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永不下车 > 第七一三章 防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套应对陨石、乃至小行星坠落的防御体系,可想而知,比当今时代任何防空系统的规模都更庞大。

西历1510年,这套体系至多只有雏形,亟需大量资源投入。

在阿达民的授意下,盖亚管理委员会下达No.0017号令,制定规划,利用“全产机”体系加以落实,在未来五年内,部署一套足以应对立方公里级坠落物的“盖亚陨石防御体系”,以及配套的深空检测系统。

监测在先,拦截在后,这是很寻常的应对思路。

对盖亚周围的广袤宇宙,人类一直以来的认识其实都很贫乏,却让这策略成为空中楼阁。

在过去的岁月里,除冷战时期,理联与联邦不计代价的向太空进军,大多数时间里,人类对头顶星空的观察、运用,仅限于一批人造地球卫星,和聊胜于无的禁地空间站。

至于说,徘徊在太阳系内,乃至系外的诸多小型天体,是否会威胁盖亚,虽然有NASA之类的机构去关注,却受限于研究经费与现实条件,而没办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早期预警”,充其量只能发现一些有可能接近盖亚的小型天体。

要杜绝太空的威胁,这样一点手段并不敷应用。

为此,GMC规划了覆盖各大陆的稀疏监控网络,利用地面大口径望远镜、射电探测装置,与太空中的监测卫星、监测站配合,监控所有接近盖亚的小型天体。

经过推算,如果发现某一天体有坠落到盖亚表面的可能,则对其进行持续跟踪。

至于拦截的手段,由GMC在中大陆、西大陆、北大陆与南极大陆规划的四座拦截要塞担当主力,每座要塞配备若干座巨型激光拦截炮,并配套有全自动检修维护设施,与发电、储能及解算控制系统。

四座拦截要塞,三座位于盖亚北半球,考虑到盖亚本身的二十四小时自转周期,南极大陆仅有的一座要塞,似乎任务过重。

阿达民的决策,则是考虑到盖亚南北半球的陆地面积、人口与产业分布而定。

退一步讲,不考虑其他因素,认为向盖亚袭来的太空坠落物,在空间上呈均匀分布,则北半球陆地、尤其人口与产业分布区被袭击的概率,显然远大于南半球,只在南极大陆部署一座拦截要塞也无可厚非。

而考虑到其他因素,最主要的,盖亚自转轴与太阳系的平面大致垂直,大多数坠落物会从赤道(更准确的说法是黄道)方位来袭,要塞的分布就趋于合理。

以激光拦截炮作为主力,结合人类现有的科技水平,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在西历1510年末,阿达民曾借助“替身”抵达现场,“目睹”西大陆激光拦截要塞——“东风”要塞的主炮测试。

站在数百米外的半埋式掩体内,一眼望去,远处的拦截炮,仍然如摩天大厦般矗立,这座GLI1500型激光直射脉冲炮的发射功率高达十五万兆瓦,考虑到燃机转换效率,每射击一秒钟就会消耗近十吨燃料。

当天进行的测试射击,标靶,是盖亚近地轨道上的一面幕布,在地面上并看不到。

但激光拦截炮的第一次开火,场面仍极其震撼。

在傍晚时分的火红天空背景下,闪光乍现,光束路径上似乎涌起一抹幽光,随即是耀眼的光柱,拦截炮投射出的激光被大气轻微散射,强度仍远远超出人眼的安全上限,在光束出现后的一两秒钟内,视线便扭曲变形,继而传来炸雷般的巨响。

巨型激光炮的射击,哪怕只一瞬间,光路上的空气也会被急剧加热、膨胀扭曲,这决定了陆基激光炮只能脉冲射击。

第一击后,短暂的间隔时段内,激光炮与附属设施要进行冷却。

更重要的工作,则是检测与解算控制系统的路径核算,待光路上的大气稍稍稳定,再进行下一次开火。

脉冲激光炮的射击,声势浩大,持续能量投送能力却有限,占地广大的“东风”要塞才会配备多达十几门巨型拦截炮,应付从10m级到km级的不同大小、速度与质地之坠落物,理论拦截成功率在99.7%以上。

一座巨型激光拦截炮,两百一十三米高的庞大而精密结构,连同附属装置,造价堪称天文数字,但在新时代的GMC核算规则下,折算为实打实的物资资料消耗,大约为六千万吨标准煤,也还可以承受。

五年时间里,在盖亚表面建成四座拦截要塞,几十门巨型激光拦截炮,总投资额超过180,000,000,000,000,000,000焦耳,也就是六十亿吨标准煤。

如此巨大的投入,防范的,却是多少年不见有一次的陨星坠落。

陨石坠落,在盖亚表面实属稀松平常,只有大到一定程度的陨星才会造成严重破坏,而这种事件的发生频率,迄今为止还没有很可靠的推算结果,诸如西历1363年的通古斯大爆炸这类事件,极其少见,并无法作为判据。

但是对即将跨越奇点的人类文明而言,再小概率的灭顶之灾,如有能力,也一定要提防。

天灾浩荡,概率小到了接近于零,相比之下还是盖亚表面的灾害,火山,地震,海啸与泥石流等,更加常见,应付起来也更棘手。

在这一领域,与其不切实际的去研究火山、地震等灾害之成因,寻找对抗策略,还不如将民众定居点迁移到更加安全的板块中心区域,GMC在1510年发布的No0014号令,就传达了这样的考虑,逐渐废弃大陆板块交界处的人工设施。

理想情况下,到西历1515年,盖亚表面的所有人类定居点,都将处于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区之外。

保障同类的生存,对阿达民而言,在今天已不是一个极其困难的任务。

相比之下,反而是庞大的“全产机”体系,遍布盖亚各大陆,生产条件与原料的诸多限制,让这一体系无法彻底规避自然灾害。

GMC的应对策略,则是建立起一支规模庞大,甚至超过“红军”巅峰期编制的工程抢险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