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他们在离开孤儿院之后,进入社会往往就会做出一些对社会上其他人士不利的事情,我们不能否认有许多好的孤儿院会把人引向比较好的方向,最后他们和大多数人并不会有什么不同,甚至对于这一段经历也看做是一次人生的历练,但在孤儿教育体制不完善的如今,许多事情是很难做到的,所以孤儿院问题也是朝廷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之一。

毕竟问题少年给社会造成的麻烦可不比成年人给社会造成的麻烦来的小,尤其是这群年轻人,他们还有大把的时光,但因为走错了路,最后很多人在二十几岁的年纪便死在了不知名的地方,这种结局未免太过凄惨了一些。

而他们带来的社会影响也十分的恶劣,对于这些行为,朝廷都是需要去改变的,但总体来说,女婴的问题相对来说更加严重,朝廷除了树立严格的法律来禁止这种行为之外,还采取了许多种做法,来禁止这种行为的发生,比如说加大对于男女平等的教育。

在以前,徐清把男女平权只看做是一种政治上的宣告,对于女性到底承受着多么大的痛苦,在旧社会,徐清是不了解的,因为他生活在现代,他所听到的有关于女性在社会上受到的排挤,几乎都是一些无病呻吟,他们不涉及生命,更不涉及权益,因为徐清本人的生活水平很高,见到的人也基本都在这一个层次上,农村妇女,贫下中农女性们的生活,他是接触不到的。

在他的阶层中,女性们都是聪明的,漂亮的,他们大胆自信,你完全看不出她们受到了怎样的压迫,但他们的口中却也是女性权力说个不停,所以在徐清的印象中,女性的权利就是平等工作的权利,女性应该与男性吃饭时AA制等话题,根本没有涉及到生死存亡这样严肃的事情。

但自从治国理政以来,徐清这才知道什么叫做命如草芥,这些婴儿仅仅是因为自己的性别便在刚刚出生的瞬间便被剥夺了活下去的可能,他失去了父母,甚至还有不少会直接失去生命,这样的现实,让徐清感到震撼,也让许多生活在城市里,锦衣玉食的人们感到震撼。

他们一直以为这样野蛮的事情,大概只有殖民地上的人们才能做得出来,怎么可能出现在天朝上国的土地上呢?但令他们无法接受,也必须接受的现实就是,在这片土地上,女婴被杀死的人数非常的多,在农村之中,甚至达到了普遍的程度,这让许多人感到震撼,也让他们不敢相信这一切,但越是不敢相信,人们就会更多的去了解,而这其中的细节,自然由媒体去了解,然后报道。

原本隐藏在贫困之中的弃婴问题开始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媒体在其中的功不可抹,许多依旧保留有弃婴传统的村庄在深山老林之中,一般人根本走不进去,他们却凭借着不懈的努力,探查到第一手的资料,然后将他们写成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让全国民众得以看到这些弃婴的人,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些文章无疑是十分沉重的。

刚开始的时候,民众只是大声的责骂,说这些父母丢人现眼,丧尽天良,竟然连自己的孩子都不照顾好,怎么能够干出这样的事情,可慢慢的,他们也意识到,这些父母也有不得已的苦衷,在这个避孕能力没有那么高超的年代,孩子就是会不停的怀上,而在农村,想要打胎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同时经济上的贫穷,让许多家庭根本养不了那么多的孩子,弃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交给孤儿院去养,或者有富裕人家愿意养的,他们都不介意,他们不爱自己的孩子么?

他们当然也爱,为人父母,哪里有不爱自己孩子的,只不过在男孩与女孩儿之间,更加爱男孩儿罢了,这种种的报导,站在各个角度将这件事情描述了个干干净净,其带来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徐清的威望再一次上升到了顶点。

按理来说这件事情其实跟徐清没什么关系的,毕竟女权朝廷的态度一向是中立,虽然徐清的妻子王梨是中华妇女保护协会的会长,但徐清并不会插手自己妻子手中的事务,王梨也不会跟徐清要什么特殊的保护政策,双方互不干涉,自己干自己的事情,徐清是不会特意出头,去帮着说什么呢?

那为什么会有人把徐清给推到威望的顶峰呢,原来是在一篇报纸上,一位记者将如今弃婴的问题延伸到了经济发展上,说这些父母为什么要遗弃婴儿呢,重男轻女是很重要的一点,更关键的还是经济的发展,使得许多父母开始不再丢弃孩子,而是一同抚养了,所以近几年弃婴的比例是越来越低了。

而经济发展,自然绕不过徐清的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使得整个宋朝大部分人脱贫,从而不用再做这么揪心的选择,导致弃婴率的下降,因为这些,社会上才再一次念起徐清的好来,想到这些,徐清也是晒然一笑,确实如此,经济的发展有的时候真的能够解决很多问题,比如说许多的天灾,若是没有钱和铁路,就无法把买来的粮食运送到灾区。

像古代,一个巨大的天灾往往会造成数十万人的死亡,以及上百万人的流离失所,易子相食,啃树皮这种事情在书中都有过明确的记载,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尤其是化肥的诞生,使得粮食生产量上升了好几倍,其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天灾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开始降低,尤其是对于粮食的影响,比如说干旱和洪涝灾害,虽然依旧杀伤力强悍,但通过全国大量的铁路,可以火速将粮食运送到灾区,虽然会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但是人数上的死亡已经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了,这就是科技进步的力量。

弃婴也是如此,大多数的农村生活变得越来越好,即便是生下了女孩儿,也一般不会再遗弃,而是会养着,这些都是社会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但是毕竟是工业时代的初期,许多家庭对于弃婴问题依旧是不够重视的,这其中就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思想上的问题了。

他们天然认为女的就是不如男的值钱,所以生下女的就是赔钱货,是在替别人家养媳妇,这种思想甚至在现代还有很多人会有,这其实是一种很奇怪的思想,男女平等的现在,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孩儿也不会因为嫁给了另外一个男人从而忘记掉自己家的人们父母,但这种思想就是在这个社会十分盛行,即便是在现代的中国许多农村地区,这么想的也不少,这种思想上的观念,就不是通过金钱能够解决的了,而是需要思想上的改造。

这就需要动用媒体来进行更大的宣传,且报纸还远远不够,毕竟报纸是认识字的人才会去看,一般带有这种迂腐思想的人,往往连字都不认识,所以报纸是没有用的,还需要通过其他的手段来,告诉民众,男女之间的差别不应该这么大,人们应该改变这种思想对此朝廷倒是出了很大的力气。

原本朝廷保持中立,是因为思想上的斗争,朝廷并不想参与,朝廷是负责治理国家的机构,而不是改变思想的机构,但随着许多触目惊心的事实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朝廷也无法对此熟视无睹,且在这个国家,除了朝廷能够改变这种情况,快速建立起人们心中的道德,恐怕再也难以有这样一个机构可以改变这一切了,所以朝廷选择站出来,改变这一切。

各个县城全部都要派出捕快和宣传员,去每一个村庄,即便是再偏远的村庄也必须去,然后在当地驻点,告诉当地人,弃婴将会判什么样的罪行,同时徐清还计划着一项新的工作,那就是捕快驻村工程。

在古代中国,流传着一句话叫做“皇权不下县。”意识是皇帝派出来的官只管道县这个级别,至于下边的村子,乡镇则由当地的士绅来进行管理,也就是所谓的自治,这种管理相对来说成本要低一些,但在工业革命之后,这种管理显然是不够的。

中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住在农村,而这些人口朝廷是无法直接进行管理,而是要依赖乡绅来管的,这种事情自然是不靠谱的,所以在中国古代,经常会被农民起义所推翻,其中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对于基层的管理并不牢靠,不像欧洲,欧洲很少会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分封制使得,政治权利可以触碰到这个国家的最底层。

每一个民众都是分封制下的一个阶层,彼此之间互相形成金字塔的格局,这就是分封制的好处,十分稳定,而在工业革命之后,徐清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必须加强对底层的控制,以此来保证自己的改革不会被地主阶级所威胁,这一点十分重要,王安石的改革之所以失败,便是因为他得罪了当权派,尤其是地主阶级。

地主阶级除了收农民的地租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便是高利贷,农民需要青苗来种植土地,而地主租界给他们,从而获得庞大的收入,而王安石通过青苗法剥夺了他们在其中的利益,这自然遭到了他们的记恨,而在农村这个单位,朝廷的影响力十分薄弱,基本属于一个又一个的自治体,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能够做手脚,最终导致青苗法的破产。

而徐清则不同了,他十分清楚的认识到,若想要改革社会,首先要做的便是改革政府,政府率先改革,使得政府要适应新的社会制度,从而才能更好的把控改革,就像商鞅做的那样,要想能把控住改革的节奏,首先要抓住秦王的心,再来便是统合整个国家的政治资源,将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一条取消掉,然后将世袭的官位也给取消掉,如此一来,官员任命全部出自与己,将国家大权集中在手里,然后再去改革整个国家,自然是无有所不成的。

而王安石却是率先进行社会变革,然后再进行政府变革,自然会引发整个朝廷的内乱以及国家的混乱,徐清吸取了这个教训,所以当他面临眼下不安的局势时,他的第一手便是率先进行国家制度的改革,其中对于地方上比较重要的一点,便是将行政机构从县这个级别延伸到乡镇这两个级别,在镇设立卫尉,在乡设立卫所,增加对于地方的控制权,以保证整个国家纳入在国家体系中,任何地方只要有风吹草动,当地的衙门立刻就能知道,瞬间就能做出反应,这些卫尉和卫所,就像是朝廷安插在这些乡镇中的眼睛一样,不停的帮着朝廷寻找着妄图颠覆朝廷改革的那些人,将他们找出来,然后进行惩罚,这是徐清之所以能够改革成功很重要的一点。

但从现代角度来看,单单是安插到乡镇似乎也不够了,村子才是宋朝行政上最为基础的单位,而在这么多的村子上,朝廷却没有安插一个人进去,这些村子都是自治的,由他们内在的族老进行统治,这些族老不懂法律,只懂自己的宗法,利用宗法来进行惩治,根本就没有法律精神可言,以前徐清不想管,但现在却必须要管,将朝廷的触手伸到这些地方去,几乎已经是必然的事情了。

但如何做,还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如今宋朝土地上,人口超过一百三十人以上的村庄数量在二十万个以上,就算一个村子放一名捕快,那也是四十万名捕快,如今宋朝全国的捕快也不过三十四万人左右,突然之间增加四十万名的捕快,朝廷开支从哪出暂且不说,光是从哪找这么多的人就是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但问题再严峻也必须要解决徐清已经下了决定,这件事就是要做,那么谁也阻拦不了。

不能让这些村子成为不法之地,任由当地的宗法来进行管教,这是绝对不行的,朝廷的法度必须成为全民的共识,只有这样法律才能成为人们心目中正义的准绳而不是什么个人的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