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武侠修真 > 天渊大道 > 第41章 怅然若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草原严冬的生存环境极为艰难,衣食无着等于死亡。义成公主的这批货物绝对是雪中送炭,也是对战争胜利者伸出的橄榄枝。

萧皇后正在帐篷里单独会见老宫女,也是义成公主的特使。

论起来隋炀帝是义成公主的皇兄,而萧皇后则是义成公主的嫂子。义成公主本是大隋宗室女,也就是平日被冷落的远房亲戚,却以隋文帝女儿的名义嫁给了启民可汗。几年后启民可汗亡故,她又嫁给了启明可汗的儿子始毕可汗。可惜始毕可汗也是短命鬼,他死后弟弟处罗可汗和颉利可汗又相继成了义成公主的丈夫。

义成公主完全是政治的牺牲品,她先后嫁了四位突厥可汗,从父亲到儿子,从哥哥到弟弟。在那些方正君子看来,这种**乃是毫无廉耻的禽兽之行。可草原人的风俗是,只要没有血缘关系,儿子可以继承父辈的女人,弟弟能够再娶兄长的妻妾。因为草原恶劣的生存条件下,女人就像牲口一样能劳作、会生养,是稀缺的资源。

但是,若有人认为义成公主红颜薄命就大错特错了,她几乎是这世上最有权势的女子!突厥可汗无疑是当今最有权势的人,但是他之所以能坐上可汗宝座,都是因为义成公主的支持!自启民可汗死后,无论是始毕可汗、处罗可汗,还是颉利可汗都是如此。在圣山战败的突利可汗之所以是个小可汗,原因很简单,义成公主看不起他,他就没有上位的机会!

萧皇后对义成公主的敬重不是因为权势,而是她对于大隋的殊功。隋大业十一年,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骑兵南下,隋炀帝在雁门被突厥军包围。隋炀帝山穷水尽之际向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骗始毕可汗“北边有急”,始毕可汗急忙撤围而去(注1)。始毕可汗发现上当后勃然大怒,但他在义成公主面前也不敢如何,只得不了了之,吃个哑巴亏。

萧皇后和义成公主是姑嫂,所以这笔给养送的一方大大方方,收的一方心安理得。但义成公主绝不是感念旧情的女人,老宫女将义成公主的心思毫不遮掩的告诉了萧皇后:突利可汗大败后率部远遁,于都斤山周围成为一个权力真空区,如果颉利可汗能把大旗插在这里,等于不废一兵一卒白得了千里土地!突利可汗拼死拼活最后灰头土脸,颉利可汗却能白捡个大便宜,上兵伐谋便是如此。

其实游牧民族对于土地的归属感并不强,他们对直接的利益更感兴趣,比如一个盟友。萧皇后这个圣女可以笼络住草原上的人心,把各部族捏成一个坚固的整体,以往这个目标需要付出生命和鲜血才能达成,如今只需要皈依长生天就可以了,所以颉利可汗不介意与萧皇后共享这片刚刚得到的草原。

条件开出来了,萧皇后的回答很直接:她愿意与颉利可汗结盟,但绝不依附于任何人!

关于圣山之战如何善后,老宫女也带来了义成公主的口信。对于萧皇后来说,不能因此一战而与阿史那家族为敌;突利可汗来也不可能承认被一个女人打败;大唐需要时间壮大实力,也不会轻起边衅!所以这场战争需要有一个罪魁祸首背黑锅。

谁是罪魁祸首?最适合背这个黑锅的当然是幽州军,谁让右武卫大将军王君廓就死在圣山了呢?草原牧民需要知道的就是,圣山与突利可汗之间不曾有过战争,是大唐幽州军突袭圣山,突利可汗守护了圣山,并且阵斩了大将军王君廓。为了让草原各部落见证这一辉煌的胜利,被俘虏的幽州兵将会被处死祭祀长生天。

萧皇后很明白,如果让幽州兵背黑锅,冯天青手下的二百多条人命就是投名状!杀了这些人就说明她已经下决心彻底跟大唐决裂,站在了突厥人的一边;如果不杀就说明她首鼠两端,还希望有朝一日还能回到中原。

选择摆在了萧皇后面前,一边是幽州兵的性命,这些人曾对圣山不怀好意,大唐与她更有灭国之恨;一边是天下最有实力的草原雄主,愿意成为盟友!

为了开山门,上万条人命都被萧皇后留在了圣山,区区二百人她会看在眼里吗?

……

……

当杨黛来到幽州军营帐里的时候气氛非常僵硬。方岩正跟冯天青争论的脸红脖子粗,他原打算心平气和的聊来着,想不到平日里通情达理脾气也极好的冯天青油盐不进。反倒是大老粗王少阳成了和事老,劝了这个劝那个。

方岩苦口婆心,说大唐军律如铁,他们去长安一定没命,千万不能有侥幸的念头。

冯天青则声称雷霆雨露皆是君恩,陛下若行军法,引颈就戮便是,也是全了忠义之名。

方岩当即问二百幽州兄弟的命怎么办?莫非为你的忠义,别人就要把命搭上?

冯天青却说当兵就是如此,若是人人趋利避害,战场上如何百死不旋踵!君臣乃是大义,小节亦不可亏,以机巧诡诈之心对陛下即是不忠。

这顶大帽子扣下来,方岩直气的鼻孔冒烟。我处处为你着想反倒成了奸佞机巧之徒?真不知道这种榆木疙瘩脑袋是怎么长的,平日里倒也不笨,怎么做起事情来就是一根筋,丝毫不知变通?

杨黛在一旁就看着两人吵架,也不说话,直到两人吵累了方才站起身来整理衣冠,对着冯天青、王少阳躬身一礼。

冯天青、王少阳当即大礼参拜,口称不敢!

“我有一事不明,还要请教各位。”杨黛正色道:“右武卫大将军王君廓,乃正三品大员,死于塞外草原,朝廷是否要给天下一个交代?突利可汗主管契丹、靺鞨等部,其牙庭南接幽州,他率部万余惨败于都斤山下,阿史那家族可会善罢甘休?”

众人闻言都是一愣。

杨黛环视帐篷内众人,又道:“突厥正愁无借口大举入寇,幽州军只要被突厥人抓住一个,便坐实了我大唐越境用兵在先!方岩想要让幽州军留在此地是为袍泽之义,但你不要忘了此刻我等身处敌国,肩负军务,切不可因私废公!”

杨黛转身又对冯王二人道:“玄甲军乃天下至强,二位将军随我父皇征战多年,可谓忠义无双。为何如今身处虎狼之地而不察形势,山雨欲来之际而不思报国?个人名声,袍泽性命固然重要,能重得过军国大事吗?”

帐篷内一片寂静,冯天青、王少阳只想着个人气节、方岩只顾兄弟义气,格局确实小了些

方岩本以为杨黛会帮他留住冯王二人,想不到她竟然说出这样一番话来,气呼呼的转身就走。“定北府兵就此告辞,殿下保重!”他虽然也有忠君爱国的观念,但认为生命高于一切。

冯天青深吸一口气,大声喝道:“传令,拔营!”

……

……

对于幽州军和定北军的不告而别,不同人有着不同的反应。

韩世谔把幽州军要走的消息禀告萧皇后的时候,她正与老宫女商议拜访义成公主的细节。看着韩世谔手握刀柄杀气腾腾的样子,萧皇后不禁一笑:“这是好事啊,我正愁如何开口让他们走呢。”

难道这就是萧皇后的选择?老宫女眼中闪过一丝失望,不过还是控制了自己的情绪,这里不需要她表达任何意见,她只是一个传声筒。

韩世谔只等一声令下率军追杀,想不到萧皇后竟要放幽州军走!他不禁沉声道:“陛下,三思啊!”作为跟随过两代帝王的臣子,韩世谔绝非一介武夫。在他看来,颉利可汗既然流露出交好之意,理所当然要卖了幽州军作投名状。

萧皇后摆了摆手,示意不需多言。她既非于心不忍,也不是傲骨铮铮,而是深谙谈判博弈之道。

合作?说得好听!

她很清楚自己是在突厥人的地盘上抢权力,是在别人的碗里抢饭吃。与崇拜狼的阿史那家族合作,有没有诚意并不重要,关键是你必须有实力!

目前圣山只有千余名追随的牧民,数百骑兵,这点实力在颉利可汗眼里简直就是个笑话。难道义成公主是在顾惜亲情,颉利可汗是在垂涎美貌?这当然不可能,作为草原上的雄主,他们是相信圣山能成为统一突厥各部的强大助力!

战胜突利可汗是萧皇后能力的初步展现,现在她决不能表现出软弱或者谄媚,而是要展示自己的强硬、自信和毫不妥协!她不是去给颉利可汗做手下的,颉利可汗也不需要一个听话的应声虫,如果讨好和巴结能成为晋身之阶,未免把颉利可汗看低了,更是把自己看低了!

方岩很聪明,但不懂算计人心,因为他压根就不想成为这种人!回帐篷后,方岩手脚麻利的把马鞍备好,用油布把弓和弦分开包好,跟箭壶一起束在马鞍一侧。横刀在背后用绳子扎紧,把小半袋子马奶酒仔细的挂在腰上,又摸了摸怀里那几块硬邦邦的锅盔和肉干,就指望吃这些东西走回定北了。

冯天青拔营的命令很明确,一炷香的功夫,二百多人马就出了临时营地,就连重伤员也被架上了马。冯天青何尝不想让受伤的兄弟养好伤再走?这道军令一下,不少受伤的兄弟将会因冻饿倒在回大唐的路上,但政治是残酷的,他绝不能让任何一个幽州军落在突厥人手上!

伤员先行,方岩斥候负责断后,所有人被要求弓上弦刀出鞘,严阵以待。

见此情景,身经百战的前隋老兵不待有人命令就拿起武器,严阵以待。气氛突然紧张了起来,营地里的牧民目瞪口呆,这些并肩作战的友军是要翻脸吗?

营门越来越远了,方岩不自觉的回头张望。他此刻的心情很奇怪,有些不舍,有些留恋,却又说不清为什么。

突然十余骑从营门飞驰而出,向他们追来。来了!幽州兵摘弓上弦,进入戒备状态。

骑兵越来越近,当先一骑白衣飘飘,竟然是杨黛!杨黛和其人都未带兵器,马后驼了不少口袋。

冯天青等人见状连忙迎了上去,身后的幽州军队列严整,森然戒备。而定北诸人却是与她一路生死与共过来的,完全是袍泽之谊,几人毫不犹豫的催马到了杨黛近前。

杨黛也不行礼,径直说:“你们走的匆忙,这些补给路上用。我随便拿了些,不知合不合用。”

看着这个熟悉的身影,方岩的心莫名其妙砰砰跳了起来。

杨黛伸手拿出一个酒囊,大口猛喝几口烈酒,随即把酒囊扔给了方岩。方岩也不多说,拔开塞子猛灌,然后把酒囊传给了史老七。然后是烽火、韩利,每人都喝了几大口酒。

杨黛目光在众人脸上一一扫过,抱拳道:“保重!”

众人齐声抱拳回礼:“保重!”

杨黛再不言语,调转马头,不顾而去。

至始至终,杨黛没跟方岩说过一句话,甚至没看过他一眼。昨晚湖边那个跟自己聊心事的人是她吗?

看着杨黛的背影,方岩知道自己是何种心情了:怅然若失。

注1:《资治通鉴》一百八十二卷:始毕帅骑数十万谋袭乘舆,义成公主先遣使者告变。隋炀帝车驾入雁门,突厥围之,上下惶怖,撤民屋为守御之具,城中兵民十五万口,食仅可支二旬。雁门四十一城,突厥克其三十九,唯雁门、崞不下。突厥急攻雁门,矢及御前;上大惧,抱赵王杲而泣,目尽肿。帝遣间使求救于义成公主,公主遣使告始毕云,北边有急。九月,始毕解围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