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万历尖商 > 第217章 会试要放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光启现在已经不是上海县的秀才,南京直隶的举人了。他不再唯唯诺诺谨小慎微,跟着楚箫混,现在又是于鹏程的总文书官,眼界高了,胆子也肥了,原本让他胆战心惊的故事,现在已经是风轻云淡了,他随着无数的考生,鱼贯进入被五城兵马司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而水泄不通的贡院。

今日决定无数人命运的会试,终于拉开了帷幕,徐光启已进入了自己的考棚,心里颇有几分感慨。

由于有于鹏程和楚箫的暗中帮忙,所以他得到了十几个翰林院老翰林的联名举荐会试。

排除杂念,深吸一口气,虽是开春,可风依旧是冷飕飕的。

他搓了搓手,接着从考蓝里取出笔墨来,等到了吉时,有差役高呼:“大宗师有令,开题”,“开题……”,“开题……大宗师有令。”

写着题的牌子移到了徐光启面前,上面写着:“帝王之战与帝王之心。”

果然与楚箫临走前“神秘”交代的一样,一下子,徐光启已是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了,他迅速地磨墨,接着从容下笔破题:“帝王……。”

……

贡院那儿,终于放出了文告,将于三日后放榜,消息一出,满京师都是翘首以盼,不只是来考的读书人,便是京中其他僧俗人等,也都对此期待无比。

此次会试,下注的人实在太多了,上至王候,下至贩夫走卒,都免不得想要过过瘾,徐光取心中暗叹,哎呀,楚箫什么时候能回来呀?如果松江府的彩票售卖一直到京城,那简直就会是大赚特赚。

终于捱到了吉时,一声锣响,有人高省唱喏:“张榜放红”随后,贡院的中门大张,一个学官领着众差役鱼贯而出,嘈杂的贡院之外,一下子安静下来,徐光军站在人群最后。

无数攒动的人头,此刻都聚焦在了那放榜的位置,许多人屏住了呼吸,眼睛发直,头上的如今仿佛都不由得丝丝颤动。

贡院放榜,榜上有名者,自此鲤鱼跃龙门,一飞冲天,从此成为人上之人,而名落孙山者,十年寒窗,俱都白费,如东流之水。

一榜放出。贴在了右手的位置,左贵右轻,往后接着的二榜…,红纸黑字,赫然在列,无数人开始疯狂的搜寻自己的名字。

终于,人群中爆发出一个喜极而泣的声音:“我……我中了……”声音哽咽,似乎连自己都不可置信,虽然排在后尾。

现在中了,也只是贡生,只有经过了殿试,才可以成为正式的进士,不过,这已是预备进士了。

区区三甲,那也是高中,进士就是进士,这意味着,很快他便可以得到授官,最差,也是一县之长,是真正的官老爷,“我也中了……”

“我也中了!三榜有我”

难以遏制的叫喊声,一个又一个起伏而出,许多人抱头痛哭,有的发出狂笑,拉下头上的如今撕扯着。

有人吐槽八股这玩意是巨坑,自古以来,多少才子聪明绝顶,还不是照样名落孙山?

江南四大才子之中,历史上的唐寅就算是抛去作弊的因素,其实也并没有列入一甲头名,至于其他三个所谓的江南才子,譬如号称祝枝山的祝允明,连乡试都考了五次才中,七次参加会试,次次都是名落孙山。

再有那文征明,也是屡试不弟,最后靠着父荫,才勉强作了个官,最后一个徐祯卿倒是好不容易在接近四十岁时中了进士,却也不是名列前茅。

但是,八股文也给了寒门学子一个更好的上升台阶,确立了八股取士的地位,规定出题内容仅限于四书五经,这无疑减小了考试难度,哪些贫穷的读书人只要背透了四书五经就可以去博取功名,进入仕途,相比于之前的其他王朝,这是最简单的了。

明高祖所定制的八股文,简直就是才子克星,才情再好的人,即便聪明绝顶,却也得按着那繁琐的规矩来,破题、承题、起股、二股……每一段都需按着格式和规矩来,不能多一个字,不能少一个字,还得押韵,而即便做完了,那也不过是勉强合格罢了,在这短短的几个时辰里,你的文章,还得入考官法眼,否则也是白搭。

古人作诗作词,都是需推敲润色的,别看人人才情通天,却也绝不是随口吟唱出千古佳句,这诗词面世之前,需要删删改改,每一个字,都要琢磨,这叫润色。

其实八股取士选拔上来的也不全是垃圾和废物,其实历史上很多着名的才子和文人也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明清时期的哪个名人不是呢,难道他们就真的没有才学吗,恐怕也是未必,,其实很多人也都是,这也是依靠科举考试发家的。

所以古代的读书人,才最喜欢押题,这是因为,若是能押中题,便是一个平时不起眼的人,也有了能金榜题名的资格。

八股文只是一种文章体裁,其实它一共是八个非常固定毫无新意的行文流程,让人觉得过于气死沉沉,可是它本身并无罪,那些靠科举制度步入仕途的士人们也没错,他们凭自己本事得来的官位,地位,俸禄,何错之有?八股取士就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举业,和孔子游列国,唐人写诗,宋人写词一样,是时代所致,何错之有?所以他们也是为了谋生,为了获取官位,这个就是一个敲门砖,或者说是一个门槛,你可以说它不合理,但是在那个时候,这个就是唯一的出路,所以大家只好按照它来做了,如果是你,你也会选择这样,因为大家对它没有办法。

等一张张榜放出来,耳畔,总会有此起彼伏的欢呼声。而那些榜上暂时无名的,更显焦虑,

待第五张榜贴出,赫然,一个名字出现在眼前——徐光启……

——

毓德宫,紫禁城。

今日是放榜的吉日。

这榜是直接从贡院中放出去,此前贡院是禁绝人出入,所以即便是宫中,也得派人去看榜,谁也别想事先得到内幕消息。抡才大典,是统治者历来所看重的。

每隔三年的取士,都决定了十年二十年后朝廷的走向,皇帝深谙人才不可多得的道理。

所以他一大清早,便头戴通天冠,穿着冕服,在暖阁里等,即便是从天下各州县送来的奏疏,小太监们也懒得读报了,毕竟,相比于各省各府鸡毛蒜皮的事,有什么事及的上这三年一次的盛会?

内阁四位阁老,张四维,马自强,叶向高,申时行,俱都在此。

一方面,和皇帝一起看看贡院的会试放榜,都有哪些新鲜人才得以高中,这四位阁马私底下可都是有推荐的不少门生。

另一方面是说可能要议论俺答汗封贡开市的问题,皇帝很着急,因为促销现在还“身陷”塞外蒙古包呢。

可他们谈论起科举,便兴致勃勃掐着指头算历届会元和状元的籍贯,万历皇帝又开始觉得足心疼痛了。

马自强乃是禹州人,算起来,和张四维乃是半个同乡,都属于山西布政使司辖下,他景泰二年中的进士,排名也不高,勉强排在二甲,这对一个北方人而言,已算不错了。

可申时行一个状元,叶向高一个会试的会元,这资历,可是响当当的,今日之科举,想来是令申公和叶公想起了往年的荣光,所以谈兴极浓。

马自强便苦笑着看了张四维一眼,心里嘀咕,张公啊张公,你我同乡一场,何苦把我拉来受罪呢?他尴尬的不好发言,索性就做泥菩萨。

万历皇帝几番问了时辰,不由显得焦虑:“还未放榜吗?吉时都已过了,怎么这样慢?派人去催催。”

“皇上。”小宦官道:“已派人去催促了,若不耽搁,只要榜放出来,便会立即送来。想是已在来的路上”

“……”万历皇帝便又看向张四维,道:“张爱卿,趁着等待的间隙,你和其他三位阁老不如商议一下俺答汗之封贡事宜。”

“皇上,永乐七年册封瓦刺贵族马,哈木为顺宁王。永乐十一年册封搭档贵族阿鲁图为何宁王?礼部已送来造册,册封俺答汗为顺义五,赐大红五采纻丝蟒衣一袭,采缎八表里,授俺答汗弟老把都,子黄台吉为都督同知,授宾兔台等六十一名头目指挥及千百户等官…,只是朝廷应派何人出塞执行礼制呢?”

皇帝催的急,张四维执行的也快,毕竟封贡开市是目前朝廷的头等大事。

淹答汗崛起后出于经济政治方面的种种考虑,曾多次向前朝皇帝提出通过求和,希望与明朝建立稳定的通贡互市关系,但是前朝上下顽固奉行民族歧视和隔离政策,拒贡杀使,却又腐败无能,边防虚弱,致使蒙古频繁掠边,掠夺战争不断升级,几十年间,长城沿线硝烟弥漫,给蒙汉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因此求和平保生存,不仅成为蒙古上下共同的呼声,也是万历朝有识边臣主和朝中一些政要的一致认识,“华夷交困,兵连祸结,故思一容通贡,各遂保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