汇聚到河流、湖泊之中,从而弥补了因空气蒸发和土地渗透而流失的水分,才能保障江河之水不会变成沙漠和戈壁上的“内陆河”,乃至干涸、枯竭。利他即是利己,奉献即是索取。施舍即是获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的道理。”

英台说:“为人处即为己处”的人生道理。郑板桥老家附近郝家庄有块风水宝地,其父在世时曾想购买,但因有座孤坟必须刨去,郑父认为挖掉别人的坟墓来埋自己不好,就没有买下来。而郑板桥则认为这块风水宝地价钱合理,自己不买,别人也会买走,孤坟更加不保,那还不如自己买下。那么,怎么处理孤坟呢?郑板桥说:不动它,死后还多个伴呢!给它刻块碑,让后世子孙一起烧香敬拜。至于担忧孤坟会给家里带来不幸,郑板桥认为那是迷信,况且,我们以忠厚之义对待孤坟,是在积累功德,恶风水也会变为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