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要想让一座博物馆灯火通明,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便需要在整个博物馆内进行布线,这对于现代的人来说十分简单,就是一个电工,也知道该怎么布线,但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电力是一种十分陌生,生疏的能源,如何让他听从自己的命令,还是十分困难的。

大家都知道,现代的电线主要以铜为主,这个时代自然也是用铜,但生产工艺还不够先进,无法像现代那样,将铜拉成这么细的丝,所以铜线还是十分粗的,这就导致铜线的安装变得十分困难,同时现代艺术博物馆的主体建筑非常的庞大,且在修建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要埋线这件事情,所以如何在不伤害主体建筑的前提下,将这些电线埋入墙壁之中,这也需要研究团队好好摸索。

所以从现代艺术博物馆被选定为主会场之后,整个博物馆便全部休馆,时间为两个月,就是为了给研究团队以时间,让他们可以对整个博物馆,地上三层的面积进行整改,务必保证电灯可以安置在合理的位置,这一点也是十分重要的。

现代人大多知道该把灯放在哪里,那是因为一般来说中国人住的屋子比较小,需要使用的灯泡数量不大,若是去看看一些公共建筑,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展厅,如何安排电灯的位置这是有很大学问的,因为灯光不仅仅能够提供照明,更能够提升展览品的层次和档次,这一点也同样重要。

而这里面关于灯光的使用,就有着很多的讲究了,因为在电灯之前,宋朝人使用的是燃油灯,以及之后短暂使用过煤气灯,但这种灯的照明程度是完全不能跟电灯相提并论的,所以如何安排这些灯泡的摆放,如何让这些灯泡的光芒不至于打扰参观者,甚至可以起到美观的作用,这对于研究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困难,所以整个博物馆里,不仅仅只有研究人员,还邀请了好几位艺术家,让他们来进行摆放和设计,以此来增加灯光的美观性。

最终定下的计划,所需要的灯泡数量达到了一万两千个,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数字,在这些艺术家们被璀璨的灯光征服后,认为灯泡并不仅仅只是照明的工具,更是一种美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灯泡上,应该更加大胆,不仅仅将灯泡装在博物馆的内部,更应该装在博物馆的外部,以此来让更多无缘进入博物馆的人感受到电的美妙,同时周围的几条街,也全部都要通电,全本的煤气灯全部换成电灯,这种灯的亮度近乎是煤气灯的一百倍以上,只要点亮这些灯泡,黑夜立刻如同白昼一般,这绝对是一种巨大的对于美的享受。

除此之外,对于博物馆内部,自然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外面仅仅是美而已,但内里则不是奢华的美,而是应该更有层次感,所以为了凸显展览品的尊贵,这些艺术家们也设计了许多新的灯泡,而不再是单一的圆形灯泡,这种灯泡照明还行,但想要感觉到美感则还比较困难。

其中有一种便是把灯泡放进地底下,通过向上的光打在展览品上,以此来增加展览品的质感,还有的灯泡则是直接装到展览品的正上方,通过向下的打光,来增加展览品的质感,这种灯泡的使用,放到现代来说可以说是丝毫不稀奇,但在这个时代,这显然是一件十分稀奇的事情,而对于艺术家们提出的要求,研究团队则是十分努力的配合,他们显然也没有想到,区区一个灯泡,竟然还能够被这些艺术家们玩出花来。

而那些漂亮的艺术品,则也真的在灯光的照耀下,变得更加美丽,如何灵活的运用灯光,这些艺术家们凭借着自己的艺术天赋,尽情的展示着灯光新的可能,两个月的时间,这一百多人便在博物馆中不停的忙来忙去,研究员们按照艺术家的指示进行埋线,而艺术家们则设计出许多新的方案,来交给研究团队去实现,这一切都让昆山府的老百姓好奇极了。

此时的民间已经有小道消息在流传,说现代艺术博物馆这次所经过的大改造,将作为世博会的一大亮点展示出来,而其中还隐约涉及到了有关于电能的使用,这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是陌生的,他们对电的第一个理解便是打雷,至于这些雷电还能为人所用,简直是不可理解的事情,那可是雷公电母才能使用的神力啊,人也能掌握么?

带着这么一份好奇心,人们对于新的博物馆自然是更加好奇,这电到底会被怎么用起来,所有人都在翘首以盼,而博物馆中的人,则是不急不忙的继续完成着自己的作业,一万两千个灯泡,放到现在,并不算什么,一个世博会的展览馆内或许就会直接消耗掉数万个灯泡,但放到这个时代,这绝对是划时代的工程了。

铜丝如何承受这么大的电量,各个灯泡之间如何合理安排,灯泡之间该如何进行预防着火的方案,这些都是研究团队需要去思考的,毕竟灯泡里面可是通电的,而电是十分危险的能源,一不小心,甚至有可能直接把人给电死,或者造成严重的烧伤,这些都是研究团队必须要去避免的,而一万两千个灯泡,如何进行有机的协调,这也需要研究团队去仔细思考。

其中散步在周围三条街道上的两千个灯泡,要如何进行分布,又要如何保证他们能够同时亮起来,这都是很难的一门学问,如今宋朝所使用的电流为直流电,而不是后世所通常使用的交流电,如何对它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让这几个灯泡出现意外,这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更重要的则是博物馆主体建筑内部的灯泡,该如何确保他们的亮度。

在艺术家们想来,有些地方应该要用低亮度的灯泡,而有的地方则要高亮度,而这对于直流电来说,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所以最后研究团队只能想出改变灯泡玻璃厚度和颜色的方式来满足艺术家们的追求,这其中有无数的困难和艰难,甚至还有人在布电线的时候,差点把博物馆的一个角给敲下来,要知道这座博物馆可是二十年前,昆山刚刚发展的时候便修建的,是昆山最早的钢筋混泥土结构的建筑,虽然称不上古董,但这栋建筑确实见证了昆山这二十余年的沧海桑年,昆山市民对于这座建筑是有着十分浓厚的感情的,绝对不能弄坏,所以在装修中,也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的去操作。

而这些只不过是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小困难罢了,除此之外,电厂的修建则更加麻烦,这是电力研究团队第一次修建大型电厂,虽然以现代的标准来看,一天上万伏特的电厂,着实有些太小了,便是风力发电站,以现代的水平都能达到数十万伏特的水平,一万伏特这简直是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单位,但对于施工团队来说,这则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

发电厂的原理是通过煤燃烧水,使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然后高热量的水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内膨胀,然后推动空间外的轴承,从而带动外部的发电机组进行发电,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如何有效率的使煤炭能够尽快的燃烧液态水,从而让蒸汽能够更快的带动外部的发电机组做功,从而产生电力,这是一个听起来很简单,但做起来却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如何设计出一个可以承受气态高压的密闭空间,这是一件很难的工程,虽然在设计蒸汽机的时候,人类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但这点经验对于发电厂来说,还远远不够。

因为发电厂所需要的压力更大,所以才能发出更多的电,这一点该如何解决,才是研究人员们最应该去做的事情,不过还好,他们也并不是全然没有希望,随着如今的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钢材的载荷量越来越大,面对压力能够抗衡的力量越越来越大,这都让发电厂的原材料是供应充足的,最关键的还是研究团队能不能够设计出来,他们自己想要的电厂。

而对此,任何科研人员,只要他真的喜欢科研,是绝对不会放弃去尝试的,而朝廷也给他们时间尝试,在半年之内,只要能够修建出来就可以了,毕竟对于电力的使用,即便是宋朝最顶尖的这方面专家,也依旧处于摸索的状态中,只是刚刚发现了电磁理论而已,对于电力是否真的能够如人类所想象的那样进行利用,这还是未解之谜。

但徐清是知道的,电力不仅仅能够让人类进入一个不需要担忧黑夜的社会,更会让人们的生活彻底改变,电力的出现,将彻底将人类带入到现代文明,而架构在电力时代之上的互联网时代,则会将人类彻底带入信息化的时代,电的出现和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关键一步,这是徐清十分清楚的,因为他所接受的教育中,便是这样介绍的,但徐清这样的做法,对于许多人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因为在这个时代,电力可并不是如徐清所想的那样,是未来替代蒸汽动力的唯一方向,在这个时代里,可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猜想,比如说修仙,可千万不要误会,这是真的有人这么认为的,就像欧洲那个时代还流行炼金术,甚至炼金术是大学中的一门课程一样,在这个百花齐放的时代,真的有人认为修仙,辟谷能够带领人们进入新的时代,除此之外,还有的人则认为地火是未来人类的主要能源,还有的人则认为更大的蒸汽机才是人类未来主要的能源提供者。

这些都是在这个时代各种各样的猜想,而电力只不过是诸多猜想中的一个罢了,徐清却为了一个猜想,而投入大笔的财政去支持,这无疑让许多人都不解,光是这一次博物馆的改造计划,整个拨款便达到了四百万贯,这是一笔巨额的科研经费了,但徐清却没有解释什么,在他看来,发展电力,研究电力是理所应当的,因为电力就是未来人类最主要的能源,但要他解释,他能怎么解释,毕竟如今对于电的理论还处于十分初级的阶段,电磁理论的发展尚且还处于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徐清就更加不可能去说出来了,不然就很难解释他一个接受儒家文化长大的人,是怎么懂得电磁理论的了。

所以这些只能交给时间去评判,至于对自己的不解,甚至是污蔑,徐清只能放任自流了,反正对于电力的支持,这是他必须做到,即便朝廷不出钱,他自己的企业也会出钱去做,而整整半年的时间,这些科研人员也确实没有辜负徐清的期待,还真的在昆山的郊区,兴建起了人类第一座,不,应该是第二座电厂,因为第一座电厂就在汴京郊区,电力研究所的办公地点,不过那是一个小型的发电厂,与这个大型发电厂有着截然不同的工作效率。

这个发电厂,采用燃煤发电,根据工程师的计算,一天所需要使用的燃煤大概达到四吨左右,发一万伏特电,相比起现代的发电效率来说,简直低的可怜,大概只有五十年代发电厂,不到三分之一的水平,至于跟现代的电厂比,更是不能同日而语,但这已经是里程碑式的进步了,整个发电厂规模并不大,大概相当于一个小学的大小,主体建筑为一个巨大的锅炉,负责燃烧液态水,另外一边则是摆放着从汴京运送过来的机组,这每一台机组的价格都在五十万贯以上,总计三台,每天都能为昆山提供一万伏特的电量。

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在发电厂建成这一天,徐清特意从汴京赶到了昆山参加了电厂的开幕仪式,当然,电厂并不会立刻转动,因为如今从电厂通往博物馆的电线杆都还没来得及架设,若是直接发电,那就是浪费能源了,所以只是走一个样式而已,而参加此次落成典礼的人,甚至大部分都不知道这座电厂到底有什么作用,许多人仅仅只是把它理解为生产雷电的地方,而根本不知道他的作用,纯粹是来看一个热闹的,对此,徐清也没什么好说的,世博会,当所有电灯被点亮的那一刻,人们会知道,电到底是种什么样的东西,到时不用徐清说,无数的资本都会投入进这个有前途的行业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