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称心 > 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雨飘渺的女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五十六章 风雨飘渺的女人

罗逸今日里倒是和李丽质难得在街上闲逛,至于此时的去处,倒是比较的特殊。

待见到来人,罗逸才反应过来,李丽质是带他去见一个“风雨飘渺”的传奇女子。

那位被污名化称为“六位帝皇玩”的萧皇后。

而此时是贞观八年,萧皇后也该是六十八岁了,见到这个年纪的萧皇后,罗逸觉得时间是带走了许多,至少带走了她年轻时美丽的容颜。

只不过萧皇后也确实算驻颜有方了,这个年纪看着也像是六十出头。

因为和李恪关系不错,李丽质也和杨妃处得来,因此自然是和杨妃的母亲萧皇后也认识。

在见到罗逸之后,萧皇后倒是看得出对这小两口是相当的热情。

其实罗逸觉得,后世对于萧皇后的污名实在太严重了。以往也讲过从年龄来看,李二是不可能对萧皇后有异心的。

毕竟客观地讲,从现有的正史记载的角度,以及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年龄角度来讲,李世民不可能喜欢这个比他大几十岁的前朝皇后。

而所谓李世民将隋炀帝之妻,萧皇后纳入自己后宫这个“野史”,其实是来自后人的演义杜撰,最着名的就是清代的《隋唐演义》。

可这本书连作者说明了是“演义”,里面的故事自然是不符合历史的,而这个演义里,又把萧皇后的一生写得“流离不堪”,在数个男人之间兜兜转转。

其实在演义里,萧皇后被写得比隋炀帝还要小好多岁,而李世民便看到了一个“风韵犹存”,还不足五十岁的萧皇后。

但事实上,就在隋炀帝被宇文化及杀害的时候,萧皇后就已经五十岁了,李世民也才这二十几岁,李世民击败东突厥迎回萧皇后的时候,萧皇后就已经六十多岁了,刚刚好比还在世的李渊小一岁。

就这个年龄相差悬殊的背景,萧皇后就是容貌超群,李世民也不会对她产生兴趣。

萧皇后,大致生于公元前567年,乃是南梁萧氏后人,是梁明帝的女儿,属于正儿八经的皇族血脉。

年少时,萧皇后就嫁给了尚且是晋王的隋炀帝杨广,后来经过杨广的一系列运作,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把太子换成了杨广,此举为隋朝灭亡埋下了祸根。

杨广登基后,爱好美的的他倒是没有换掉妻子,依旧立嫡妻为皇后,于是便有了这萧皇后。

可惜,萧皇后的好日子没过几天,天下就乱了。

隋末就是一场巨大的矛盾激化,平民和世家的矛盾,君臣矛盾。

在这场矛盾背景下,英才辈出,而隋炀帝也被人以杀害的方式驾崩,这个时候少年李世民崛起了,这一个李渊最强大的儿子横扫天下,在短短的时间里几乎完全统一中原,而李世民出生于公元598年,按道理来讲,李世民和萧皇后的人生难以有交集。

萧皇后在隋炀帝被杀后的日子并不好过,虽然《隋唐演义》将萧皇后描述得“混乱不堪”,可有些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

就拿宇文化及而言,他杀害了隋炀帝后,就霸占了隋炀帝的后宫,而历史上关于宇文化及如何对待萧皇后,没有一丝记载,所以宇文化及和萧皇后之间的空白,就成为了这种野史的来源。

过了不久,宇文化及也倒霉了,萧皇后被窦建德所“拯救”,说是救了出来,但是窦建德本来就是野心极大的枭雄,也就萧皇后年龄的确大了,才让人对窦建德和萧皇后之间的桃色猜测少了一点,但少了也不是代表没有。

而且自古以来,前朝皇后遇上“乱臣贼子”,这种相遇绝不会让人让善罢甘休,萧皇后的名声其实在唐初就已经有所损坏了。

其实在中原兜兜转转,萧皇后即便被人“猜忌”,这倒也没什么,因为在世人眼中,宇文化及也好,窦建德也好,他们起码还有中原王朝所提倡的“阶级”底线,萧皇后怎么说都是前朝皇后,有理智的人知道,他们不会为了个人私欲而去玷污前朝皇后。

而萧皇后名声被败坏得最严重的一次,是源于北上突厥。

武德三年,处罗可汗派人迎接萧皇后及杨政道,立杨政道为隋王,在定襄建立政权,延续隋宗庙祭祀,史称“后隋”。后隋土地狭小贫瘠,国民稀少,主要是沦为突厥奴隶的一万余人,而且杨政道只是王而非皇帝,连西梁都不如。面对此情此景,萧皇后此时怕是已经心如死灰了。

《旧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上》:三年二月,处罗迎之,至于牙所,立政道为隋王。隋末中国人在虏庭者,悉隶于政道,行隋正朔,置百官,居于定襄城,有徒一万。

有人问了,突厥风俗迥异,此时已经成了隋室的庇护,难道不会对萧皇后有想法吗?隋朝义成公主不久先后嫁给四任突厥可汗吗?

因为义成公主的身份和年龄,与萧皇后正好相反。身份上,义成公主是隋朝和亲公主,迎娶她那就成为隋朝姻亲关系,在乱世之中更方便介入中原事务,获取政治收益;萧皇后是杨广的皇后,如果收为妻妾,反而不再是隋朝姻亲关系,丧失政治收益。至于年龄,虽没有明确记载,但是可以推测:

隋义成公主,开皇十九年(599年)嫁给年长的启民可汗,此时大约十几岁,为了说明情况,取最大值十九岁。大业五年(609年)启民可汗去世,此时,义成公主二十九岁。长子始毕可汗续娶年轻貌美的继母。武德二年(619年)始毕可汗去世,弟弟处罗可汗继位,续娶义成公主,三十九岁的义成公主生下一个儿子。一年后,处罗可汗去世,弟弟颉利可汗继位,再娶义成公主,此时义成公主四十岁。

假设义成公主十五岁嫁给启民可汗,那么最终嫁给颉利可汗时只有三十六岁。

因为当时窦建德还要依靠东突厥的势力扶持才可以在中原争霸,而这个时候,东突厥的处罗可汗以自己的妻子是隋炀帝堂妹的身份,要“迎接”萧皇后北上。

处罗可汗这一招就真的让人不得不有所质疑了,因为他这样做的政治意义根本不大,而且东突厥还有着“收继婚制”的落后传统,这个传统顾名思义,“后宫”是可以被下一任皇帝继承的。

另一方面,窦建德不敢和东突厥翻脸,因此只能让萧皇后北上。

过了不久,李世民一战把窦建德、王世充给打废了,就是这么个差错之下,萧皇后失去了回归中原的机会,反而还糊里糊涂地北上突厥,李世民想救她,也救不了。

这个时候开始,李世民其实和萧皇后多了一层关系,这就是“母婿关系”,因为李世民娶了隋炀帝的女儿“杨氏”为妃子,虽然杨氏未必是萧皇后所生,但也是杨氏的“嫡母”,是李世民严格意义上的“岳母”,而一统天下的他,把岳母救回来,非常有必要。

在历史上,隋朝杨家和唐朝李家一直都是有亲戚关系的,李世民和萧皇后也是,只是一开始还算疏远,但在纳杨氏为妃后,这个关系就真的亲密了许多。

公元626年,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夺取大唐最高权力,改元贞观,但也是这一年,突厥的新可汗颉利可汗还带着数十万骑兵南下包围长安,逼着李世民不得不立下渭水之盟。

这一年的大唐和东突厥关系还是很微妙的,而且大唐略逊于东突厥,李世民难以把“岳母”给接回来。

还在东突厥的萧皇后也很可怜,因为处罗可汗的妻子义成公主又被颉利可汗继承了,她也承受了同样的命运,别人对她的风言风语更多了,这个时候,她也已经快六十岁了。

直到贞观四年,此消彼长的发展让大唐找到了机会,李世民命李靖北上,趁机剿灭分裂的东突厥,李靖受命发动突袭,一次次打破了东突厥的诈降、突围等计谋,最终俘虏东突厥的首领,一举灭掉了东突厥,而隋炀帝的妹妹义成公主,也被李靖所杀,李世民的岳母萧皇后则是终于得以被“解救”,回到中原。

辗转反侧数十年,萧皇后得以安定下来,公元630年,萧皇后回到大唐都城长安,这曾经也是大隋的国都,只是主人换了,轮到了杨家的亲戚李家人来做主。

李世民非常欢迎萧皇后回来,萧皇后对于李世民而言,是一个双重长辈身份的人物,理应受到李世民礼遇。

可以肯定的是,年老的萧皇后因为年龄差距太大,还有着关系的隔阂,不存在和李世民有“不正当关系”的可能。

这个时候的李渊还在世,虽然当了太上皇,但是萧皇后是他的“表弟妹”,这个关系还是很稳妥的,李渊也有资格监督李世民的道德问题,在道德上,李渊这个太上皇更高于大唐皇帝。

从贞观四年回到长安,一直到贞观二十一年年老去世,萧皇后一直都受到李世民的尊敬,而且萧皇后在大唐也有着亲人,那就是杨妃和吴王李恪,李恪是李世民非常重视的一个儿子,在贞观十七年都差点被立为太子,而李恪是萧皇后名义上的外孙,在这层关系下,李世民和岳母的“不伦关系”实则是无稽之谈。

而后世的《隋唐演义》,则是把萧皇后的传奇人生和李世民的风流结合了起来,但是《隋唐演戏》的作者也故意把李世民和萧皇后的年龄都给写错,以此表示这本书就是“小说”杜撰,没有历史史料支撑,仅供大家娱乐,谁知道后人把演义信以为真,以为李世民真的霸占了自己的岳母萧皇后。

唐太宗李世民必然是有些风流的,但他也是理智的,作为古代历史最杰出的帝王,李世民有着自己的底线和价值观,即便喜欢一个人,都是有着良好的出发点的。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岳母萧皇后逝世,回到大唐还活了十余年,可见萧皇后的生活环境还是很不错的。

李世民决定给萧皇后追封皇后,算是正视了岳母的身份,这个算给了悲哀的萧皇后,一个善终的结果。

而罗逸觉得最离谱的,就是如今被人们热议的小说,以《隋唐演义》为代表,其中就有萧后风流韵事,但是这是一部怎么样的小说呢?

一般人阅读的话,看不下去是常态,文笔很差,远不如评书故事和影视剧。如果说《三国演义》是半真半假,那么《隋唐演义》最多九假一真了。

马文举取自绢一匹进上。炀帝大哭道:“昔凤仪院李庆儿,梦朕白龙绕项,今其验矣!”贼臣等遂叫武士一齐动手,将炀帝拥了进去,用白绢缢死,时年二十九岁。

所以杨广要疑惑了:寡人怎么突然年轻了二十来岁?

再说秦王回到长安,朝见唐主。唐主说三处兵锋利害。秦王道:“利害何足为惧?但刘武周与萧铣居于西北,王世充居于中央。臣竟欲差人致书,先结好世充,使不致瞻前顾后,然后进兵专攻刘、萧二处,无有不克之理。未知父皇以为是否?”

刘武周:我占据马邑,还要打太原,明明是你李唐的正北!

萧铣:我一个割据荆湘的梁国君主,怎么跑到大西北了?

再说这段:魏王名泰,太子之弟,乃韦妃所生。多才能,有宠于帝,见皇后已崩,潜有夺位之意。

李泰:我娘不是长孙皇后吗?

再说隋宫萧后,与沙夫人、薛冶儿、韩俊娥、雅娘住在突厥处……义成公主见丈夫死了,抑郁抱疴,年余亦死……那突厥死后无嗣,赵王便袭了可汗之位,号为正统。

颉利可汗:我是谁?我在哪儿?

突厥贵族:汉人的落魄皇子,成了草原的可汗,文人无耻啊!

所以罗逸觉得,在明清时期,戏剧话本传奇小说,大都是最底层的文人创作,在那信息闭塞的几百年中,落第秀才没有史书可查,只能根据有限的知识见闻来编造;如今信息发达,二十四史在线阅读,哪怕是搜索一下百科,也有很大几率得知历史上的萧皇后事迹。

退一步讲,就算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历史上的萧皇后,也要明白文学戏剧作品中人物形象,和历史上的人物形象,是有很大区别的。

可惜,有些人舍弃了脑子,有些人舍弃了脸皮。

就好像苏定方和李道宗他们被演义污名化一般,罗逸是相当的反感这种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