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霸武刀王 > 第376章 谍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这春风送爽的日子,元天手底下那帮人也没有闲着。

军谍司和斥候司的人加快了渗透的脚步。

收集进攻路线上所有府县的基本资料,山川河流,城墙道路,百姓民风,军队驻扎,这些情报的搜集非常容易,一般人哪有这个意识,闲话之间就能问出来,如果愿意下本钱花上几壶酒的代价,还能从县里主簿那里借来县志一观,各种情报自然一目了然,当然你不能装成行商之人,人分三六九等,士农工商,读书人的身份才是最高的,倘若弄个假的功名啥的,就更加能获得别人的尊敬了,这种半吊子读书人,西凉最不缺。

为了筹办万寿节,京师的城墙开始修缮,大周京城的城墙还是沿用前元集庆府的旧墙,历经战火已经多处坍陷,城头长草,砖石破碎,不管是从面子上来说,还是从安全上来说,都必须要修缮了。

想让户部一下拿出这么多的银子可不现实,大周财政本来就不宽裕,再加上万寿节的开销,银子捉襟见肘,不过朝廷自有办法,号召天下商贾认捐城墙,最为富庶之地乃是江南,苏杭熟,天下足,大周富商云集江南一隅,朝廷号令一出,谁敢违抗,别管情愿不情愿,捏着鼻子也要认捐一段城墙。

出手最为阔绰的是姑苏李家,认捐了整个南段城墙,京师城墙的四分之一都由他们家负责了,这手笔实在是惊人,就连元天也叹为观止,修城墙,挖运河是最耗费财力的行为,挖土烧砖,肩扛人挑,动用民夫何止万千,光每天的伙食开销就是一个大数字,凉州城墙还不如京城的大呢,都花了上百万的银子,京师城墙没有几百万银子,十几年的光景是修不好的。

“姑苏李家的名声,我在凉州就曾耳闻,没想到竟然如此阔绰,简直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了。”元天感慨道。

“当家的,您听说的是哪个姑苏李家?”叶天强问道。

“怎么,还有两个李家不成?”

“可不是,确实有新旧两个李家。新李家比老李家还有钱,听说家主是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呢,名字属下都探听到了,叫李心。”

姑苏李家是名门世家,李氏乃书香门第,族中子弟出将入相者甚多,元寇入侵以来,改从政为经商,生意做得很大,到元朝末年已经是江南有名的大地主,湖州的良田,松江的棉田,姑苏的纺纱织布作坊,家资何止千万。

二十多年前,就在京城发生政变的时候,姑苏城也发生了一场变故,这场变故对于姑苏乃至江南人民来说,震撼程度不亚于京城政变。

被誉为江南第一才女的李家长房嫡女李南雨大小姐居然偷人养汉,姑娘家家的就大了肚子,按说这也不是大事,大户人家比这龌龊的事情多了去了,偷偷打掉然后找个人嫁了也就完了,偏偏族中有人将这件事情宣扬了出去,一时间满城风雨,李老爷子羞怒交加,一命呜呼,继承家主位置的七老爷遂执行家法,将侄女赶出门墙,断绝关系。

可怜锦衣玉食的大小姐,向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忽然净身出门,一无所有,连街上的乞丐都不如,还挺着个大肚子,个中辛酸难以言表。没有几天李小姐就失踪了,大家都以为她投水自尽了,这种情况下自尽确实是最好的出路。

十年之后,当姑苏人都已经淡忘这件陈年旧事的时候,昔日的李小姐又出现了,她带着女儿和一台纺机出现在姑苏,以这种先进的十六锭纺机抢占了姑苏的纺纱市场。

李家的生意主要就是纺纱织布,但是他们所用的纺机最多只有三个锭子,还得靠熟手操作,而李小姐的纺机用水力驱动,生手即可操作,纺出来的纱粗细适中,结实不断,效率是老式纺机的五十倍,两个李家自然成了对头。

经过十年的明争暗斗,孤儿寡母竟然斗败了家大业大的李家,掌控了整个江南的棉纺,织布产业,家资巨万,富可敌国,以至天下百姓,没有不穿李布的,其中的故事三天三夜也讲不完,总之现在没有人敢看不起这一对母女,提起姑苏李奶奶,夏大姑娘,别管是士农工商、贩夫走卒,都得挑起大拇哥赞一声强!

简单的叙说,就已经足以震慑人心,想必其中的精彩故事更是层出不穷,不过元天关注的却不是李家母女的血泪发家史,而是江南强大的生产力。

所谓苏杭熟,天下足其实并非字面含有的意思,事实上江南的粮田已经不多了,种植的大部分是经济作物,棉花蚕桑,丝织棉纺等手工业超级发达,家庭式的作坊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工场化生产,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基本都转化成工场的匠人,不在以种地为生。

但是大周朝施行的是粮税,按照人头和地亩纳粮,苏杭一带产不出那么多的粮食,只好采购外地的粮食来缴纳,天下粮食都运往江南,所以才有了那句谚语。

怪不得前朝皇帝和大周皇帝都将都城定在建康,这里水运便利,钱粮富足,人口稠密,四通八达,现实让元天明白一个道理,逐鹿中原,叩问鼎之轻重,决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

三皇子重新获得了皇上的信赖,招安太湖水匪一事做的相当漂亮,龙颜大悦,赐安国郡王进中书省协理政事,他所保举的太湖匪首寒英也被安置在京营禁军中担任千总,一时间安国郡王门口重现门庭若市的景象,就连那些原本已经作鸟兽散的武林豪杰们也都悄悄地重新聚拢起来。

寒英换了身份,从太湖水匪摇身一变成为堂堂禁军千总,在京城中来往走动,比以前光明正大了,以武会友的机会也多了。

自从上回拙园斗殴事件之后,满都古勒小王子就没再出现过,而詹事府方面则和陕甘驻京办再次爆发冲突,虽然只是小摩擦,但从此元天和詹事府再无和解的可能,据说黄尤伟为此扼腕叹息了好久。

安国郡王方面倒是暗自高兴,偷笑了好几天。

寒英是个豪爽汉子,为人豁达大度,武功又高,和元天鲁正涛颇为投缘,都是拳上能站人,肩上能走马的铁血真汉子,说话用不着象政客那般拐弯抹角,这天宴罢,寒英道:“两位兄弟也都是雄霸一方的豪杰,难道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哥哥这里有桩大买卖,不晓得你们有没有胆子做。”

元天顿时呵呵一笑,知道终于谈到正题,当即道:“如何不敢,兄弟能走到今天,靠的就是敢打敢拼,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不敢做的,不知道老哥所说的买卖到底有多大?”

寒英也是心知肚明,他嘿嘿一笑道:“莫非老哥受朝廷招安,也是为了做着这买卖方便些?”

寒英道:“实不相瞒,兄弟是安国郡王府的人,王爷英明睿智,乃四位皇子中最为出色的一个,可是长期以来受到太子打压,郁郁不得志,近来殿下做了些成绩出来,又被太子妒忌,千方百计在陛下面前诋毁殿

下,殿下终于忍无可忍,决定效仿唐太宗李世民,先发制人除掉太子……”

说到此处,寒英忽然停口,炯炯的目光盯着元天和鲁正涛二人。

两人也都是见惯世面的,脸上波澜不兴,眼睛都不眨一下,一副我早知道的表情。

三殿下怀的什么心思,是个人都知道,寒英的底细,鲁正涛是了解的,他对元天全无保留,所以元天也是知道的,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寒英才会放心的将这件事说出来。

鲁正涛说着,望望元天,示意他先表态,事实上李家已经和三殿下绑在同一辆战车上了,今天主要就是说服元天来的。

元天沉吟片刻,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没料到三殿下发动的这么早,当年玄武门之变虽然也是临时发动,但是人家秦王征战多年,天策大将军府家底子多厚,文臣武将一大把,实力绝对是几个皇子中最强的,可如今三殿下有什么,几个江湖死士,还有个禁军千户,这也太……

“三殿下有此雄心壮志,我等佩服,只要京城大局一定,我等定然全力配合。”元天道。

“兄弟,富贵险中求,待得京中大局已定,哪还有发达的机会,花花轿子众人抬的见识谁都有,可那样还能有什么花头,要就要的这种一飞冲天的机会,殿下的为人你又不是不知道,从龙之功定当封侯赐爵。”

元天沉默不语,寒英又苦口婆心的劝道:“兄弟你在西北,那边军之苦又不是没见过,万里觅封侯那是用命换来的,刀口舔血几十年也不过如此,如今你只要把命豁出来干一天,就能封侯拜将,这样的机会放弃实在可惜。”

“殿下有何安排?”元天问道,神色已经凝重起来,想必是刚才寒英的一番话起了作用。

“事关重大,不是老哥不信任你,这是关系到无数人脑袋的事情,必须慎重从事,兄弟若是愿意放手一搏,咱们这就歃血为盟!”

元天望了一眼鲁正涛,后者严肃的点了点头,但是元天还在苦苦的思索,反而他一个八想劝,被寒英拦住,轻摇手指,示意给元封一些考虑的时间。这毕竟是杀头灭门的事情,毫不犹豫就答应的人,三殿下还不敢用呢。

元天并没有思考太久,一炷香之后,他默不作声的抽出匕首,在手指上划了个口子,将血滴进桌上的三个酒杯里,寒英和鲁正涛相视展颜一笑,似乎放下了千斤重担。

忽然屏风后面传来爽朗的笑声:“果然是有胆有识的好汉子孤没看错人!血酒也给孤来一碗。”

话音刚落,一个头戴束发紫金冠,身穿赭黄蟒袍的年轻人便走了出来,不是安国郡王还能是哪个。

群王驾到,寒英元天等人立刻躬身行礼,殿下忙道:“都是自家兄弟,切莫弄这些虚礼。倒是孤要谢过各位兄弟。”说罢,正一正紫金冠,面色肃然,一撩赭黄袍就要跪下。

殿下是什么身份,元天等人又是什么身份,简直是天渊之别,郡王如此平易近人,怎能不让这些热血汉子为之动容,当场三个人六只手就伸过来,要搀扶殿下。

三殿下也是练过的,颇有些臂力,三人竟然拉不住他,于是三人只好也相对跪下,四个人相对而视,眼眶都湿润了,四杯血酒一饮而尽,男儿壮志,尽在方寸之间。

喝了血酒就是自家兄弟了,郡王殿下拿来一张京城地形图,亲自向三人介绍发难之日的布置,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三殿下的安排竟然如此周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