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龙骑 > 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平定扬州(16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千一百三十一章 平定扬州(162)

当然后世那篇文章以孙氏兄弟联曹与联袁作为切入点,最终演变成兄弟相残,虽然脑洞很大,但可能性并不高,至于背后的利益集团,就算能量再大,就当时孙策屠杀世家的狠劲来说,世家真有这样的手段,早干嘛去了,更何况还要听孙权这样的毛头小子,他们就这么笃定孙权能稳住孙策帐下的部队?

毕竟除了孙坚留下来的本部,这几年孙策招贤纳士已经招募来的部队早就成为了主力军,所以这样的怀疑可以成为小说的内容,将孙权写成腹黑心狠之辈,但却一定不可能真的在现实里发生,因为孙权也不傻,在大哥与傀儡之间,如何选择还用选择吗?

更何况江东世家的气焰早就被孙策压了下来,只要孙策在一天,他们就不敢冒被灭族的风险强出头,换言之如果不是孙策死后群龙无首,世家这才有了翻身的希望,但是孙家的实力还是摆在那里,所以双方妥协,最后变成了这么一个人不人鬼不鬼的产物。

而孙权的覆辙刘澜肯定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刘澜早已经想好了一切解决的办法,虽然效果不知道会如何,但孙权妥协的原因在世家的钱粮与人口,而刘澜却无须担忧这些,所以江东世家对他来说并不会有任何能求到他们的地方,那自然就没有什么事情向他们去妥协,相反部队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似孙权时期的私曲,世家子弟掌握着自己的部队,所以刘澜更没有任何的顾忌,就算刘澜真要下杀手,还真不惧怕这些世家。

江东的世家可与中原的世家不一样,中原的世家那可都是从黄巾之乱走过来的,建立坞堡进行自保,作战经验不能说吩咐,但要轻易攻下世家的坞堡,肯定要付出点代价,不小的代价,甚至是大败而回。

而但江东的世家包括徐州的世家在内,说白了都是没有经历过黄巾之乱的,最多就是防备下山越人,所以他们的家兵其实并没有真正经历过什么战斗,莫说是对上刘澜的部队了,可能刘澜就是派新编郡国兵过去都能解决这些世家武装的抵抗了。

倒不是刘澜托大,而是如今刘澜对郡国兵的改革是非常成熟的,以前的郡国兵说白了就是当地的役兵,一年时间之后便回到家乡,而现在因为刘澜对郡国兵进行了一定的改革,不在招募役兵,而是招募新兵,并从退伍下来的军官中择优成为郡国兵军官。

在刘澜看来,郡国兵将是新兵训练营,而他们肩负的责任则有点类似后世的军警,平时操练提升本领,有需要的时候维护地方治安,而对于军警军官的俸禄,刘澜也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最初刘澜是想着减免一切徭役的,并且他在沛县也这样去做了,可是到了徐州之后他发现如果减免徭役,那么每天不管是修路还是护渠,各种建设费用将是刘澜眼下财政远远无法负担的巨大开销。

因此刘澜只能进行妥善的改变,最简单的一点就是花钱买役,而刘澜对役钱定的非常低,要比大汉朝的官方买役钱低了一半,这是刘澜最大的妥协了,如果未来能够在商业收入上弥补回来,那刘澜还会重启免去徭役而改为招募力工。

当然就算是免去了一半的徭役,可这里的钱,也都是用在了一些改善民生的项目里,但还有一部分则是给郡国兵发粮饷,这样额算是为刘澜减少了一部分的负担,但也因为这一系列的改革,一改了郡国兵一直以来孱弱的印象,而再加上秣陵军的伙食,郡国兵可以说给刘澜治下的百姓焕然一新的改观,最少百姓眼中的郡国兵再也没有羸弱的士兵,而在以往,郡国兵那就是不堪一击的代名词,真要有个兵灾甚至是闹个匪,没有百姓会把希望寄托在他们的身上。

可现在刘澜治下的郡国兵毫无疑问是百姓们眼中最强有力的保证,虽然他们有三年的时间,在这三年的时间里,各项成绩前三名的优秀者将会被选入军校,剩下的人则会进入到主力部队中。

对于军校的事情,刘澜最初一直考虑都要求军校生,可是这只能成为未来几十年后的选择,而绝非是眼下的选择,因为战争和知识覆盖了也就是最简单的识字率实在太低,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与其如此,那还不如索性选择精英。

把网铺得太开虽然有好处,但也有坏处,因为自己就那么多,如果铺得太开,就可能演变成摊大饼,最后一事无成,但如果择优录取前三再从部队录取立功受奖者,那就又不同了,虽然刘澜始终都不提倡精英教育,但在特殊环境与特殊情况下,这是最好的选择。

尤其是要在短时间内出成绩见成效,精英模式一定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当一名士兵成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其实他所经历的这个阶段说白了就是金字塔式的选拔机制,而为了选拔出金字塔顶的那么几名优秀将领,所付出的代价却是以牺牲掉大多数金字塔低部的士兵。

一将功成万骨枯,自古皆然,而既然明知这样的道理,那么他何不用最简单的方式进行呢,就好像进入军校,只是选择三年新兵中成绩最好的前三人进入军校,这意味着要进入军校的精英,最少是千分之一选拔而出,而选拔出来的精英,却与普通的战场士兵不同,因为他们免去了鲜血的洗礼。

而进入军校之后,那就是万分之一甚至是十万分之一的选拔了,而从这里面遴选出来的最优秀学员,一定不会有鱼龙混珠之辈,不管是其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战的能力,一定会是应届真正的佼佼者。

而到了这一层,可以说他已经到了金字塔的腹心部位,免去了以往其从普通士兵到校尉这最为艰难也是最有风险的一个阶段,当然精英到了这个位置要想继续往上爬,那就必须要经历真正的战火洗礼了,这个时候是骡子是马那才是对他真正考验的时刻。

真是领兵的将才,那就继续领兵,如果只是赵括这类纸上谈兵之人,那就去军师府,刘澜胃口可大,什么样的人才他都稀罕,不得不说他自己心目中的精英选拔,就是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才的存活率,让他们避免普通士兵这一最危险的阶段。

或许刘澜的想法有些天真,可刘澜这样做说白了是在培养儒将和军师,而所谓猛将拙于卒伍,这自然是古代战场亘古不变的真理,而这样的猛将是可要继续从普通士卒里脱颖而出的,但刘澜要在军校中培养的是什么,是优秀的军官,优秀的军事已经指挥千军万马的儒将。

对刘澜来说,这些人才是最难寻找的,而要挑衅猛将,在坊间可以轻易找到这样的人才,只要进行一场比武就行,武无第二,谁是最后的胜利者,那实力一定不会太差,这样的人领兵五千可能没这个能力,但是带上几百人就敢冲阵一定没问题。

可这种人多几个少几个有什么用,演义中的斗将终归只是文人对战场的描写,可事实上真正的战场又怎么可能以这样的方式去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所以刘澜更为推崇的还是真正的沙场对决。

而只会千军万马的帅,才是他眼中自己最需要的人才,不管是关羽还是张飞,赵云还是鲁肃,乃至于张辽与黄忠,他们都是可以统帅千军万马的帅,而不仅仅只是战场冲杀的将,刘澜希望自己的部队未来会躲涌现出这样的人才。

虽然刘澜对传统的兵制进行了变革,但能够看明白变革的人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刘澜永远是那个王,而徐庶或者说未来的军师将军就是他身边的第一人,未来刘澜如果领军,那他就是无可争议的帅,徐庶和军师将军主要是起到一个参谋和提供建议类似智囊一样的效果,而刘澜不亲自领兵出征的话,那么未来这样的事情将会交由徐庶来做,军师府将统领全局。

是军师府而不是军师将军,因为步、骑、水军这三大单兵种未来都会配置军事祭酒,也就是陈宫们,由他们四人组成的军师府决策层来同意指挥,这一点与后世参谋长联席会议已经非常接近了。

有一天当刘澜真正下定决心成立各兵种军师将军府的时候,或许就是刘澜成立军机阁之时了,这也是为什么刘澜会现在就布局陈宫、糜芳和诸葛瑾的原因,因为真到了那一天,他们三人将会是步骑水军的参谋将军,而徐庶则是军机参谋,类似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

这样的设定刘澜已经考虑很久了,现在只不过是在一步步慢慢推动,毕竟对很多人来说,现在这些就已经是陌生事物了,需要适应和了解,而刘澜如果从一开始就不等他们学会走而是直接就让他们跑,那军师府也就失去了刘澜所希望的意义。

但是现在军师府上下却有着足够的时间去了解他们自己以及军师府的分内职责,而当他们懂得了军师府的操作之后,那么随之而来便是军师府下放到三大兵种大将,军师祭酒到各都督府,军事校尉到校尉一级。

一环套这一环,这就是刘澜行事的风格,他喜欢循序渐进,而绝对不是那种一上来就把一切都自己做好了剩下的人只需要去执行,这样他太累了,而下面的人却什么都学不到,这样的事情在最初那几年刘澜老做,却发现自己将帐下很多人变成了巨婴。

大包大揽的后果是让那些本来有着活跃思维与心思的匠人乃至军人变成了榆木疙瘩,他们想不明白在刘澜看来非常好容易理解的一件事,这样的事情好在只是发生了几次刘澜就及时收手,反应快的好处,不然的话,可能连欧冶坚也都要被他用成了废人。

在吸取了之前失败的经验之后,刘澜才变成了现在这样,提出想法,让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的工人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而后再找到相应的商人们提出自己的理解和他们自己的建议。

刘澜始终相应,任何商品能够被接受也就是说能够卖出去那就一定是好商品,至于那些被夸的天花乱坠,可到了市场无人问津的商品就是再好,那也没有用,因为他不且实际,不符合百姓的需求。

而了解百姓需求的往往不是百姓自己,因为百姓大多都是非常盲目的,有些时候连他们自己或许都不知道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但是商人的研究是敏锐的,嗅觉是灵敏的,他们能够准确把握到百姓们的需求。

所以工曹和商曹会有专人去找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匠人或者工人,让他们对刘澜的想法提出个人较为专业和权威的建议,然后一同在工曹从事前将创意加入到新点子之中,而后工曹和商曹又会去找知名的商贩,并由他们提出百姓们的喜好可他们认为该改变之处加以改进,而到了这一步,工曹从事和商曹从事的工作就算彻底结束了,但如果是刘澜特别关注的点子,到了这一步之后还不能发布,还需要将最终方案呈报给刘澜最后过目。

而这时刘澜就会再次起到一个查遗补漏,甚至是锦上添花的作用,让一件还未问世的新事物变得更加完美,当然民用的商品往往到了工曹和商曹就彻底结束了,很少有真正能够交到刘澜手中的点子。

但军用的就多了,所以不管是工人还是商人,就必须要找那种非常靠谱和值得信任的人,毕竟有些东西太过绝密了,为此刘澜不惜将工人和商人组织起来,让他们选出会长,成立了商会与工会。

官方首先会对他们任何,而他们主要的责任就是保护工人与商人的合法权益,说白了这些都是几年前最受压迫的一群人,而现在谁又能想到他们也有翻身的机会,不仅不用被当壮丁抓去边境当守军,还有穿金戴银的资格,而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子孙不仅有了读书和成为官宦的权利,甚至连他们也可以直接去争取自己的利益,如果他们解决不了,商曹与工曹也解决不了,甚至是连内阁也没有回应的话,那他们是可以直接来拜见刘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