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理解他为人的秦风沉声道:“萧大人误会了,我的意思不是说不考虑救人,而是比起考虑救人,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如何堵住黄河的决口,若是任由黄河泛滥,那么,受灾的百姓与区域只会越来越多。”说到这儿,秦风向李世民拱手道:“臣建议兵分几路、齐头并进:一路负责堵决口;一路负责乘船营救困在水中百姓;一路带上药材,准备救助受伤百姓;人在绝境之中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为了避免发生易子相食的人伦惨剧,最后一路负责维护治安,唯有这样多管齐下,才能将损失降至最低。”

萧也觉得这是最佳良策了,他点了点头道:“这号召百姓抢修堤坝,营救灾民,不失为一个良策。只是百姓受灾,自顾不暇,怕是没有多少人会响应。”

秦风急道:“我大唐的将士来干什么的?保家卫国,可不只限于打仗杀敌。百姓有难,我们一样能够出力。关中十二卫,有数十万常备兵力,在这危急时刻,用这些纪律严明、体魄强悍的将士出兵救灾,实为上上之选。”

秦风这话在朝堂上引发了一阵骚动,抗辩声不断,但诸多人却陷入了沉思。

是啊!保家卫国,可不仅仅局限于打仗。

秦风耐着性子道:“诸位大人,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事时,让将士们救灾也是淬炼意志的一种方式,不出兵,难道让数十万将士眼睁睁的看着他们的父老乡亲在洪水里挣扎而死么?”

秦风的想法念头有些想当然,更有些超前。

出兵救灾在现代新世纪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要国内出现灾情,不顾危险安危冲在第一线上的永远的可爱的人民解放军。尤其是特大洪水与大地震这般严重的天灾面前,那些一线上的人民解放军毫无疑问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是以秦风本能的觉得出现了灾情,他们这些当兵的就应该第一个冲上去。而不是在这朝堂上听着,满朝的文臣商议什么救人救灾,防止瘟疫骚动。

这些东西倒也不是不重要,但是总的分个轻重缓急是不是?

这把兵派出去救灾,然后在坐下来慢慢的详细的商议出一套合理的救治方案。这才合情合理,这一坐下来就说个没玩没了,那不是舍本逐末了嘛?

秦风却是不知,因为通讯能力差,机动性又不强。往往天灾传到京城,地方上已经毁得差不多了。

征调大军,反而成了无用之功。

对于天灾来临,通常皇帝能做的事情就是去祈福,去祭祀,甚至下诏罪己,表示这是老天对他的惩罚与考验,然后派遣地方官员去治理,或者从中央派去一名能干的官员负责。古代的兵以防卫为主,还没有深入灾区去救援百姓的。

所以秦风这个提议还属首创,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事情。

很有新意,但未必不可行。

满朝文武也陷入了沉思中去。

秦风此刻见众人反应,也知问题所在,自己又在不知不觉中将二十一世纪的习惯常识带到这里来了,想了一想,补充道:“出兵救灾最为迅速快捷,不但可以有效的缓解灾情,减少损失。同时还能让百姓意识到陛下爱民如子之心,对陛下更加敬重。另外有大军在侧,就算真有存心接天灾闹事之人,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能力,能够免去不必要的灾祸。陛下,诸位大人,与其一个个的去动员组织心慌意乱、毫无用处的百姓,还不如直接调兵过去。不要再商量了,救人如救火,晚一刻就会死很多人的,而我们这些坐在这时清谈空谈的人就是间接杀死无数百姓的刽子手。”说了,还给上首的李承乾使了一个眼神。

李承乾得到了眼神,会意出列高声道:“父皇,天灾来临,孩儿不甚悲痛,身为太子,不甘在这皇城中坐看消息。愿意代替父皇亲临受灾地,对抗天罚,安抚百姓。”

“陛下!出兵吧。”杜如晦肃然点头,认可了秦风的提议。

“陛下,出兵吧,百姓们等不起啊。”房玄龄亦说道。

“臣也觉得小秦大将军这一法甚妙,请求陛下立刻派遣一员能吏,全权处理救灾事宜,刻不容缓。”面容古朴的魏征走了出来,他的声音铿锵有力。

“陛下,出兵吧。”

“陛下,出兵吧。”

待一个个重量级别的人物站出来后,满朝声音一致,都在请求出兵。

李世民道:“小秦爱卿言之有理,保家卫国不应该只是打仗,与天灾相搏又何尝不是生死之战?既然大家都同意,朕立刻出兵。”

说到了这儿,他一脸告诉的对身边的李承乾道:“太子有这份心意,父皇焉能不许。此次河南道天灾由太子全权负责,务必要尽快抢救决堤口安,尽量营救百姓,将伤亡灾情减至最少。”

“儿臣领命。”

李承乾下了军令状道:“决堤一日不堵,儿臣一天不归。”

“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儿子、大唐储君应有的豪气。”李世民见李承乾冒头站了出来,也就将整件事情全部交给李承乾来处理了。

李承乾稍一思索,立刻点秦风为副手,同时请魏征协助,令其带领左卫军、左武卫、左领军先行一步,负责堵住决堤口。

李世民见李承乾如此安排,暗自点头:秦风当副手在他的意料之中,如果不是李承乾自己站出来,他也会让秦风担当重任。而在挑选兵丁上,李承乾显得十分聪明,左卫军自从侯君集遭囚正是群雄无首之际,让左卫军出兵有安抚之意,表示朝廷并没有因为侯君集的错而冷落;左武卫大将军是秦琼,秦琼的兵不会在秦风的指挥下懈怠;左领军大将军是程知节,他也不会为难秦风。

………………

东宫。

率先退朝的李承乾与秦风分宾主入座。

李承乾迫不及待的道:“我的好妹夫,今日让我揽下此任,不知有何目的。”

“你怕死?”秦风慢条斯理道。

李承乾一怔,笑着说道:“不是怕死的问题,以我的身分,你真以为那些侍卫会任由我往最危险的地方走啊?”

秦风道:“你倒是挺看得清楚的。”

李承乾叹息道:“我这已经是习惯了。现在你总相信我不是怕死了吧?”

“你是怕处理不了这种事儿?”

“是的!”李承乾十分坦然道:“我没有这方面的经历,心里是一点底都没有。虽说史书上也记载了不少治理、预防决堤的事儿,可那毕竟是人书的,是真是假谁也说不清楚。”

他真是这么想的,若不是秦风刻意示意,他顶多与秦风站到一起,而不是冒然的答应下来。

秦风慎重道:“我的大舅哥,咱们二人,我也就实话实说了。当年陛下与息王争储时,陛下占有军心,而息王殿下则有天下万民在背后支持着他,也正因如此,陛下长期以来才一直处于被动的地步。所以你千万别小觑了此次增援,你不想你的太子之位未来受到威胁,想要安然的登上帝位,必需得民心。你在陛下亲自指点之下,各方面都不错,可你缺少的是民心,百姓只知道太子是你李承乾,而你长什么样子,为他们做过什么,他们一无所知。所以,你要在这方面多多经营。你离开长安,或许会给其他人机会,但你固然会失去一些东西。可得到的,将远远多于失去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很多人已将秦风视为太子党,不仅是朝中大臣,就算诸位渐渐长大的皇子也是这般。秦风经过多番考虑,多番考察,觉得李承乾确实具备一国储君之特技,再加上他的出色是公认的,再加上他与长乐亲厚,久而久之,心已经有了一定的偏向。当然,这一切都是在大唐利益的基础上帮他的一把,而不是帮他对付其他皇子。如果李承乾是扶不起的阿斗,他远而避之亦不为晚,别人也找不到他的麻烦,毕竟,他没有帮李承乾做过什么坏事,即便是合作也是为了大唐着想。

就像这次一样。

李承乾心中恍然道:“妹夫所言极是,若非妹夫提醒,我险些错失良机……还好我聪明了一点,把妹夫也带上,如有不当之处之处,还请妹夫不吝指责。”

秦风笑道:“义不容辞!”

正交谈间,魏征已匆匆而来。

李承乾热情的将魏征迎入大殿,奉上茶水。

“太子殿下、小秦大将军。”

不等李承乾开口,屁股还没有落地的魏征迫不及待道:“可以良策。”

“不瞒魏大人,承乾此刻没有丝毫头绪。”李承乾很坦然。

魏征一怔,疑问道:“既无头绪,太子为何要接此重任?”

李承乾道:“听闻百姓受灾,冲口而出。”

魏征动容道:“好一个冲口而出,臣代天下万民感谢太子。”

“魏大人客气了。这难道不是承乾应该做的么?只恨承乾才疏忽学浅,不当之处,还望魏大人不吝指教。”

魏征点了一点头,对秦风道:“小秦大将军可有良策。”

秦风道:“现在要做的是收集全长安的麻袋,与此同时,让灾区附近的郡县也备上麻袋,越多越好。”

李承乾不解问道:“这收集麻袋有何用处?”

“做沙袋!”秦风用双手比划着,沙袋的形状,说道:“想要堵住黄河缺口并不容易,面对湍急的水流,寻常方法根本行不通。就算用再多的泥沙浆土也会在浸水的一瞬间让急流冲个干净。沙袋不一样,能够将泥沙聚起来不被冲散,还能在第一时间沉入水底。只要沙袋足够多,便能在短时间里填补缺口,搭成临时的堤坝。如果一时半会没有收集太多,可以令各郡县官吏发动百姓,纺织竹笼。”

魏征眼中一亮,一眼看破了个中奥妙。他幼年备经丧乱,仕途坎坷,阅历丰富,因而也造就了他的经国治世之才。昔年在李密麾下不得重用,被任命为地方行政官员,负责管理政务。李密立足黄河南岸,境内多地经常受水患影响。

魏征也因此研究过如何治水,如何在堤坝决堤的时候抢修堤坝堵住缺口。世间流传的以木桩打入地底为基,再以木桩为支撑点修筑堤坝。如此确实能在湍急的激流中建成堤坝,但在打入木桩的过程中极其危险,进度又极为缓慢,不利于抢修。他也曾苦思许久,想过不少的法子,试过改良,成效都不是很理想。尤其是在遇到强激流的时候,反而不及笨旧的方法实用。毕竟老办法虽然笨拙,但实实在在是经历过考验的。

秦风提出的沙袋筑堤法,确实方便实用,在道理上来讲是行得通的。至于竹笼装石填埋法也是古而有之,李冰在都江偃时就大量采用此法。

因故,魏征喜道:“此法快捷可行,太子殿下可速从之。”

李承乾也毫不犹豫的下达了命令,让人装备麻袋。

魏征感慨道:“这小小的沙袋,此次定能取得大用。大将军这一妙想,至少也能减少万千损伤。”

“能够取得效果,那真是再好不过了。”秦风应答着,心底却有着十足的把握。沙袋抗洪筑坝,这在昔年特大洪灾时,都在沿用的办法,效果实用性是不用明说的。

魏征见秦风信心十足,追问道:“大将军原来对此道也有研究,不妨说出来,我们商议一下。一人计短,两人计长,一套好的主意方法,也能救助更多的百姓,减少不必要的伤亡。”

秦风酝酿了一下,脑海中的知识。他个人其实对如何抗洪治水一窃不通,更加没有耗费心力去研究过。不过秦风耳濡目染的看到了解了一些抢修堤坝的方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