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攀龙化鸾 > 第602章 东游记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减宣带着经过修改、并重新篡写的史记走了,没多久,木家人一起来到了卜式的老家。

“二小姐!”分别经年,甫一见到金知蝉,铁梨花不由得悲从中来,大呼了一声,便乳燕归巢般扑入了金知蝉的怀中。

木柱和铁梨花守孝的时间,比卜至忠和木栋的时间还要长一些。

九年前,铁平和铁李氏就已经相继去世,接着就是木恕,按说,木柱是入赘到铁家的,不需要为木恕守孝三年,而应该是一年就够了,可铁梨花硬是和木柱一起为木恕又守了三年的孝。

此时此刻,两家人已经步入中年,幸好,不论是卜至忠和金知蝉,还是木柱和铁梨花,平日里保养的极好,又没有太多烦心之事,再加上守孝这几年,将周边事物全都抛开,人就显得越发出尘。

金知蝉和铁梨花两姐妹反倒比木柱和卜至忠看着更年轻一些,两人的容颜依然像刚刚三十岁的少妇一般。

看着在自己怀中痛哭不已的铁梨花,金知蝉,不由得想起了他们两家人在东莱郡的往事。

那一年是元狩六年,金知蝉带着霍去病母子三人,第二次从长安城返回东莱郡,而她和卜至忠的大儿子卜石头在那个时候,刚出生满一年。

这个时候,青鸟造船厂已经成功造出能够用于远洋航行的大型海船,经过一年的测试。

在年末的时候,金知蝉就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由她亲自上船,带领一支庞大的船队下南洋。

为什么要去南洋,而不是东渡霓虹国呢?

原因很简单,那个时候的霓虹国正处在蒙昧时代,各地小军阀林立,天皇还没有影子。去哪里又能干些什么呢?

日本的确是盛产金银,可是,在大汉朝,最为重要的贵重金属始终都是铜,金银并不是必须的通行货币。况且,在汉代,无论是挖掘技术和冶炼技术都不发达,而金知蝉掌握的航海技术,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试验,进一步积累经验,好造出更大能够航行更远距离的大海船。

而南洋却一直都是个好地方,一个物产丰美之地。

第一,香料。

南洋一直都是世界香料的重要产地。

香料有很多不同的用途,这其中,用于调节食物口味则是金知蝉在大汉境内推广养殖和食用猪肉的另外一个关键,若是能够让南洋的香料价格降下来,如同现在大汉朝的食盐价格一样,进入寻常百姓的家中,这对于改善大汉朝百姓的体制,有着非常明显的促进作用。

第二,木材。

南洋诸岛水资源丰富,植物生长迅速,在这里大规模种植树木,既可以为造纸提供大量的纸浆来源,又可以提供制造家具的原木。

随着金知蝉将唐宋时期才兴起的家具推广,大汉朝的木材消耗量正在迅速逐步增加,这对于整个黄河流域的生态造成了极大的破坏,虽然因为卜至忠的进谏,汉武帝已经下令禁止百姓在关中地区随意砍伐树木,但是,这个时候,已经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为此,金知蝉已经开始雇佣百姓们亡羊补牢般在关中地区的黄河重要的三条支流——渭河、泾河和北洛河流域广泛种植榆树、苹果树、枣树和栗树,现如今,这些树木已经成了四周围百姓们一个获取食物的重要来源地。

种了这些粮食或者水果植物,一旦见到效益,就算是金知蝉或者官府不再派人看护这些树木,百姓们也会自发地保护它们。

卜至忠、木栋和公孙厚乐分别担任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太守的时候,最重要的政绩,就是在三条支流两岸种植这些经济树木,在他们卸任的时候,整个关中地区水域水土流失的情况已经被大大遏制,并已经逐步开始转好了。

一旦,金知蝉在南阳专门开辟的木材种植园见到了效益,大量产自南洋的木材便会为华夏大地节省大量的木材。

第三、铜矿。

后世人都知道,世界上所有大型铜矿,几乎全都集中在南美洲智力。可是,要从大汉朝远渡重洋到南美洲去,其中所要冒的风险,根本就是金知蝉,现在的大汉朝航海业无法承担。

相反,在古代,菲律宾诸岛上就有不少铜矿,而在后世,铜矿世界排名第7位,由美国自由港公司控制的印尼Grasberg超级大铜矿就是金知蝉此次远航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

一旦找到这个铜矿,并将之开采出来。

大汉朝将来的钱荒就能稍微减少一些。

大汉王朝不是没有钱荒,只是没有宋朝表现得那么明显罢了。何况,到了宋朝,路上丝绸之路被西夏国和西方的阿拉伯人所阻断,使得宋朝的航海业有了巨大的发展,相应的,宋朝的铜钱也随着走私,开始向世界范围内扩散,故此,宋朝的钱荒才会表现得如此强烈。

第四、人口。

金知蝉此次出海,就是准备为了将来一步步消耗掉大汉朝,尤其是关东地区逐步开始迅猛增加的人口,并且将大汉文化逐步传播到南洋诸岛,并让汉人在南洋诸岛上,逐步占据人口上的优势。

秦末汉初,由于长期战乱人口锐减,刘邦建立西汉王朝的时侯,全国人口仅剩1300万。

经过接连汉初四位皇帝休养生息的政策,到了汉武帝元光元年,这个时候,全国人口约有3600万。

原本的历史上,到了汉武帝执政后期,繁重徭役、兵役,酷吏极其下属官员在地方上大杀特杀,比如王温舒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全国的户口人数锐减。

以至于史记和汉书等史书中都记录到,汉武帝后期全国人口户数锐减到了一半。

当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意味着当时大汉朝全国百姓真得死了一半人口,而是因为各地百姓因为不堪重负,纷纷只能选择逃离故土,逃税逃兵役这两项就导致人口登记不能真实反映当时人口的具体情况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