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真实的视角 > 第215章 初寻诺贝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着,爷爷转过身去,开始翻房间的书柜。

自然,吴真实马上就打开了房间的灯。

经过了一番折腾,一本很旧的《诺贝尔传》从书柜的最低层翻了出来。

爷爷气喘吁吁的拍了拍灰尘后笑着说:“好了,这本《诺贝尔传》拿去看看吧。”

于是,吴真实接下来的几天时间,算是穿越了时空,来到了诺贝尔所在的时代。

这是个非常纷乱的年代,随着普鲁士的崛起,整个欧洲的力量显得越来越无法平衡。

一方面,列强在全世界争夺着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另一方面则是欧洲的力量越来越无法平衡。

瑞典随着几次与沙俄的角逐导致国力的下降,于是逐渐退出了波罗的海的角逐。

不过沙俄,普鲁士,奥地利和奥斯曼在欧洲东部地区的碰撞却越来越激烈,整个巴尔干半岛的情况越来越显得紧张,即使将波兰进行了瓜分,也无法缓解。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诺贝尔开始了传奇的一生。

自然,从出生开始,诺贝尔就和军工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得诺贝尔很快就走上了军工业的道路。

由于炸药处于当时军工业的利润顶端,所以诺贝尔把毕生的精力几乎都奉献给了炸药。

不过,整个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

由于边上的这些国家都有着很大的野心,所以订单从不缺乏。

在巴尔干半岛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沙俄连续不断的订单一下子就让诺贝尔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不过,当时的炸药确实是不太安全。因为在大自然的条件下,很容易就能达到爆炸的临界点。

虽然硝化甘油拥有非常好的性能,不过稳定性确实比较差。

所以,工人的失误,甚至小小的一个烟头都可能使得炸药厂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

于是,诺贝尔的弟弟就在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中丧失了生命,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这样一来,在瑞典的工厂被迫关停。

由于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欧洲处于相对和平的阶段,所以接连不断的事故让所有的硝化甘油炸药厂都关停了。毕竟,没有战争各国政府为什么还要冒着危险生产这种难以保存的炸药呢?

自然,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诺贝尔开始不断的寻找制造更加稳定安全的炸药的方法。

不过,从硝化甘油开始拓展的一系列研究危险重重,毕竟研究炸药是一项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

实验室毁了多少次,诺贝尔究竟受过多少次伤,这些人们无从得知。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还是获得了收获——相对安全的炸药发明了出来。由于生产上确实比以前的炸药要安全很多,于是马上在整个欧洲推广开来。

接着,随着一系列的新型炸药的推出,诺贝尔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实业家之一。

但是,到了四十岁的时候,诺贝尔逐渐开始了反思。

似乎,逐渐开始热爱起了和平。

当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不得而知。

不过,列夫·托尔斯泰的反思克里米亚战争的着作《战争与和平》几乎是在这个时间推出的。

接着,投资的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也收获了巨大的成功。

于是,各种荣誉也都迎面而来。

但是,好景不长,移居法国的诺贝尔最终还是没能留在法国。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诺贝尔在意大利的新家开始了研究,不过,快60岁的诺贝尔显然没法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工作。

长年的劳累和实验中的各种伤害让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预感时日无多的诺贝尔回到了故乡瑞典,开始准备遗嘱。

接下来一个多世纪对西方影响最大的诺贝尔奖就这么诞生了。

由于整本书比较简略,所以读完之后,吴真实只是知道诺贝尔这一生发生了这么多事情;在研究上非常刻苦钻研;在弟弟不幸离世后表现出悲痛。

但是,这些事情到底怎么发生的则不得而知。

似乎只有诺贝尔小时候的一段描写显得比较实在,而后面的内容似乎都有着一丝迷雾。

于是,读完后吴真实问爷爷:“为什么,我感觉看不太懂诺贝尔这个人啊。”

爷爷笑着说:“哈哈,自然是不可能这么容易让你看懂的,毕竟诺贝尔的整个故事几乎牵扯了整个欧洲和美洲的近代,并且对于东方也有着一些影响。”

这么一来,吴真实算是明白了,如果想要更深层次的了解诺贝尔,那就需要更多的资料。

好不容易到了信息技术课,打开网页,似乎也只能翻到这些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而与诺贝尔本人相关的资料则总是显得那么稀少。

自然,这也算是第一次一直探索却找不到什么答案。

吴真实显得有些沮丧,毕竟诺贝尔是这么一个伟大的人,但是相关的资料却如此难以寻找。

回到家,吴真实将这个事情跟老吴说了说。

老吴思考了下,慢慢的说:“这很正常,很多事情,确实你是无法去完全了解的。因为,进一步去复原这些东西也是一个非常专业和需要大量时间的工作。”

停顿了下,老吴接着说:“比如,很多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也都是花费了毕生的精力才弄清楚曹雪芹所处的时代的一些事情的。”

于是,吴真实不再纠结于这个。

经过了段考之后教室的座位又进行了调整,这次班会课上进行的调整是比较大的。

班上的同学被分成了16个小组,这个分组方式似乎有些特殊,是按小组的平均分分的。

就是说,16个小组都是几乎相同的平均分,似乎就是因为这么反复求平均分的过程比较复杂所以才这么晚推出这个新座位。

毕竟要分出这么16个小组首先第一步就要求出60个同学所有的可能存在的四人平均分。

而这计算平均分的次数自然就是非常多的。毕竟按照组合数来算60个,4个一组就有C(60,4)种不同的组合,所以要计算的平均分的次数就高达近50万次。

接着,再按照尽量两男生两女生一小组的要求进行分组,似乎两个多星期关老师完成这个任务就已经非常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