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 第六百一十六章 物极必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安笑道:“呵呵,这可不是什么事都要有个度吗?”

林子轩笑道:“人生有度,好在适度,误在失度,坏在过度!”

银心笑道:“过犹不及”,简言之,即做事超过或不够,都是不合适的。“过犹不及”的处世之道,就在于讲究一个“度”字,它不仅渗透于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更在于个人的修养之中。说话做事也好,学习享乐也罢,如果不能做到进退有度、取舍有度,就很可能物极必反。”

小安笑道:“那怎么样才能做到适度呢?”

银心笑道:“呵呵,就比如你说人家四九,笑话人家,就要说话要适度

有些人觉得,做人要真,所以说话要直。”

小安笑道:“呃,那可不是我这人直么……”

这还真是抓住自己的缺点不放。

银心笑道:“其实不然。我们写“真”字,是“直”下面两点。也就是说,一些实话、直话,也要保留两点。实话实说是真,但实话全说就是不够智慧。”

小安笑道:“哦,原来是这样……我明白了……”

银心笑道:“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了解别人,是智慧;了解自己,是高明。当你渐渐克制、朴素、不怨不问不记,就能体会生命的盛大。”

林子轩笑道:“做事有气度!”

小安说:“怎么样才能有气度呢?”

林子轩笑道:“处事,要一张一弛。轻重缓急和分寸要拿捏得合适。太过用心,不仅自己劳心费力,别人也会怨声载道。秦统一六国后,妄图高度集权专制,防止六国叛乱。用焚书坑儒等方式统一思想,屠杀六国贵族,以减少叛乱机会。然而过犹不及,高压之下反而激起人民反抗,为六国所灭。”

银心笑道:“家庭有温度,按甲骨文中的字形来看,家是同处在一个屋檐下、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不是房屋、不是彩电、不是冰箱,不是物质堆砌起来的冰冷空间。物质的丰富固然可以给我们一点感官的快g,但那是转眼即逝的。

试想,在那个空间中,如果充满暴力和冷战、同chuang异梦、貌合神离,“家”将不成为其家。所以说,家永远都应是一个温暖的主题、一片宁静的港湾,岁月之舟会在这里找到停泊的锚位。”

林子轩笑道:“工作有力度在工作中一定要有力度,开拓进取、大开大合。人都有目标,或大或小,而实现目标的办法就是努力。交往有弧度,不要过份介入朋友的私生活。远则疏淡,亲则不逊,把握好尺度,友谊方能地久天长。x怀要大度,“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说的就是做人要有度量,心x要宽广。山不言自高,水不言自深。凡事不必斤斤计较,往后一步,海阔天空。不要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大度地对待伤害过你的人或事吧。”

银心笑道:“读书有厚度,读书有厚度,这里的厚度不只是尺量的高度,也包括书内容的质量。如果你发现自己好长时间没读书,你就要知道,你该捧起一本好书去读了。读书意味着你还有追求、还在奋斗、还在寻找另一种可能性。”

小安笑道:“我觉得看的远也是很重要的!”

林子轩笑道:“视野有宽度,站得高,看得远。想得多,看不远。所谓视野,就是在你的视角里应该是广袤的田野。不管做事还是做人,都应向远处看,都不应光看到点,而没有看见面。要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价值和炫彩,要学会放宽视野,做智者、仁者。”

林子轩笑道:“理论有深度,理论有深度,才可仗义执言。懂点道德经、孙子兵法、易经,知道点“取势、明道、优术”和“变易、简易、不易”。先贤智慧,都能让你更有深度。办事有速度,人生去掉少年和老年期,能真正干事业的时间并不长。”

小安笑道:“呵呵,我知道咯,为此人要善于抓住机遇,果断而有勇气;做事要有速度、要效率。”

银心笑道:“呵呵,算你聪明,提高时间观念,守时才能守信,守信才能做事、交友、成大业。”

林子轩笑道:“事业有高度人们都希望在人生中有所成就,事业有高度。生命在前行中顿悟,岁月在积累中生香。无论何种事业,都要日积月累,平凡的工作也要努力做,每天不断提高。锻炼为常度,“生命在于运动”。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是极其宝贵的,但也是脆弱的。珍惜生命,首先离不开锻炼,从而预防疾病、消除疲劳、争取健康长寿;其次要有知足、豁达、乐观的思维;第三是有适合自己身体的、科学合理的饮食;第四还要力争勤于思考,学习新知识,紧跟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银心笑道:“享受有舍度“势不可使尽,福不可享尽。”人生苦短,须适情怡性。愉悦身心固然重要,但贪一时之欢、逞一时之快、奢华糜烂绝不可取。”

小安道:“可是为什么,很多人,本来就是善人,做了很多好事,却得不到好的结果呢?”

银心无奈道:“呵呵,这个我可不知道,要问表少爷了!”

林子轩笑道:“做了那么多善事,福报却越修越少,原因竟然是这个!”

小安和银心齐声道:“什么原因?”

林子轩笑道:“很多人都希望能修福,希望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些,过得自在一些,富足一些。因此,会去做许多的善事,诸如布施、供养、放生、施食、做义工等等。但是,人们似乎忽视了一点:“我们一边在积极修福的同时,是否也在不停地折损自己的福分呢?”

银心说:“这是什么情况?”

林子轩笑道:“也许,有人不断修福,经常去印经,或者做其它的善事,帮助众生听闻圣贤教诲。可是,境遇仍不是那么顺利,有病的病不见轻,贫穷的依然贫穷,所求的皆不遂愿。于是,便会埋怨上苍不平,为何自己这么利益他人,却还不如那些没行善事的人,便会对神仙祖师不满,认为没有照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