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买宋 > 第240章 打仗带来的坏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完李小鱼这首《破阵子》后,震惊之下,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一个年纪轻轻的武举生,竟然真能写出如此豪情万丈的诗词来,也是忍不住立即出声赞叹道。

“好!好一个‘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简直太豪迈了,写的真好。”

“是啊,听得我真的是热血沸腾,感觉比文举生老爷的那首《从军行》还要更加的令人心潮澎湃啊。”

“可不是吗,这两首词的意境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文举生老爷的那首《从军行》是塑造了一个三十岁的中年将军,渴望在战场上杀敌报国,建功立业,从最后一句‘长驱空朔漠,驰捷报明王’就可以看出。”

“而王华这首也一样,只不过他塑造的是一个年迈的老将军,虽然也渴望建功立业,杀敌报国,从词中的‘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就可以看出。”

“但只可惜这是一个壮志未酬的老将军,虽然有心报国,却始终没有机会一展所长,蹉跎了岁月,所以徒留下了‘可怜白发生’的感叹,豪迈之中,更突显出了一抹悲壮啊。”

“对,所以我觉得王华这首词更加感人,因为他写实,你们没感觉这首词隐含的内容和现在的时局非常相似吗?”

“有无数的热血将士也想再度北伐,将被辽人占据的大好河山给收回来,一展汉唐雄风,也彻底解决我朝的边患问题,让辽人再也不敢南下牧马。”

“可朝廷诸公早已被打怕了,高粱河一战,畏惧到现在,更怕因为战事一开,武将趁机崛起,威胁到他们的地位,所以只知道一味的求和,让多少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关将士可怜白发生啊。”

“哎,谁说不是呢,这西北的李元昊都快称帝了,屡次犯边,可朝廷诸公就是不敢打,不仅不敢打,还派人去压制杨宗保将军,想夺了他的兵权,真是可悲啊,咱们大宋男儿什么时候活得这么憋屈了,随便什么跳梁小丑都敢在咱们眼前蹦跶,这要是太祖时代的话,早就打了,说不定连李元昊的首级都割下来传视三边了。”

“行了行了,别说了,再说下去,担心皇城司的探子把你抓起来。”

“嗨,哪用得着这么小心,我也只不过是随便发发牢骚而已,再说了,我说的这不是事实吗?难道有错啊?”

“……”

一时间,因为李小鱼这首《破阵子》,是引得大家思绪万千,发出了各种各样的感慨,纷纷开始对朝廷针砭时弊。

的确,李小鱼的这一首词,戳到了此时大宋朝的痛处,或者说,文官们的痛脚。

因为朝廷太过压制武将,或者说把持朝政的文官们太过压制武将,不敢轻启战端,的确让无数渴望杀敌报国‘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将士,最后徒留下‘可怜白发生’的感叹。

而之所以如此惧怕打仗,是因为一方面文官们担心劳民伤财,毕竟打仗太费钱了,对他们来说,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另一方面是,只要一打仗,就有武将趁机崛起,影响力和势力不可避免的提升,威胁到他们的统治地位,这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难以接受的,生怕自己好不容易获得的如此崇高的地位,就此付之东流,再也一去不复还。

这不是开玩笑,而是真的,比如迫不得已的宋夏战争,就有狄青趁机崛起,成为闻名天下的人物,不管是在军营中,还是民间,都博得了交口称赞。

毕竟百姓们虽然重文轻武,看不起一般的武夫,但是对于能在战场上建立赫赫功勋,打出国威的武将,还是很敬重的。

所以一时间狄青成为了当时大宋朝堂的风云人物,步步高升,都差点当上宰相了,这自然引起了全体文官的反弹,心想决不能让武将拥有如此大的地位,不然他们将寝食难安。

于是,开始毫无节操的往他身上各种泼脏水,说什么他家的狗头上长犄角,而且冒怪光,这是大不祥的征兆,可能要造反,要求赵祯赶快把他给撸下去,免得造成大患。

赵祯本来对此不信的,毕竟就是他做主任用狄青,给了他显赫的权势,未必不是想用他来制衡满朝文官。

只可惜,狄青一个势单力孤,根本禁不起所有文官的攻击,要知道在当时,不管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人人都以参劾狄青为政治正确,不仅狄青扛不住,就连赵祯也扛不住,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匆匆将狄青给撸了下去。

然后,这位大宋朝能征善战,传说中武曲星下凡的战神,就此郁郁而终。

包括后来的韩世忠和岳飞都一样,都是因为战争而崛起,获得了显赫的权势,特别是兵权,于是,才遭到了满朝文武的攻击,一个郁郁而终,一个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

特别是岳飞,为什么秦桧和赵构要杀岳飞?仅仅是赵构担心岳飞迎回二帝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吗?

不,而是在当时,提起军队,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岳家军,想到的是岳飞时,他就必死无疑了。

因为岳飞是武将,而且权势实在太大了,打着一心北伐,要迎回二帝的旗号,隐隐间已经有尾大不掉之势,赵构和满朝文官根本控制不住,才迫不得已做出这个决定,而且是一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将他召回,就怕岳飞不听号令,可见岳飞权势之大。

毕竟如果岳飞真完全听从赵构的命令的话,只需一道金牌就够了,可最后却连下了十二道金牌,并且把这个消息给散布了出去,还断了他北伐的粮草,各种不配合,就很说明问题。

很显然是担心岳飞根本不听他的命令,打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旗号,继续北伐。

因为岳飞也不是傻子,他知道他的权势太大,已经被满朝文武所不容,即使回到朝廷后,等待他最好的结局,也是和狄青一个下场,被猜忌而亡。

所以他最好的选择,就是继续北伐,如果真迎回了二帝,那他就是从龙再造之功,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说不定还能挟天子以令诸侯,可惜最后功亏一篑,不仅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还断了他的粮草,所以他才被迫回京,留下了一个千秋忠骨的美名。

当然,这都是猜测,谁都不知道岳飞当时到底怎么想的,不过,真的很让人费解的就是,他为什么一心想要北伐,他不知道赵构等人的担忧吗?

而且就算北伐也不能打着迎回二帝的旗号啊,不然让赵构怎么办?只能说,这里面也有岳飞自己作死的成分,但凡换一下思路,可能就是不一样的结局。

并且,最后彻底下决心杀岳飞,也不仅是出自赵构的决定,而是得到了几乎满朝文官的赞成和默许,即使人人都知道他的罪名‘莫须有’,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他说一句话。

只有和他同为武将的韩世忠出来替他说了几句话,结果也被猜忌,被免去了枢密使的职位,打发去乡下种田去了。

这都是战争带来的坏处,而且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所以文官们才讨厌战争,怕武将趁机崛起,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能不打仗就不打仗,能用钱买和平就尽量用钱买和平。

可惜,花钱买来的和平,终究是纸上的和平,并不牢靠,人家认账的时候才作数,不认账的时候想什么时候撕毁就什么时候撕毁,始终是软弱无能的表现。

因此,李小鱼的这首词,真的是戳到了此时大宋朝堂的痛处,一众文官们脸色难看之下,是恨恨的瞪了他一眼,接着又是急忙冲着文举生们使眼色,示意他们赶快拿出另外一首词,把大家的注意力转移开,别纠结在这个地方。

而得到一众朝廷大佬的示意,文举生们也是不敢耽搁,立即拿出了自己写的第二诗交给柳依依演唱,因为他们也知道,好像凭借自己的第一首诗,根本赢不了李小鱼,能和他打平就不错了,想胜,还得拿出更加精妙的诗词来才行。

就见他们拿出的这第二首诗,是由王安石牵头写的,几乎是由他一个人完成,其他文举生都没帮上什么忙。

这首诗名为《明妃曲》,讲述的是昭君出塞的故事,由豪迈雄壮的风格,完全换了一个曲风,只听柳依依是娓娓道来。

“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不自持。”

“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

“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

“……”

立时,一曲歌罢,果然,是将人们的思绪,从义愤填膺的针砭时弊中,再度拉了回来。

因为这一首《出塞曲》并没有如何的激昂慷慨,而是柔情婉转,描绘王昭君的美貌,着重写昭君的风度、情态之美,以及这种美的感染力,并从中宣泄她内心悲苦之情,同时还揭示出她对故国、亲人的挚爱之情。

人们是微闭上眼眸,眼前不由自主的出现了一副画面,想到,明妃当时初起程出行离别汉宫时,泪湿桃花春风面鬓脚微微亦低垂。

低头回看身影间周围无有此颜色,还让我君王的感情都难以控制。

离别归来却怪罪丹青画图手,美貌如此在眼中平生实未曾见有。

天仙意态由自生画笔难以描摹成,当时冤枉杀死画工毛延寿。

从此一离去心知更不能回归,可怜还不能穿尽汉朝皇城之宫衣。

万里寄语欲相问塞南遥远家乡事,只有年年日日里眼望鸿雁往南飞。

家人虽然在万里传来亲人之消息,好好安心在毡城不要常将家相忆。

您还不曾见近在咫尺长门里幽幽阿娇被锁闭,人生如果要失意无分天南和地北。

真个是令人大感新奇,因为以王安石为首的这首《出塞曲》,并没有从豪情壮志方面去描写边塞,而是极意刻画了明妃的爱国思乡的纯洁、深厚感情,并有意把这种感情与个人恩怨区别开来,令人耳目一新。

这首诗也的确是王安石的原创,李小鱼在后世的书本上都看到过,只是没想到,他在此时写出来了。

要知道针对当时的社会背景,王安石歌颂明妃的不以恩怨易心,是很不容易的。

明妃是悲剧人物,这个悲剧可以从“入汉宫”时写起,也可以从“出汉宫”时写起。

而从“出汉宫”时写起,更能突出“昭君和番”这个主题。

王安石从“明妃初出汉宫时”写起,选材是得当的。

绝代佳人,离乡去国,描写她的容貌愈美,愈能引起人们的同情。

《后汉书·南匈奴传》的记载是:“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官,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帝见大惊。”

江淹《恨赋》上也着重写了她“仰天大息”这一细节。

王安石以这些为根据,一面写她的“泪湿春风”,“徘徊顾影”,着重刻画她的神态;一面从“君王”眼中,写出“入眼平生未曾有”,并因此而“不自持”,烘托出明妃容貌动人。

所以“意态白来画不成”一句是对她更进一层的烘托。

“意态”不仅是指容貌,还反映了她的心灵。

明妃“徘徊顾影无颜色”正是其眷恋故国无限柔情的表现。

至于“杀画师”这件事,出自《西京杂记》。

《西京杂记》是小说,事之有无不可知,王安石也不是在考证历史、评论史实,他只是借此事来加重描绘明妃的“意态”而已。

而且,这些描绘,又都是为明妃的“失意”这一悲剧结局作铺垫,以加重气氛。

上面写“去时”,下面写“去后”。

对于去后,作者没有写“紫台朔漠”的某年某事;而是把数十年间之事,概括为“一去心知更不归,可怜着尽汉宫衣”。

这两句间,省略了“然而犹且”,意思是说:“明妃心里明知绝无回到汉宫之望,然而,她仍眷眷于汉,不改汉服。”

包括近代学者陈寅恪曾经指出,中国古代所言胡汉之分,实质不在血统而在文化。

孔子修《春秋》就是“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的。

而在历史上尤其是文学上,用为文化的标志常常是所谓“衣冠文物”。

《左传》上讲“南冠”,《论语》中讲“左衽”,后来一直用为文学典故。

杜甫写明妃也是着重写“环佩空归月夜魂”,这与王安石写的“着尽汉宫衣”,实际是同一手法。

杜甫、王安石皆设想通过“不改汉服”来表现明妃爱乡爱国的真挚深厚感情,这种感情既不因在汉“失意”而减弱,更不是出于对皇帝有什么希冀(已经“心知更不归”了),不是“争宠取怜”。

因此,感情更为纯洁,形象更为高大。

接着又补上“寄声欲问塞南事,只有年年鸿雁飞”,把明妃一心向汉、历久不渝的心声,写到镂心刻骨。

梅尧臣也说“鸿雁为之悲,肝肠为之摧”。

王安石写得比梅尧臣更为生动形象。

最后,又用“家人万里传”来说,以无可奈何之语强为宽解,愈解而愈悲,把悲剧气氛写得更加浓厚。

更妙的是:笔锋一带,又点出了悲剧根源,扩大了悲剧范围,令人对昭君产生了无限的同情,甚至有不少多愁善感的女子都开始潸然泪下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