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伦总算抓住上茅厕的机会,跟陈经郛单独聊聊,半矮墙茅草顶,四条石板三道坑,听着大条噗通噗通掉下水,畅快淋漓。

“经郛啊,考虑了几天怎么样了?有木有一点点心动?”

“呵,”陈经郛笑出声,“一点点心动就要我抛下学业,去给你当里正?我在本地混个胥吏也不难啊!你说呢?”

王伦道,“不一样的,你想想为什么进士都要外派当官?一方面是打击宗族强于皇权,这个我想你也明白。再一个就是,人都有七情六欲,你坐在那个位置上,在本地有那么多亲戚朋友玩伴,认识的人太多,这个有恩,那个有情,他们来找你破例一下,你许不许?”

陈经郛思索道:“小情的话可以适当通融,大情的话不行。”

“还是年轻啊!在太学呆的太久,看不到人性的恶,你觉得本地官吏如何?你这次回去后再问问百姓的看法,换位思考自己怎么解决?一个人坚守本心容易,你在一个家族就根本做不到,各方面无形的压力,体会一下,你至亲的老交情来求你,你帮不帮?”

陈经郛脑补一下,还真是难办。“我二哥三哥就是受不了家族的议论,而跑到南雁山隐居的,现在才感同身受人言可畏啊,尤其是自己的家人。”

“是吗?教书育人也是正经营生啊,家族里怎么就绯言绯语了?是嫌弃不赚钱吗?”

“对咯,并不是所有长辈都开明,亲戚们认钱理的是大多数,二哥今年都51岁了,他俩看似风光闲适,可又有几个人愿意那样活?读了一辈子书,靠种地过着清贫生活,一直靠朋友救济吗?”

王伦又多问了几句,对陈二,陈三的现状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把孩子们带到这世界上来,就一定要担起当爹的责任,首先一定要养家,再说那些狗屁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那也算的一种生活态度了,苏东坡不也一样吗?苦难下写出不少脍炙人口的作品来。”

“人家苏东坡养着百十口子人呢!为了养活家口,亲自耕田种地,分得清主次,不是我嘴毒,你二哥三哥这样绝对不可取,哪有把主要家务活都丢给内人,自己闲的天天吟诗写词郊游,诉说自己多么清高!年轻时候有爹娘养着,浪就浪吧,现在了还不务正业!”

陈经郛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尤其二哥,你中了进士不去当官,又何必去考?因为程师的事怄气,也不必如此嘛!”

“哈?什么程师?”

陈经郛双手托膝盖,苦涩道,“腿麻了,你好了没?咱们还是外面谈。”

“好了,好了,咱们出去谈。”

王伦赶紧擦了起身,二人是扶着墙出去的,腿都不是自己的了。

林书豹转来哄笑,“我们还以为你俩掉茅厕了,这是蹲得腿软了?”

王伦摆摆手,“你们先玩着吧,我们还有悄悄话要谈。”

林书豹哦一声,笑嘻嘻走了。

陈经郛道,“咱俩还是长话短说吧,程师的学说不是被评为异端吗?二哥三哥又学的洛学,所以远离朝堂。”

“哦哦,那个程师啊!我知道这事,马大哥给我讲过,马伸你认识吗?”

“马伸!我知道啊!最后的程师弟子!二哥经常提起他!”

“嗯,在泰安住,他本身是郓州人,离得也不远,我经常找他玩儿。”

陈经郛道:“是嘛,他近况怎么样?二哥应该很想知道。”

“那就一起来呗!又可以赚钱,又不浪费学问,还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你帮我说和一下!”

陈经郛一愣,“你这套路猝不及防啊!骗我一个还不够,二哥三哥也想要?把我大哥打包了也算了。”

“你大哥太老,我真的不敢给他安排工作,所以就你们三个吧?怎么样?不要考虑了。”

“那我回去试试吧,成不成不敢说哈!我看他们割舍不下会文阁。”

“捐了建成学堂不就行了?多少钱,我买下了,你跟他们说!”

陈经郛眨眨眼,“为什么你不亲自去说?感觉你去了效果更好。”

王伦道:“太远了,不想跑。抓一个保本,抓二个大赚。”

“……”陈经郛,“这种话,也就你敢说出来,我要不要原话说给他们听?”

王伦道:“那我再来传授你几句,过来…”搂着陈经郛脖子就开讲。

“呵呵…”张阐故意绕道他们这里走一圈,发出清晰的笑声。

王伦放开陈经郛道,“得了,咱们继续回去吹吧。”

筵席间,王伦又获知重要关系谱,乌程知县林杞居然是林季仲小叔!哇呀呀!真是无巧不成书!

只呆了一天,十里相送友人们,张阐回永嘉城,林季仲和林书豹回平阳泗溪,宋之才回平阳宋桥,陈经郛回平阳浦源,回到贾家除了贾如规谁也不认识,人又不可能一直陪着王伦,就把他放养了,总之好吃好住没得说。有钱人就是任性啊~

好学的王伦就观察一个大家族是怎样维持的,问管家问仆头问婆婆,有人告到贾老爹那里,还以为王伦是要嫁女,提前来打听一下情况。事后王伦对此事不予评论,自己长得有那么成熟嘛?不就叫了你一声老伯?

这天几个富几代聚会,贾如规就带着王伦去了,排面确实大,包下了一整层,进去还要出示请帖,确实对得起主人的姓氏——钱。

钱尧卿(1073-1144)字熙载,吴越王钱镠的九世孙。老赵家对钱家很放心,因为他们只经商,极少从政。家底本来就厚,又有政策优惠,想不发家都难。

但是呢,如果有的选,钱尧卿会选择一家人齐齐整整,不要那么多钱也好。崇宁四年(1105)钱尧卿去太学读书,没能呆多久,老爹去世,钱尧卿筑庐墓旁守孝;老娘去世,可要了钱尧卿的命了,痛苦得三日不尝水浆。兄长去世奉养寡嫂诸侄,荒年捐谷救济灾民,不能偿还者就把债券烧掉,兴办白石塾,设帐授徒。本地无人不知的大善人。

今天,也是感谢白石书院的各位资助人,一年来的大力支持,反馈一下受助学子们的情况。

头一次参加这种公益活动,王伦还是很正经的,直到瞄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