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刀斧 > 第两百九十三章 建城可是个赚钱的买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两百九十三章 建城可是个赚钱的买卖

狄青,封护国军节度使,从二品,遣东北道招讨副使,授武襄伯,统管东北道三路诸军事宜。

种鄂,封东上阁门副使,从七品,遣枢密院赞画司副承旨。

任怀亮,封客省使,正五品,遣龙卫羽骑军军都指挥使,授辽阳开国子爵位,于明年屯驻兴庆府一年,加强西北兵力,以应对日益沉重的边关压力。

唐渡,封神卫军四厢都指挥使,从五品,仍遣延兴军军都指挥使。

石鑫,封上轻车都尉,授白城伯,正四品,遣皇家炮军都督。

法定,封骁骑尉,正六品,遣皇家海军都督。

组建皇家海军,军号定皇家扬武、皇家奋威、皇家定远、皇家镇远四军。

其余出征将士们的官阶普遍都提升了一级,为了重建广武、飞鹰等损失较大的军,不少军阶提升后的将士们都作为补充军官加入了重建工作。

广武军军都指挥使雷傲,被追授定辽伯,荫一子进入武学。

飞鹰军军都指挥使朱荣,被追授平辽伯,荫一子进入武学。

而统筹指挥北征的李现,只是加了个太子太傅的名头,连枢密院副使的官职都被去了,不过他好似没事儿人一般,脸色上倒是看不出什么变化。

尽去军职的效果显而易见,一帮子文臣早已演练好的弹劾计划,顿时没了可以攻击的目标,犹如重重一拳即将挥出之时,对面却只是一层轻飘飘的棉花。

整个汴京都对李现的急流勇退感到诧异,从封赏规模上来看,除了战死追封之外,其余武将的提拔效率并不明显,中规中矩得连司马光都没法挑出刺儿来。

对此李现倒显得有些无所谓,武人地位的提升关键就在于正常化,不要冒尖,不要过度参与朝政,只要做到有功赏有过罚,就已经达到了目的,毕竟,带兵的武将权力过大,难免会生出不应该有的野心。

宋朝的兵制绝对是封建王朝控制兵权的巅峰,多改无益,适度改良即可。

此刻,李现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操心,汴京城的扩建圣上已经下了决心,这事儿可拖不得,待到春节过后,工程就得开始,这事儿和领兵出征不同,汴京鱼龙混杂,各派势力都盯着,稍有不慎,就会有一大堆的麻烦。

监造司就设在三司衙门内,春节后,李现就得赴三司衙门上衙了。

除了大理寺、开封府等市政衙门外,朝廷各部都停止了运转,李现忙着送年礼,收年礼,清瘟散的分红今年有两百多万贯,宫里面光是赵祯的赏赐就高达百万贯,其余还有皇后和张美人借着李维斯的名义送来的各式各样的山珍海味,奇花异草,绫罗绸缎,金银玉器。

也许,只有押送年礼的任守忠方能心知肚明,这一套明贬暗宠的手段,忽悠住了多少汴京的官员。做什么官也就是官家一句话的事儿,哪有简在帝心来得实在。

正月初二,李现携家眷来到了韩琦府上拜年,父子二人设小宴对饮赏雪。

“君实有才,只是与为父道不同,上云你精于武事,在政事上还是要低调些。”

李现拨弄着碳炉道:“我看过司马光的计划,确实面面俱到,不过…”

韩琦愕然,他觉得这是一个与保守派和解的好机会,如果扩建计划能够按着司马光的意思来实施,那么李现的功劳肯定少不了,也能证明新政派与保守派可以在一些事情上达到妥协和共识。

“不过什么?”

“强权用得太多!就说为了保证新城区的人口数量,义父您觉得强制迁徙可行吗?”

韩琦喝了口酒道:“那怎么办?你知不知道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

李现道:“我当然明白,官家扩建皇宫就是被几个钉子户搅黄了,扩建皇宫为私,扩建汴京为公,若是能将强制迁徙的政策落地,官家的皇宫也能跟着一起扩建。”

韩琦点点头:“既然你明白,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现摇摇头:“这会败了朝廷的名声,就算官家不动皇宫,单单涉及到数万户的迁徙,搞不好就弄得民怨沸腾。”

韩琦陷入沉思,新城扩建之后,如何迅速提高人气是个大问题,自古以来的做法,就是将旧城里的原住户择户迁徙,怎么到了李现这儿就不通了呢。

李现见状微微一笑:“孩儿有些法子,向义父请教。”

“哦?你说说看,若是能两全其美,岂不美哉。”

“司马君实扩建汴京,为的是博圣上欢颜,以此作为政绩,我认为,扩建城池,初衷却是要造福百姓。简单来说,汴京百姓缺什么,那我们就得建什么,汴京百姓担心什么,我们就得帮他们解决什么!”

韩琦捋着胡须思索片刻道:“说得有理,继续。”

李现从怀中掏出一叠案牍递给韩琦道:“我做过调查,按照现在的势头,汴京的民生将会得到极大的改善,公学、庙宇、戏院、园林、蹴鞠场这些将会迎来巨大的民间需求。”

韩琦接过案牍,打量了几下又放在了桌子上,笑道:“这些,拿给我看有何用,你继续说吧,到时候为父自然会在官家面前支持你。”

李现对韩琦拱拱手,继续说道:“我的原则就是两个,一以民生,二以长远,蹴鞠运动可以强健身体,可场地在城内难找,那就在新城多规划蹴鞠场;

民生改善后,自然思教化,公学或是私塾应当按区域覆盖;

多建园林,让城池处处成景,踏春秋游自是好去处;

多建戏院不仅可以满足百姓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能陶冶民众情操,推动文化发展;

用这些设施来吸引百姓自愿迁居新城,哪里还需要动用强力?”

其实这些都是后世扩建城市的最基础的手段,可在古代因为城市都有城墙围挡,扩建成本耗费颇高,并且有户引制度的限制,城市和农村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缺少便捷的流通,人们普遍不愿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迁徙。

可如今的大宋不一样,去年废除了路引,改用户帖制度,对外战争不断胜利极大化解了财政危机,废除苛捐杂税之后,百姓发现,每年除了吃饱饭之外,竟然还有结余。

出门看世界的好奇心顿时在民间悄悄发酵,最直接的现象就是汴京的房价越来越贵,酒肆客栈沿着汴水两岸,延伸到了城外一里有余,别说是公学,就连最差的私塾都塞满了学童,这其实就是城镇人口越来越多的表现。

涌入汴京的人口,极大部分都进了各处的工坊,军工业的庞大需求,催生出了无数下游产业,工业革命的雏形正在这个欣欣向荣的城市中成长。

社会的进步无处不在,后世要催生一个新城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搬迁医院和学校,配上万达大润发,路再修修好,随便建什么楼盘都是当日售罄啊!

李现接着道:“百姓住在哪里?当时就是在这些设施之间的空档,将民宅在这些设施之间建满,人们自然愿意安居乐业。

再辅以旧城迁徙,一分宅地补银钱十贯,城里多大的宅院可以换城外多大的宅院,不够的就花钱补差价,多余的民宅留在朝廷手中,官家可以用来赏赐功臣,也可以集中贩售,建城,说不定是个赚钱的买卖啊!”

韩琦听着李现所说似是在他的脑海里描绘出了一个新的未来,不禁暗暗咋舌,这城池扩建,还可以这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