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移民全球 > 第四百二十六章 河套之战(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二十六章 河套之战(十)

最后,这批中国茶树落户到了,喜马拉雅山南麓的阿萨姆和大吉岭。

在福琼的帮助下,印度及锡兰(今斯里兰卡)都引进了茶树工业。

从此,印度横空出世,成为红茶出口第一大国。

印度、锡兰等英国殖民地的红茶逐渐成为世界红茶的主流。

欧洲红茶市场逐渐摆脱了对中国的依赖。

1866年,在英国人消费的茶叶中,只有4%来自印度。

到1903年,这个比率却上升到了59%。

而当时,在世界上销售给西方人的茶叶中,中国茶叶所占的比率下降到了10%。

对此,勤劳而善良的中国人,一直不明白自己的茶叶机密是怎样泄漏出去的。

1792年,英国着名外交官马嘎尔尼在其日记中曾写下这样一段话:“整个欧洲都对中国着了迷。

那里的宫殿里挂着中国图案的装饰布,就像天朝的杂货铺。

真货价值千金,于是只好仿造”,他所抱怨的是当时欧洲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商品大量输入欧洲,并迅速引起人们的尊崇。到17—18世纪时,欧洲又兴起了长达百年的“中国热”。

在这一热潮中,中国的各种商品深受欧洲各阶层的追捧。

然而由于当时远洋贸易的局限,中国商品往往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下,欧洲各国便出现了一股仿造中国商品的热潮。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中国的丝绸就通过“丝绸之路”传入欧洲的罗马帝国。

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这种轻盈柔软、光彩夺目的织物时,立即视其为珍品,争相购买。

据记载,有一次恺撒曾穿着一件中国丝绸做成的袍子去看戏,结果在整个罗马都引起了巨大轰动。到公元4世纪时,罗马人越来越崇尚丝绸。

此后1000多年的时间里,丝绸都是欧洲最大宗的进口商品之一。

直到18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每年的丝绸进口量最多竟达余匹。

为了保护国内贸易,制止大量财富流向中国的势头,欧洲各国很早就开始极力抢夺丝绸市场。

最初,他们先是通过各种卑鄙无耻的手段获取了中国的养蚕术。

在此基础上,一些国家开始仿造中国的丝绸,并不断发布禁止丝绸进口的法令。

到16世纪之前,意大利、法国已出现了一些着名的丝绸生产基地。

即便如此,直到明清时期,中国的丝绸仍在欧洲市场拥有极强的竞争力。

由于“中国热”的影响,欧洲人更偏爱中国出产的丝绸。

比如17世纪时,欧洲的贵妇们都喜欢穿中国丝绸面料的高跟鞋,并在鞋面上装饰中国风格的图案。

尽管中国丝绸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仍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虽然欧洲当时生产的丝绸在质量上已与中国货不相上下。

但其产品上的图案如龙、凤、花鸟等都处处仿造中国,并且特意注明“中国制造”以保证销路。

为了更好地进行仿造,欧洲各国丝织厂的丝绸画师手里都有一本《中国图谱》。

因此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欧洲产的丝绸都保持着强烈的中国工艺美术风格。

瓷器作为最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产品,也同样曾被欧洲所仿造。

远在唐代时,中国瓷器就作为商品进入国际市场,行销日本、印度、波斯和埃及等地。

17世纪时,中国瓷器已在欧洲占有广大的市场。

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被视为珍玩,只有在西班牙和法国等大国的宫廷里才能见到较多的瓷器。

贵族家庭也以摆设瓷器来附庸风雅,炫耀地位。随着“中国热”的流行,大量中国瓷器输入欧洲。

据估计,仅在18世纪的100年间,输入欧洲的中国瓷器数量就达到6000万件以上。

尽管有如此大量的中国瓷器输入欧洲,但其身价仍非常昂贵。

于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也为了抓住致富良机,欧洲各国开始争相仿造乃至伪造中国瓷器。

虽然在15世纪后,中国的一些制瓷技艺就经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但他们的生产水准始终处于初级阶段,模仿中国的痕迹非常明显。

为了进一步提高欧洲瓷器的竞争力,整个18世纪,欧洲都一直在苦苦寻求中国瓷器的制作秘诀。

1712年,一位名叫昂特雷科莱的法国传教士,来到中国瓷都景德镇传教。

经过他多年的努力,终于将景德镇瓷器工序及配方的秘诀传回法国,从而使欧洲瓷器生产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经过一番周折,法国终于在18世纪中叶,成功烧造出了真正的硬质瓷器。

随后,英国、瑞典、荷兰都在模仿中国制瓷技法方面获得成功。

在此基础上,欧洲各国开始大量仿造中国瓷器的拳头产品如青花、德化瓷等。

青花瓷一直是中国出口欧洲瓷器的大宗,受到上流社会的高度青睐。

在掌握了中国瓷器基本技艺后,欧洲各国就开始极力仿造名贵的青花瓷。

在法国、荷兰等国仿造的基础上,德国王室的瓷窑———迈森国家瓷厂率先于1770至1780年间烧制成功。

作为一种仿制品,他们生产的瓷器处处模仿中国风格,其装饰纹样具有明显的东方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当时欧洲市场对此类瓷器的需求极强,许多瓷厂纷纷在仓促间建立起来。

不过由于它们都无力开发自己的产品,于是又对迈森瓷厂等商家进行仿造。

尽管在质地上有独到之处,但欧洲瓷厂所生产的仿品仍无法与景德镇瓷器相比,模仿的痕迹非常明显。

无独有偶,在美国独立后不久,一位名叫乔治·莫里斯的商人,也曾在费城南部建立了一座生产仿中国式的青花瓷厂。

中国瓷器家族中的德化瓷,在欧洲也有很高的声誉,曾被称为“中国白”。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欧洲的生产商,包括法国、德国、英国在内的众多瓷厂,都曾试图进行仿造。

但它们所生产的仿品只能做到外表的相似,在质地、光泽等方面几乎无法与中国产品相比。

一直到18世纪末,欧洲各国仿造中国瓷器的高潮持续了将近两百年的时间,但始终未能达到中国外销瓷的质量。

只是到清朝末年,由于西方大量倾销机制瓷器,才使中国瓷器的发展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