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愧是老江湖,邹海川把整场气氛控制的很好,和白父推杯换盏间,好似多年未见的好友。

白小东的父亲叫白树明,父母早亡,家里没有土地,十来岁就出门打工了,没有干过农活,长期在工地做室内装修,晒不到太阳天。不似农村人一样的干瘦黝黑,整个人显得有些白白胖胖的。

母亲姓吴,在镇子上读到过初中,后来因为家里太穷就下学打工补贴家里,之前是个远近闻名的美人,

白小东继承了两个人的优点,担得起翩翩少年郎这个美誉。

看到年轻的父母,一想到再过几年父母因日夜辛苦快速衰老的模样,白小东差点就没控制自己的眼泪。

想起刚才白小东的拜托,邹海川借着喝酒的间隙,就把快递事情和白父提了出来。

当然是以自己的名义希望白父和自己一起干。

白树明也是一个极为灵活的人,只是这么多年太穷了,没什么出路,才会一直靠着出苦力挣钱。

之前白树明都是一个人出去,但是随着白小东的姐姐上了高中,读了大学,又赶上白小东上了高中需要钱,最近几年才将媳妇领了出去,夫妻搭档多挣点钱。

白树明摸不准邹海川的路数,只说是回去一家人再商量商量再决定。

邹海川一听自己的作用发挥到了,剩下的交给小东这孩子就行,就没再言语。

两个中年男人年轻时似乎有着相似的穷苦记忆,一见如故,整整两瓶酒都下了肚,两个人熟络的和亲兄弟一样。

由于两位父亲都喝了太多的酒,虽然看起来没有醉的不行的样子,但在白小东的坚持下还是没有让他们开车。

白小东找到了服务员,塞了五十块钱将邹家父子送回去,县城不大,也就十分钟的路程。

白小东没喝酒,带着父母上了自家的面包车,回到住所拉上了行李直奔老家开去。

白家的氛围一直很好,父母也知晓孩子的学习不太好,对孩子的高考也不抱太大的期望。

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就好。只要是有学上,再苦再累也会凑钱让儿子读。

坐在后排的母亲把头探了过来,时间长没见儿子,心里想的慌,盯着儿子的脸嘘寒问暖。

要是放在之前白小东,早就嫌啰嗦不听了。

而现在专心开车,耐心聊天的模样愈发让父母觉得这孩子懂事了。

农村人的酒量均偏大,平时没事的时候自己都会小酌几杯。

有的地方更是盛行早酒文化,一些人嗜酒如命,不喝酒干不了活那种。

白树明在副驾摇摇晃晃眯了会,醒了酒,听着自己媳妇和儿子唠了会家常。

听到媳妇说起让儿子不要担心,让儿子安心上学,两个人还能再拼几年,把房子和车子的钱都会给攒好。

白树明适时的插了进去:“小东,你这个同学的爸说得那个生意可不可靠,我和你妈干这个确实累身体,年龄一天天大了,不知道还能再干的动几年。”

白小东心里一阵苦涩,我怎么可能不知道虽然过去一年行情好,多挣了点钱。

后面因为身体情况越来越不好,挣不了多少钱,反而还搭了一部分去医院。

白小东先是夸了下邹海川之前做的生意,后面打着邹海川的旗号把这个快递生意前景夸了一遍。

这把白家父母说的愈发动了心。

白小东看着父母凝成的眉头知道爸妈陷入了纠结。

原来父母在这个时期是不会回老家的,一方面是因为白小东高考完,想回家看看儿子。另一方面是因为要买房。

由于白爸父母走的早,留下了弟兄三个人,没有父母护着兄弟们,在村里的地位可想而知。

又作为排行老末的白树明,在结婚的时候只占到了村里地势最差的宅基地盖了三间瓦房,外加两间东屋。

晴天还好,一到下雨天,全是泥泞,自行车都得抗出二里地才能骑。

眼瞅着自己的大闺女,也就是比白小东大了五岁的姐姐大学毕业,正是准备说媒的年纪,看着这个不成样子的老屋,白家父母急了。

趁着这几年行情好赚了二十万,听说镇子上新建了一个漂亮的小区,想着回家看看,差不多就买下来。

一方面是老屋也不值当翻新,另一方面也让闺女有个体面的出嫁的地方。

这一点白小东太清楚不过了,二十万存款买了房子,父母又咬咬牙借了亲戚十万块钱,装修又花去了七万块钱,剩下的留着给白小东上大学。

等到闺女出嫁了,又陪了几万块钱嫁妆钱。

等到白小东大学毕业了,家里也没剩下多少存款,老两口也干不动了。

白小东知道父母是想买房子的,早就在心里打好了腹稿,见半响没人说话。开口道:“我记得你们之前和我讲过要在镇里买了房子,结合这个快递的事情我去问了邹叔,他给的意见你们要不要听听?”

听到是邹海川的意思,白树明多了几分期待,笑骂道:“兔崽子,还和老子卖起关子来,快说。”

白小东一改往常的沉闷,笑呵呵的叫唤道:“妈,你看爸说自己是兔子。”

惹的父母哈哈大笑,这两年白小东也不太和他们交流,整个人非常沉闷,夫妻俩虽然也有些焦虑,但也顾不得孩子,只当是进入了叛逆期,过两年就好了。

“邹叔说,建议我们去镇子上买一个门市,上下两层的那种沿街的,楼上能住人,楼下的地方全部用来摆放快递,比买开发商建的那种小区实用多了,最适合做快递。”白小东慢慢说道。

白树明琢磨了半天,一拍大腿,直呼:“妙呀。”

就算是做不成这个生意,也算是有个体面的家了,等到儿子上了大学,夫妻俩要是不在家,花这么多钱买这么好的小区就浪费了。

如果快递成了,夫妻俩就不用在外奔波,在自个家里就把钱给挣了。

不到一小时,一家三口回到老屋,也不用怎么收拾就能住了,白母是一个勤快干净的人,白小东的屋子早就被打扫的干干静静,床单枕头也都晒了好几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