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混在帝国当王爷 > 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七百九十八章 人终归要有底线(二)

秦安明利用审讯的机会,排除异己,大肆贪污,这个事情,李勋早就知道了,但就像他自己刚刚说的那样,听到了并不一定非要说出来,有些事情,听是一回事,说出来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在目前这么敏感的局势之下,秦安明竟敢如此明目张胆的动手动脚,很多该杀的他不杀,不该杀的却是被杀了,外人看起来,自然觉得秦安明这是贪赃枉法,以权谋私,阴狠歹毒,他这样的人也能做相国,简直就是奸臣,误国误民,所以,事情传开之后,秦安明的所作所为,引起了很大的公愤。

这么大的事情,李勋会不知情,还需要薛成松来告诉他?

当然不是,很早之前,李勋就知道的清清楚楚,他最开始也很感到奇怪,秦安明毫无顾忌,如此行事,到底是什么缘由给了他如此大的胆气?

秦安明作为相国,他做任何事情,乃至包括他的思想,都绝对不会随意为之,他的任何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都要为他负责,或者说是他所处地位负责。

政治是牵动社会全体成员的利益并支配其行为的社会力量,秦安明仅仅只是其中一员,他手中所能掌握的力量,也是可大可小,但其中不变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利益,秦安明之所以这么做的动力,显然就是为了利益。

有些事情的深层次缘由,李勋虽然看不明白,想不透,但有的人能看明白,也能看透,比如李勋的岳父尤明远与政治智慧超群的老人尤元峰。

尤明远已经明确的告诉,甚至是警告李勋,你虽然做到了政事堂相国,但政治根基太浅,随便哪个风吹到你身上,你都得左摇右晃,只要一个站不稳,那就得倒下,谨言慎行,是当前最好的选择。

在老爷子尤元峰没有选好大局方向之前,谁拉你,你就躲着,谁找你,你也躲着,什么事都不做最好,反正你已经做到了这个位子上,只要能够站住不倒,对于你李勋自己还是尤家,这就足够了。

秦安明的出身与家世,不算贫寒,但也算不上高贵,他的家族人数众多,传承多年,算得上是大家族,能力也很大,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政治上,而是钱财,秦安明的家族很有钱,是淮北有名的大地主大财主,在这个以门阀世家占据主导地位的世道,秦安明这种家族的存在,只能是占据主导地位的附庸,而成不了主流。

就政治而言,秦安明的出身确实贫寒,但就家境而言,那就相当富贵了。

秦安明能一路爬上来,最终进入政治最高层,靠的是皇帝的扶持与提拔,他要想继续保持自己的位置与手中权利,只能是依附皇帝,以皇帝为靠山,这是他本身在政治大局之中的定位,若是失去了这个定位,秦安明就会变得和李忠一样,地位显赫,但处境尴尬,皇帝不喜欢,觉得他碍手碍脚,而门阀世家想的就简单了,把你拉下去,自己取而代之。

所以,只要想通了这些道理,就不难猜想秦安明的所作所为,他的这些举动与手段,显然代表的并不是他自己,而是更上层的存在,当今天子赵询。

赵询要想稳固自己的地位,乃至发展壮大,最先要解决的便是人事,有一句话说的好,人事及政治,若能掌握了人事,也就等于掌握了政治大局。

赵询显然是想以赵赫所发动的这场政变为借口与起点,趁机把一些人给牵连进来,拉下来,然后把自己的人给推上去。

至于薛成松刚刚所说的,秦安明在审讯与定罪的过程之中,很多该杀的没有杀,不该杀的却被杀了,这也很正常,赵询最开始的目地,肯定是事情能搞多大就搞多大,但手段也不会那么强烈,会有一个过程,不会刚一开始,就把整个局面的调子给弄到最高,而是由浅到深,一步步走下去,随着各方的反应而调整。

事情刚一开始,杨氏一族族人以及右相一党官员,就有三十多人被杀或是流放边地,当然,与杨炳林相关,被抓进来或是受到牵连的人,肯定远远不止这么点,但是事情的爆发,就是这么一些人遭殃,随后隔了一段时间,秦安明再也没有任何动作,这显然是赵询在等,等杨道临会有何种举动与反应。

杨家的反应来的很快,也就是杨润前往蜀地没过几天,蜀州节度使杨道安派遣自己的义子陈辉来到丰京,随后受到赵询的召见,陈辉带来了杨道安的意思,若是王怀烈的事情需要武力解决,杨道安愿意出人出力,替朝廷分忧。

杨道安的这番举动,看似是上表衷心,亲近新皇帝赵询,实则是在表明一个态度,他杨道安已经与丰京杨氏一族和好,有他以及蜀州力量集团的支持,杨氏一族你赵询可以打,可以压,但不能灭。

事实证明,这次会谈之后,整个审讯的速度越来越快,牵连的人越来越多,但是杨氏一族的族人,却是越来越少的被牵连进来,但是右相一党的诸多官员,则是继续遭到打击,这表明了赵询的态度,你杨道安的面子,我赵询接了,但是右相一党,必须被瓦解,最低目标,其党派整体力量,要被打击削弱到最低点。

李勋陷入沉思,回想着最近的局势,而薛成松则是心情忐忑,不时看向李勋。

良久之后,李勋从沉思之中醒来,抬头看向薛成松,缓声问道:“我虽是兵部右侍郎,但同时身兼政事堂相国,政务太多,很多事情我根本无法两头兼顾,所以,我准备从兵部官员之中挑选一些可用之人,出来担当重任,你在兵部待了快十年了,对兵部的大小人和事都是非常清楚,你有什么建议?”

薛成松紧张的心神此刻顿时放松下来,李勋既然这么问,显然对自己还是比较亲近的,不然这样敏感的问题,李勋绝不会随便询问自己。

薛成松小心翼翼的问道:“相国大人说的可用之人,指的是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