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古代的一种佩饰。以玉为主,故写作“佩”。中国玉器出现很早。浙江吴兴良渚遗址最近出土有四千多年前的大小玉器一千多件,其功用之一就是作人体佩饰。商周以后,更为流行,所谓“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其中以成套的玉器组成的杂佩最为贵重。魏晋以来,男子佩玉渐少,环佩成了女性的代称。玉一般佩系在衣带上。后世佩饰方式或内容有所变化,但通常仍少不了玉。《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悠悠我思,何以赠之,琼瑰玉佩。”《初学记》卷二六引汉刘向《列仙传》:“江滨二女者,不知何许人,步汉江滨,逢郑交甫,挑之,不知神人也。女遂解佩与之。交甫悦,受佩而去。数十步,空怀无佩,女亦不见。”清叶梦珠《阅世编.内装》:“环佩,以金丝结成花珠,间以珠玉、宝石、钟铃,贯串成列,施于当胸。便用则在宫装之下,命服则在露(当为霞)帔之间,俗名坠胸,与耳上金环,向惟礼服用之,于今亦然。”

古代佩身玉器的一种,环形,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后世常用以赠人表示决断、决绝。《荀子.大略》:“聘人以珪,问士以壁,召人以瑗,绝人以玦,反绝以环。”鸿门宴上范增对项羽“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暗示他下决断。三国魏曹丕《与钟繇书》:“邺骑既到,宝玦初至,捧匣跪发,五内震骇,绳穿匣开,灿然满目。”

刚卯

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饰物。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首句常作“正月刚卯既央”,因称刚卯。流行于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王莽曾一度禁止。至魏晋时废。《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着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参阅明陶宗仪《辍耕录.刚卯》。

朝珠

清代朝服的组成部分。形制如念珠,每串一百零八颗。珠用东珠(珍珠)、珊瑚、琥珀、蜜蜡等制作,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悬垂于胸前。朝官凡文五品、武四品以上,京堂、军机处、翰詹、科道、侍卫、礼部、国子监、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所属官,以及五品官命妇以上,才得使用。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限制和区别,逢大典礼时尤为严格。其中以东珠串缀的朝珠和黄色绦,只有皇、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清昭裢《啸亭续录.董太傅》:“闻其有上赐朝珠,价值数万,一旦失去,公毫不介意,但现有司捕治。”《老残游记》第六回:“登时上房里红呢帘子打起,出来了一个人,水晶顶,补褂朝珠,年纪约在五十岁上下。”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朝珠,五品以上始得挂用。六部主事,惟礼部主事虽六品亦挂珠,以其与郎中、员外郎同预各项祀典也。其他若太常寺属官,光禄寺署正,鸿胪寺序班、鸣赞等,亦不论品级,一律挂珠,因其当典礼司事时,所宜肃朝仪、重观瞻也。至翰林院编修、检讨,亦挂珠,穿貂褂,则尊重词林之意,不在此例也。”参阅《清文献通考.王礼十七、十八》、《清会典.礼部四.仪制清吏司》。

假髻

古称“编”、“副”,汉以后称“假髻”、“假紒”,唐人又称“义髻”,明清又称“鬏髻”。先秦以奴隶的发丝,后世多用马尾、金银丝或纱作成髻形,戴在头上,供妇女装饰用。魏晋流行的“蔽髻”,便是一种假髻,髻上半装有各种金翬首饰,各有严格制度,非命妇不能用。唐天宝以后,胡帽渐废,流行假髻。宋仍以高髻为美,大多掺有假发,其髻上常饰以金银珠翠制成的各种花鸟凤蝶形状的簪钗梳篦。明代假髻有丫髻、云髻等,其中有一种称做“鼓”的,以铁丝织成圆圈,外编以发,做成固定的装饰物,比原来发髻约高出一半,戴时罩在髻上,以簪绾住头发。首饰铺有出售,清初仍流行。《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今送光烈皇后假紒帛巾各一,及衣一箧,可时奉瞻。”《宋书.五行志二》:“晋海西公太和以来,大家妇女,缓髻倾髻,以为盛饰。用发既多,不恒戴。乃先作假髻,施于木上,呼曰假头。人欲借,名曰借头。”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扬州鬏勒,异于他地,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鬏、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

古代妇女用来画眉的青色颜料。多以青石或烧焦的柳枝制成,五代后也用香墨。其珍贵者螺子黛,一颗价十金。画眉时常剃去眉毛,用黛描绘出各种形状。据《海录碎事》,唐明皇命画工画十眉图,一曰鸳鸯眉,二曰小山眉,三曰五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月棱眉,又名横烟眉,七曰分稍眉,八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十曰倒晕眉。汉魏至隋唐,多尚阔眉,唐中叶以后细眉也颇流行。又,古代男子亦有画眉,惟不多见。参阅《北齐书.文宣纪》。《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王逸注:“言美女又工妆饰,傅着脂粉,面白如玉,黛画眉髻,黑而光净。”南朝陈徐陵《玉台新咏序》:“南都石黛,最发双蛾;北地燕脂,偏开两靥。”唐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小头鞋履窄衣裳,青黛点眉眉细长。外人不见见应笑,天宝末年时世妆。”

古代妇女妆饰面部的红点。自魏晋以来,用粉脂作点状傅面,是中国妇女常见的一种花妆样式,不过后来不局限于红色罢了。至唐代犹以黄星点颊,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点小胭脂(所谓“星靥”当即指此),均是。《释名.释首饰》:“以丹注面曰的。的,灼也。此本天子诸侯群妾当次进御,其有月事,止而不御,重以口说,故注此丹于面,灼然为识。女史见之,则不书其名于第录也。”三国魏王粲《神女赋》:“税衣裳兮免簪笄,施华的兮结羽仪。”《太平御览》卷七一九引晋傅玄《镜赋》:“珥明珰之迢迢,照双的以发姿。”

古代化妆品之一。包括铅和米粉。铅粉,又称铅华。傅粉以面为主,也有兼及颈项胸背的。秦汉以前以白粉为主,至六朝黄粉、朱粉、紫粉等渐次流行,尤以共同粉为尚,往往用以涂点额上,称花黄。直至元代,妇女还常用共同粉涂额。宋代宫中妇女以粉点眼角,名泪状。又,古代男子亦傅粉。《三国志.魏志.曹爽传》裴注引《魏略》:“[何晏]性自喜动静粉白不去手。”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汉书.广川惠王刘越传》:“前画工画望卿舍,望卿袒裼傅粉其傍。”《南史.王裕之传》:“左右尝使二老妇女,戴五条辫,着青纹袴罗,饰以朱粉。”唐白居易《时世妆》诗:“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宋高承《事物纪原.冠冕首饰部.妆靥》:“远世妇人妆喜作粉靥,如月形,如钱样,又或以朱若燕脂点者,唐人亦尚之。”

额黄

古代妇女脸部妆饰名。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因黄颜色厚积额间,状如小山,故亦称“额山”。唐时又有一种专蘸鸦黄色的,称为“鸦黄”。南朝梁简文帝《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温庭筠《照影曲》:“黄印额山轻为尘,翠鳞红樨俱含频。”唐虞世南《应诏嘲司花女》诗:“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禅袖太憨生。”

冠梳

宋代妇女的一种头饰。早在南朝妇女就爱在发髻上插饰梳栉。北宋宫中妇女多在饰冠上安插白角长梳,后来传至民间。其冠甚高,以漆纱、金银、珠玉等制成,两侧垂有舌状饰物,用以掩遮鬓、耳,顶部缀的朱雀等形首饰,并在四周环插簪钗,于额发与髻侧插置白角长梳,其数四六不一。传世的宋人《娘子张氏图》中有“冠梳”形象。后因饰冠过高、角梳过长,曾被下令禁止。然直至南宋,民间犹有高髻插梳之饰。《太平广记》卷三二二引《志怪录》:“彩衣白妆,头上有花插及银钗象牙梳。”《旧唐书.文宗纪》:“太和二年,诏诸公主不得广插钗梳。”宋王栐《燕翼贻谋录》卷四:“旧制,妇人冠漆纱为之,而加以饰,金银珠翠,采色装花,初无定制。仁宗时,宫中以白角改造冠并梳,冠之长至三尺,有等肩者,梳至一尺。议者以为妖,仁宗亦恶其侈,皇佑元年十月,诏禁中外不得以角为冠梳,冠广不得过一尺,长不得过四寸,梳长不得过四寸。终仁宗之世无敢犯者。其后侈靡之风盛行,冠不特白角,又易以鱼枕;梳不特白角,又易以象牙、玳瑁矣。”宋陆游《入蜀记》:“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大。”宋马端临《文献通考》卷一一四《王礼考》:“皇佑元年......先时宫中尚白角冠梳,人争效之,谓之内样。其冠名曰‘垂肩’,至有长三尺;梳长亦逾尺。议者以为服妖,故禁止焉。”

花子

妇女脸部的装饰品。以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蜒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因所贴部位及饰物质、色状不同,又有“折枝花子”、“花油花子”、“花胜”、“花黄”、“罗胜”、“花靥”、“眉翠”、“翠钿”、“金钿”等名目。起自秦代,至南北朝时,多在宫中及贵族妇女中使用,唐后始成为流行的妇女而饰。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黥》:“今妇人面饰用花子。”五代马缟《中华古今注》:“秦始皇好神仙,常令宫人梳仙髻,贴五色花子,画为云凤虎飞升。至东晋,有童谣云:织女死,时人帖‘草油花子’‘为织女作孝。’至后周,又诏宫人帖五色云母花子,作碎妆以侍宴。如供奉者,帖胜花子。”宋陶谷《清异录》:“江南晚季,建阳进‘茶油花子’,大小形制各别,极可爱。宫嫔缕金于面,背以淡妆,以此花饼施于额上,时号‘北苑妆’。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蜒,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金线笼贮养之。尔后,上元赏花者取象为之,售于游女。”宋孔平仲《孔氏谈苑》:“契丹鸭渌水牛鱼鳔,制为鱼形,妇人以缀面花。”明陶宗仪《说郛》卷七七引《妆台记》:“宋淳化间,京师妇女竞剪黑光纸围团靥。又装缕鱼腮骨,号‘鱼媚子’,以饰面,皆花子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