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穿越成英台,带着山伯逃婚去 > 第五百六十五章 宿命之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山伯好奇,听说十岁孩童能作诗,便兴奋不已道:“十岁就能作诗?好厉害,说的什么?”

英台笑道:“那是自然,神童才子,总是与众不同点呀!星球映彻,一夜微退梅梢雪。紫姑待话经年别。窃药心灰,慵把菱花揭。

踏歌才起清钲歇。扇纨仍似秋期洁。天公毕竟风流绝。教看峨眉,特放些时缺。”

山伯说:“好诗词,厉害,只是这么好的文才,日后必然高中有出息吧?”

英台说:“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这一时期的纳兰性德发奋苦读,拜徐乾学为师。在名师指导下,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山伯说:“康熙是哪个朝代的皇帝,怎么没有听闻过呢?”

英台笑道:“呃,是一个外国的小国你听故事就行了……”

山伯笑道:“好……”

英台说:“纳兰性德把自己熟读经史的见闻感悟整理成文,编成四卷《渌水亭杂识》,当中包含历史、地理、天文、历算、佛学、音乐、文学、考证等等知识,其广博的学识和爱好数遍古代文人圈都是少有。纳兰性德成为进士时年仅二十二岁,康熙爱其才,又因纳兰出身显赫,家族与皇室沾亲带故,故被康熙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不久后晋升为一等侍卫,多次随康熙出巡。还曾奉旨领受重任,出使梭龙,考察沙俄侵边等情况。纳兰性德的少年时期,无疑是春风得意的,当然这只是在事业上如此,在爱情上,却是多有不顺。”

山伯说:“这是怎样的爱情呢?”

英台说:“”少时有个青梅竹马的小表妹,小表妹不像他一样木呆呆的,而是活波灵动,和小表妹在一起,不管是做什么,纳兰性德总是无比开心,小表妹让他念念不忘。

《落花时》云:

夕阳谁唤下楼梯,一握香荑。回头忍笑阶前立,总无语,也依依。

笺书直恁无凭据,休说相思。劝伊好向红窗醉,须莫及,落花时。

那段青梅竹马的日子,纳兰性德这个少年才子,是幸福的,他的词,也是柔情。纳兰性德本以为,他和表妹会一直相伴一生,白头偕老,只羡鸳鸯不羡仙。”

山伯道:“不是很好吗?听起来就很好……”

英台说:“然而,好景不长。小表妹因被选中秀女,从此与他再无缘。

此时的纳兰性德,千言万语埋于心底,只留下一缕哀愁,无人能解,只好以文字抒怀,在此之际写下了这首千古无双的《木兰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山伯震惊道:“啊?真是造化弄人,表妹被选上没有?”

英台说:“后来小表妹从秀女中脱颖而出,成了嫔妃。在家族的一片欢天喜地中,唯有他“斯人独憔悴”。即使家境优渥,即使天赋无双,人生还是有许多不得不与不圆满。他相思成魔,竟在国丧时假扮僧人入宫,只为再见她一眼。虽最后如愿以偿,但也成了最后一面。传奇里的倾国倾城的人大抵如此。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收场。”

山伯道:“哎!好可惜,一对鸳鸯就这样被拆散了,真是命运捉弄呀!”

英台说:“时间总是会淡化很多很多,慢慢的,纳兰性德从表妹的事情中走了出来,只是此时的纳兰性德,再也不复当初那个纯真少年了。康熙十三年(1674年),这一年,纳兰性德二十岁,在家人的说和下,与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卢氏成婚。”

山伯说:“成婚的妻子人好吗?”

英台说:“妻子卢氏出身大族,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又善解人意知书达礼,在婚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地真的都对彼此产生了真正的感情,把彼此视作了最为重要的人。

两年后,得知妻子怀孕,纳兰性德一时间惊喜无比,觉得人生至此已再无憾。”

山伯笑道:“总算是有个好的结果,这也可以了。”

英台说:“然而,老天好像并不打算让纳兰性德圆满。康熙十六年(1677年),卢氏因为难产而去世。

纳兰性德整个人,几乎被这个巨大的噩耗给击垮了,他最爱的妻子,陪伴了他三年的知心人,就如此离开了人世间,只留他一人茕茕孑立。”

山伯震惊道:“老天爷怎么对他这么不公平呢?怎么安排这样一个命给他,这也太难过了吧?”

英台说:“纳兰性德每日起漱饮食之间,好像都能看到妻子还在那儿对他笑颜以对。只不过,梦总是会醒,醒来后的纳兰性德,苦苦的思念着那个已经入了九泉的妻子。由是,他的悼亡之音破空而起,成为《饮水词》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后人不能超越,连他自己也再难超越。”

山伯说:“这就是你说的,情深不寿,慧极必伤?”

英台说:“嗯,纳兰性德不仅无比聪慧,且无比深情。就是因为如此,他的心里长久抑郁,得不到疏解,终于还是积郁成疾。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纳兰性德虽然只有短短三十年生命,但他却是清代享有盛名的大词人之一。在当时词坛中兴的局面下,他与阳羡派代表陈维崧、浙西派掌门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称“清词三大家”。纳兰性德有诗人落拓无羁的性格,以及天生超逸脱俗的秉赋,加之才华出众、功名轻取的潇洒,与他出身豪门、钟鸣鼎食、金阶玉堂、平步宦海的前程,构成一种常人难以体察的矛盾感受: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轻看,对仕途的不屑,使他对凡能轻取的身外之物无心一顾,在这种强烈的反差之中,他的内心总是处在一种无形的压抑之中,爱妻的离世更是让这种压抑变得更加厚重,他再也无法让自己的心变得澄澈下来,最终的结局自然也就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