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荆轲让我刺秦王 > 第四百四十五章 新的谋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秦阳的日子闲的无趣,在代国北疆关城下抗击草原蛮族的叶腾却是忙得脚不沾地。

草原蛮族攻击这座由秦军防守的关隘已经有七天时间,从最初的懵懂,到现在的越发纯熟。

蛮族将近一万士兵的生命,练就了一些基础的攻城经验。

叶腾这两天去了代国北疆的另外两座关隘。

在那里,零星的蛮族起兵让叶腾断定,这是蛮族用来防止守军绕道出关偷袭蛮族大军的小股监视军队。

叶腾果断带着和他一起过来的六千起兵出关厮杀,果断将这些监视另外两座关隘的蛮族士兵全部击溃。

原本想要从另外两座关隘绕道进行偷袭,现在看来却是有些困难了。

毕竟蛮族会派这一两千兵马来监视关隘,肯定也会在途中布置更多的哨骑。

秦国和蛮族之间若是展开骑兵大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将超过十万人马。

这么宏大的场面,如果没有例如事先偷袭的优势,势必要造成两边进行惨烈的厮杀,最终看双方意志来决定战争的胜负。

叶腾相信秦军骑兵的韧性肯定要比蛮族好很多。但这样一种作战方式,却同样会导致大量的秦军士兵伤亡。

作为一军主帅,虽然说是慈不掌兵,为了胜利应该有所牺牲。但在这种可有可无的胜利面前,叶腾实在做不出牺牲手下士兵生命,换取自己荣华富贵。

好在蛮族方面也是有些一根筋,虽然在关城下屡屡被秦军打垮,至今伤亡已经有一万多人马,但他们还是牢牢地钉死在关城下,每日不厌其烦的对秦军发起一轮又一轮的进攻,直至太阳下山。

叶腾觉得,应该是有什么巨大的利好,才会让蛮族如此疯狂的攻击关隘,付出了这么大的伤亡,却还依旧在坚持。

直到龙影衙门派去北方草原的龙影卫静悄悄的穿过蛮族大军营地,返回了关城,叶腾这才知道,蛮族现在也是有着不得不进攻的理由。

潜入草原腹地的龙影卫探子来报,在蛮族的几个主要栖息地,竟然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草原几乎都不长草了。

大量的牛羊和年老的蛮人因为缺水,相继的干渴而亡。

如果蛮族这一次不能破关南下,让蛮族得到足够的粮食和物资。

只怕蛮族在今年的这场大干旱中,要衰败下去。

叶腾想到了大破蛮族的好机会,他写信给蒙恬,同时写了奏表给咸阳的秦王。

叶腾认为,应该趁着蛮族大军被牵制在城关下的时机,由蒙恬率领麾下骑兵北上,找到这一次南下的蛮族老巢将其捣毁。

只要这个战略能够成功,这一次南下的蛮族将会受到极大的打击,甚至因此彻底衰弱下去。

至于秦王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得到补足。

如果是在之前,没有获知草原面临干旱大灾,叶腾必然不会提出这样的策略。

因为草原之上的蛮族,其实并不止南下的这一部。

广袤的草原上,生活的大小草原部族不知凡几。南下侵犯中原国家边境的,一般都是几个,甚至十几个部落的联军。

此时的草原还没有经过后来的统一,许多部族还是各自为政。

如果没有旱灾,秦军北上可能会遭受其他部族的攻击。可如今有了这场旱灾,这些部族躲避秦军还来不及,自然不可能和北上的秦军开战。

至于说秦军去攻击南下草原部族的驻牧地点,对他们来说,或许更是一件好事。因为只要这个部族被秦军打垮,其他的部族就会多出一个良好的草场。

信函连夜发出,公文也随之用六百里加急传递回咸阳。

叶腾估计,咸阳方面会同意自己这个策略的可能性很大。

此时先给蒙恬方面写信告知,能够让蒙恬事先有所准备,只要出兵的命令一到达,蒙恬就可以立即出兵北上。

望着营帐外的清冷的月亮,叶腾心中感慨万千。

但愿这一次能够大获成功,这样一来,秦军的强悍势必让草原部族肃然。

至少在未来数年之内不敢南下而牧马。

虽然北破蛮族的机会让给了蒙恬,可叶腾却是知道,最大头的功劳其实是在自己这里。

毕竟这里可是有着好几个部族凑在一起的十万青壮,加上这些人骑乘的战马。

叶腾估计,如果这次能够获胜,秦军至少要增加数万匹战马,外加数万个免费劳动力。

想到这场战役之后,自己可能要返回咸阳,接受秦王的褒奖,叶腾心里就有些美滋滋的。

秦王已经好几次提及,想要聚集麾下的将领一起吃烤肉,喝美酒。

可惜天下战事未平,各军主将几乎都不可能一同聚集在咸阳面君。

盼只盼将来天下一统,大家能够有这样的机会。

“将军。”

副将赵志杰掀开叶腾的营帐,带着军司马周木义一起走了进来。

看着周木义捧着一本账册进来,叶腾大致猜到了他们的来意。

“何事?”叶腾不动声色的问。

“这些天将士们消耗的物资有些多,特别是肉类和箭矢。”

叶腾摆摆手,不以为然。

连番恶战,不仅草原蛮族疲惫,秦军一样也疲惫。

大量的肉食和粮食能够让将士们吃饱无忧,保持旺盛的体力。

至于箭矢,由于至今火炮还没有开过炮,一直都是用箭矢和陶罐手榴弹应敌,所以箭矢和陶罐手榴弹的消耗确实十分巨大。

箭矢方面,叶腾已经得到汇报,过两天会再有一批箭矢押送过来,大致有十万支的样子。之所以有这么多,还多亏了朝廷已经直接把工坊建立在秦国和代国的边界城市中。

大量的劳动力被征用,加上有不少代国逃难的百姓南下,恰好成了工坊加快生产箭矢的主要劳动力。

咸阳方面的据说还赶制了将近二十万个箭头运了过来,只等这边生产出足够的箭杆就可以直接安装上去,变成能够杀敌的箭矢运送上来。

这还多亏了秦王英明,在很早之前就在各地工坊强调要求规模化,统一量化生产,让各地的工坊能够生产出一模一样的箭矢配件,然后直接送到前线附近组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唯一比较麻烦的,倒是箭杆上的翎羽,产量不足,让箭矢更多只能配给弩兵使用。

弓兵使用的箭矢如果没有翎羽,会变得不稳定。

“无妨,军需物资很快就会北上,我明天就会派出骑兵南下前去接应,确保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