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小米哥说:“表少爷,现在还是想不开,但是总有一天或许我有一天等我老一点就会想得开吧,回去等我有了孩子了之后我就能想得开,但是现在无法做到……”

林子轩笑道:“无法做到摒弃前嫌,言归于好?”

小米哥点点头道:“嗯,确实无法做到这样,表少爷,还是不说这些了,表少爷教教我怎么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吧?”

林子轩笑道:“不说就不说,立身淳厚,抛弃虚华,老子首先提出了要大气做人。“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三十八章》)可以概括为: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性;守拙:坚守鲁直憨厚的本性。总之,做人要不世故,不圆滑。”

小米哥点点头说:“表少爷,不世故不圆滑,那要怎么样的态度呢?”

林子轩笑道:“呵呵,“谦下”:学江海为“百谷之王”老子认为,大气做人,就应该向“江海”学习。为什么呢?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

小米哥说:“我们这种人,哪里有资格与人争呢!”

林子轩笑道:“这也是一个好品质,上善若水,老子提倡,为人处世要向水的“柔弱”品质学习。他认为,最高尚的品德就像水一样:守柔、不争、处下。“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着名的哲学命题之一。曲则全,枉则正。老子还认为,大气做人,要受得住委曲,经得起冤枉。他说:受得住委曲,才能保全自己;经得起冤枉,事理才能得到伸直、纠正同时,还要以德报怨,“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老子·七十九章。这样才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彻底消除嫌怨。事实上,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

小米哥说:“我平时就做事细心,小姐夸我……”

林子轩笑道:“小细作事,相反相成,对立统一,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老子认为,宇宙中一切大的事物无不从细小的事物发展而来。因此,干大事必须从细微的小事做起。“大小,多少。困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小米哥说:“可是做大事的人,不是要不拘小节么?”

林子轩笑道:“成就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在这里,老子形象地说明了大小这对矛盾的量变到质变关系,在认识论上充满对立统一、相反相成的唯物辩证法思维。”

小米哥说:“哦……”

林子轩笑道:“持之以恒,目标始终如一,老子说: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我国明朝的李时珍是世界级水平的伟大药学家,他的名着本草纲目,先后被译成英、法、俄等十余种文字,成为国际一致推崇和引用的主要药典。这部巨着用了27年的时间,三次改写,才最后成书。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老子认为,一个人要成就事业,一是要反对自见、自是、自伐、自矜;二是要力戒逞强、逞能、逞勇。”

小米哥说:“还要怎样呢?”

林子轩笑道:“还要不固执己见,就能把事物看得分明;不自以为是,就能把是非判断清楚;不自我夸耀,事业才能有成就;不自高自大,才能担当领导。“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老子·二十二章谦虚谨慎,就能事业有成;自高自大,做事必败。”

“为什么呢?”

林子轩说:“这是因为:“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坦然而善谋“贵身”:生命高于一切,老子提出: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是说,以爱护自己身体的态度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的重任交给他;以爱护自己身体的信念来对待天下,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老子和庄子都认为:“重生者则轻利,重利者则轻生。”轻生的人必然追逐名利,弃身而殉物。这种身且不能安保的人,怎么能治理天下呢?”

小米哥说:“呵呵,这可是当官的人管的,不过了解一下,对于做生意有好处……”

林子轩笑道:“廉洁为官,老子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领导者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老子认为,当官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欲望的社会意义。孙中山是min主革命的先驱。但他一生廉洁奉公,从未给自己和亲属置办过任何家产,私谋过任何特权,真正实现并承诺了“天下为公”的誓言。”

小米哥说:“孔子是圣人……”

林子轩说:“呵呵,“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