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豪门终结者 > 第九十章 东德独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上半场大比分领先之后,克洛普并没有打算赶尽杀绝,出于保护球员的目的,下半场开场不久就换下了刚刚复出的吉鲁。

本场发挥出色的李维,也在第70分钟被替换下场。

最终,美因茨以5比0的比分击溃凯泽斯劳滕,成功拿到了三分。

由于保级的直接竞争对手波鸿这一轮也赢了球,所以美因茨尚不能提前宣告保级成功,但只要下一轮再取三分,那么本赛季的保级目标就将提前完成!

而他们下一轮的对手,却是本赛季表现奇差无比,三十轮过后仅仅只积二十六分排名倒数第二的罗斯托克。

这比赛,还会有什么悬念吗?

……

美因茨全队,从球员到教练,从球迷到管理层,显然都没将这个小小的罗斯托克看在眼里。

他们甚至已经在想着怎么在保级成功之后庆祝了,就连身为主教练的克洛普,这些天里也没有疾言厉色地狠抓训练。

因为在他看来,自己的球队连不莱梅、多特蒙德这样的豪强都能轻松收拾了,一个小小的倒数第二,也敢螳臂当车吗?

罗斯托克,还不就是一盘菜?

※※※※※※

2005年4月30日,德甲联赛第三十一轮,美因茨前往客场挑战汉莎-罗斯托克。

这是李维第一次随队来到前东德地区,对于这片曾经与自己祖国相同意识形态的地域,他还是相当好奇的。

罗斯托克位于德国东北部,是毗邻波罗的海的三大港口之一,也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最大的城市。

球队大巴沿着瓦尔诺河西岸缓缓驶入罗斯托克的市区,李维注意到,沿街都是些低矮的铺面,很少有像慕尼黑、法兰克福那样的高楼。与那些现代化都市相比,这里确实像个乡下。

只有远远眺望到的北部海港,那满载的邮轮和集装箱,才显现出现代化的气息。

这里在上世纪一度曾是皿主德国的造船和航运中心,航运、渔业和海事高等教育的发达,吸引了不少新移民,在顶峰时城市人口超过了二十五万。

不过在两德统一之后,这里的居民数也逐渐滑落,现在基本稳定在二十万左右。

或许你觉得这人口数字实在太小,但实际上,罗斯托克已经是梅克伦堡-前波莫瑞州人口最多的城市了,梅-前州每平方公里只有不到80人,地广人稀是这里的特色。即使在罗斯托克的城区,街道上的行人也寥寥无几。

李维忽然就觉得,假如曾经的东德都是这个样子,那柏林墙的倒塌,恐怕真的是无可避免的大势所趋了。

……

其实,东德的没落,从足球上也能看出一二。

从两德合一开始到现在,登陆德甲联赛的东德球队,只有德累斯顿迪纳摩和罗斯托克两支,原本历史上,在今年之后的十多年里也不过只多了科特布斯和柏林联合,莱比锡虽然身在东德,但09年才成立的莱比锡红牛显然不能算是一支东德背景的球队。

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德甲都只有一支东德球队孤军奋战,比如从1995年一直坚持到今年的罗斯托克,就是东德足球在德甲的独苗了。

究竟是什么让东西德足球之间产生了如此大的差距?是因为东德的球星少吗?

似乎也不尽然。

萨默尔、巴拉克、杰里梅斯、基尔斯滕、博罗夫斯基、施耐德、恩克、扬克尔、弗里茨、阿德勒、施梅尔策、托尼·克罗斯……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看,皿主德国这片土地上孕育的球星,都足以与联邦德国分庭抗礼。

但同样也是从这些名字中,我们就能看出东德足球没落的端倪——萨默尔是多特蒙德的骄傲,巴拉克成名在凯泽斯劳滕,杰里梅斯是拜仁慕尼黑名宿,基尔斯滕则是勒沃库森传奇,没错,他们几乎一个不落地都在西德球队踢出了名堂。

资金、训练水平、球队建设、梯队培养,不得不承认,东德足球已经全方位地落后于西德了。

可惜啊,罗斯托克,就算你是东德的独苗,今天自己也只能把你打落降级深渊。

职业足球的世界,有时就是这么残酷。

叹息了一声,李维收起这些徒劳的情绪,步入了波罗的海球场。

……

“观众朋友们,欢迎收看德甲联赛第三十一轮美因茨客场对阵罗斯托克的比赛,我是贝拉·雷迪。”

“德甲的冠军之争最近愈演愈烈,不过也别忘了,另一个战场的激烈程度一点不逊色于前者——那就是保级之战。”

“这场比赛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以算是保级球队间的直接对决,快上岸的倒数第六对决倒数第二,相信两边都绝不会手下留情。”

“当然,如果你看过美因茨上一轮的比赛,恐怕很难不把他们作为本场比赛的热门,逐渐走出伤病阴影的他们,以5比0大胜凯泽斯劳滕,这还是在他们下半场换下了主力的情况下。”

“不过,假如他们因此而小看今天的对手的话,那大概也是要后悔的——因为,为了保级,罗斯托克可是会拼了老命的!”

……

本场比赛美因茨延续了他们惯常使用的4-3-3阵型,与当时对阵多特蒙德相比,仅仅只是把左边锋换成了伤愈复出的维兰特,达席尔瓦回到中场替代了戈贝尔,门将则是由维特科洛取代了迪莫·瓦切,随着联赛地进行,前者正在逐渐成长为主力。

罗斯托克这边,则摆出了一个稳妥的4-2-3-1阵型,至于阵中的球员,大多并不出名,门将马蒂亚斯·绍贝尔,最出名的时候也不过是在沙尔克04给诺伊尔做替补;前锋马库斯·奥尔巴克代表瑞典参加了02年世界杯、04年欧洲杯和06年世界杯三届大赛,国家队出战74场打进30球,但在俱乐部,他大多时候也只是在瑞典和丹麦的联赛厮混,短暂效力过巴里、阿斯顿维拉却都不算成功。

而以上两人已经是罗斯托克最出名的球星了,也是克洛普在赛前提醒球员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除此之外,罗斯托克还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阵中北欧球员特别多,足足达到了九人之多!其中包括五名瑞典球员,三名丹麦球员与一名芬兰球员,这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地理位置毗邻波罗的海,故而更容易得到北欧球员的青睐。

而北欧的球员与球队大多有一项特质——他们可能实力并不出众,技术并不细腻,但,他们一定非常难缠。

……

在这场比赛开始的阶段,美因茨的球员倒并没有感受到这种难缠,他们的开局甚至比想象中更加顺利。

开场仅仅6分钟,队长弗里德里希就利用一个定位球二次进攻的机会,在禁区内补射得手,帮助客队取得了1比0领先。

这个进球也让克洛普松了一口气,他其实最担心的就是对手摆铁桶阵,即使吉鲁复出了,现在的美因茨也还不具备攻坚的绝对能力。

现在一球在手,那就好办多了。

美因茨的球员们大多也抱着和克洛普一样的想法,但他们恐怕都没有想到,这个进球,反而让他们陷入了困境。

……

对于罗斯托克而言,这个进球事实上打醒了他们。

在真正见识到克洛普的传控足球之前,美因茨的对手们总是心存怀疑,他们总是想试一试美因茨的成色有多足,总是想试一试能不能当面锣对面鼓地用对攻取胜,然后往往就酿成了惨剧——多特蒙德如是,凯泽斯劳滕也如是。

罗斯托克的球员们也没有逃脱这样的惯性,这也很正常,毕竟美因茨的战术不仅陌生,而且因为伤病等种种原因,他们本赛季能够发挥出真正威力的场次,其实到现在也不到两位数。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见棺材不落泪,这实在是人之常情。

万幸的是,因为有多特蒙德、凯泽斯劳滕的前车之鉴在,丢球以后的罗斯托克没有任何犹豫,他们立即选择了收缩防守,这也给美因茨造成了麻烦。

本场比赛罗斯托克出战的首发十一人中,共有六人来自于瑞典、丹麦和芬兰,蛮性十足的北欧海盗给他们注入了强硬的基因。

从美因茨的进攻球员越过中线开始,罗斯托克的防守球员们就开始了节节阻击,每球必争是最基本的,更令人头疼的是,他们擅长并且热衷于身体对抗。

你不是一脚出球吗?你不是三角传递吗?

没关系,你跑我就跟着跑,你接球我就上来撞,总之,宁可犯规也不让你过去。

一时间,在罗斯托克的半场屡屡响起此起彼伏的哨声。

当然了,给对手送前场定位球本该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愚蠢行径,但放在罗斯托克身上又不同。

一方面他们的犯规地点更靠近中场而不是禁区,另一方面,人高马大的丹麦中卫马德森与瑞典中卫佩尔森的北欧组合,在防守定位球方面,优势简直不要太明显。

尽管吉鲁已经非常努力了,但年仅十八岁的他,要对抗两名强壮型的中卫,还是太过吃力。

场边的克洛普皱起了眉头,他想起了上半赛季在主场被罗斯托克逼平的比赛,同样是在球队势头正好的时候,被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破坏了。

与现在何其相似?

罗斯托克确实不强,可他们真的够硬,够狠,够凶,这就实在是让人头疼了。

难道这一次要重蹈覆辙吗?

不,应该不会,毕竟现在我们有一球的领先,而对手的进攻威胁实在是太差了点。

想到这里,克洛普的眉头略微舒展了一些,但却也没能完全舒展。

他隐隐感到有些担忧,一种他自己也确认不了、出于直觉的担忧。

这担忧的源头,便是如今美因茨的场上核心李维。

……

开场之后的二十分钟里,李维的表现很正常,即使是很熟悉他的球迷,也挑不出什么毛病。

跑位,接应,出球,盘带,他尽职尽责地完成着自己的职责,将全队串联成一个整体,就像他前几场做的一样。

但克洛普却感到了一丝别扭,在他的眼中,李维的动作似乎带着一分迟疑。

这迟疑并不明显,也许只有零点零几秒,连贝拉·雷迪这样的资深解说都无法发现。

可看了无数次李维训练的克洛普,还是觉察了出来。

因为这一分迟疑,导致原本很多处理球的选择被缩减了,李维不能再完全随心所欲地掌控进攻,也不能给吉鲁送出致命的传球。

甚至可以说,尽管美因茨看上去像前几轮一样控制着场面,但事实上,那并不是真正的控制,并没有那么牢靠。

这到底是怎么了?

李维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克洛普的直觉是对的,这场比赛中的李维,确实有些不对劲。

而这不对劲却是归因于对手罗斯托克的阵中。

从开场双方球员一一握手的时候,李维就发现,对方的28号球员给了他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

那名球员看上去年纪已经不小了,身高中等,脸型方正,发型微卷,带着上世纪那种熟悉的特点,让他不由想起了90年世界杯初出茅庐的巴乔。

随着比赛的进行,那种熟悉感变得愈发强烈。

对方的位置主要在左边路,与李维的对位不多,但后者仍然能从少有的进攻中看出他的不凡,足以称得上华丽的技术,出色的传球意识,鹤立鸡群般的球感,如果他年轻个几岁,恢复了速度和对抗能力,也许今天的美因茨真的难言必胜。

他到底是谁?

李维在记忆中不停地检索,他确信对方一定是他认识的某位知名球星,只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很奇怪为什么克洛普没有在赛前重点提到这样一个人,但李维凭着自己的判断,还是对他留上了心。

下意识地,他就分了一丝注意力在对方身上,这也是克洛普会觉得他的动作有些迟疑的原因。

而二十多分钟过去,那个熟悉的影子在李维的脑海中不断地盘旋,终于,和某个即使在前世对他来说都非常久远的身影重合在了一起!

那一刻,李维都有一瞬间的失神。

早该想到的,罗斯托克的北欧球员中有一个芬兰人……

亚里·利特马宁!

只能是他!

可,怎么居然会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