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25中文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25中文网 > 其他类型 > 豪门终结者 > 第一章 庚宝基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颜若在接机厅等着李维。

这是李维特意请求的,在这个尚没有手机导航的时代,他其实挺担心自己找不到庚宝基地的。浪费时间还是其次,他最怕的还是被其他人发现,他并不是原本的“李维”,虽然这个风险很低。

甚至他原本其实没有打算一定要去庚宝基地,但在他回国前,徐指导可是亲自打过电话的,更何况,对于原主这个孤儿来说,庚宝基地就是他唯一的家。

不回家,他还能去哪里呢?

当然,他自己也想见一见徐指导,这位把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中国足球的老人,他向来是敬佩有加的。

2004年的上海,自然没有十几年后那般繁华,但也早就是高楼林立,遮天蔽日了,甚至让刚离开利兹郊区韦瑟比的李维有种从乡下进城的感觉。

不过等车子离了市区,往长兴和崇明去的时候,窗外的建筑和行人便开始渐渐稀疏起来。等到他们沿着东平国家森林外的公路,向着基地进发时,李维甚至有种刚进了原始森林的错觉。

但等他终于抵达庚宝基地时,这种感觉又消失无踪了。

一进基地大门,当先一块硕大的灵璧石,上书“缔造中国的曼联”,署名正是“徐庚宝”,足可见基地主人的抱负。

绕过石书,越过一方水池,便是基地的主楼,这是一幢全玻璃结构、颇具现代化风格的三层裙楼,通透明亮。即使李维不久前才穿过Sh市区,相比之下,仍觉得这幢楼更为先进和现代。

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正立在主楼的大门前。他穿着一身浆洗得有些褪色的中山装,岁月在他脸上刻下了道道印痕,两鬓也已经有些斑白了,除了一副九十年代风格的墨镜以外,他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干部,与他身后现代化的基地显得格格不入。

不消说,老人就是一手打造了这座星工厂的国足名宿——徐庚宝了。

如果不是早早就在电视和新闻上见过,李维恐怕也是很难把眼前这穿着朴素的老人,和他身后这耗资数千万的现代化训练基地联系起来。

但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老人真的是为了这座基地砸锅卖铁、呕心沥血了,李维看向徐指导的眼神,也不禁多了几分崇敬。

“李维,你可算回来了!”率先迎出来的却是老人身边,一个瘦削的高个男子,“你可是为基地争了光啊!”

李维朝眼前的男子看去,徐指导身边的人不少,大多都是小球员,他并不认识,但眼前这个人,他却不可能不了解。

高宏博,沈徐迟朱这一代之后,中国本土教练最杰出的代表,日后的中国国家队主教练,在任期间重拾“小快灵”的风格,让国足难得地焕发了新气象。

可惜足协出尔反尔,硬生生掐断了他一力扶持出来的崛起势头,等他后来再度出山时,已经有江郎才尽之感,不复当年了。

至今,仍是李维这一代球迷心中的遗憾。

……

李维快步走向了高宏博:

“高叔,可别埋汰我,我还差得远呢!”

“你可别谦虚了,你还不知道吧,因为你的事迹,Sh市委的龚书记可是给基地扩建一路开了绿灯,还追加了数百万的投资呢!”

“真的么?”李维瞪大了眼睛,如果真的因为他而加快了庚宝基地的发展,那可真是功德无量了。

“当然是真……”

“好了,进去再聊吧,”徐指导出声打断了两人,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李维的背。

“好嘛,结实多了,看来英国人的伙食就是好啊!”

“呃,徐指导,”李维一脸苦相,“英国人的土豆我都快吃吐了,靠着我这双手自己下厨,才撑到今天啊!我都想死家乡菜了!”

“哈哈哈哈哈哈!”众人都怔了一下,旋即大笑起来。

徐指导冲着身边人打了个手势。

“好啊,通知食堂,今天午饭,得有红烧肉!”他打量了一圈身边的小球员们,“平时不给你们吃,今天李维回来了,我就破一回例——”

“红烧肉,得管够!”

“万岁!”众人一阵欢呼。

李维也不禁莞尔。

……

随后,徐指导拉着李维,走进了主楼。

一进门,就能看到左侧墙壁上那幅巨大的黑白照片,那是徐指导在担任国家队队长期间受到周总理接见的珍贵影像。

看得出来,徐指导颇以此为荣,虽然有人认为有些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李维觉得并不为过,要是自己能有这样的荣誉,怎么说也要挂自家墙上,流传个几代的。

穿过荣誉室,就到了基地的训练球场。

一进到这里,李维就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在这里生活过很久一样。不过想想也是,原主可是从基地落成开始就生活在这里了,虽然他很确信自己的身体里并没有另一个灵魂,但想来原主那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多多少少会留下一些印迹。

庚宝基地占地达到100亩,拥有三个半标准足球场,还有一个由德国进口的人工草皮铺设的室内足球场,在硬件设施上,绝对是向国际一流看齐的。

球场边甬道的墙上,还写着徐指导亲自总结的口诀,比如“抢逼围”的口诀是“紧贴身,不犯规,看准球,伸脚抢,卡住位,准备追”,“接传转”的口诀则是“迎球接,把球吸,重心稳,事先观,选好位,对准传”。

李维微微皱起了眉头。

他知道,1995年徐指导就是凭借着他的“抢逼围”战术,率领着上海申花拿到了甲A冠军。

但这套打法,即使在甲A,也已经有些过时了,02年徐指导重新出山执教申花后仅仅十轮便黯然下课,就是最好的明证。

虽然说这些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并非一无是处,仍然有着不少可取之处,但想靠着这些老皇历打造“中国的曼联”,恐怕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他有些庆幸原主当初坚持要留在英国了。

庚宝基地想要真正打造成“梦工厂”,与世界上先进的青训系统接轨,引进科学的培养训练方案,才是正道啊。

※※※※※※

徐指导招呼了一声,小球员们便都回到了球场上继续训练。

李维和其他人则在场边落座,一边观看小球员的训练,一边闲聊起来。

“李维,你打算在上海待几天?”徐指导问道。

“可能两三天吧,”李维答道,“其实我这次回国总共也只打算待小半个月,可能要回家乡看看,然后bJ那边还有些访谈要处理。”

“你现在可是大忙人了啊!”徐指导感慨了一句,“本来还想着让你指点指点你这群师弟们的。”

“谈不上指点什么的,不过徐指导您发了话,这几天我肯定全力帮忙,”李维诚恳说道,“我只是想早点去德国开始训练,早一天适应,早一天才安心啊。我这样,算是笨鸟先飞吧。”

“哈哈,那我倒是希望基地里能再多几只笨鸟啊,”扯了几句家常,徐指导接着把话题引向了场中,“李维,你看看,你的师弟们表现怎么样?”

李维点点头,其实他早就在关注了,打眼一看,场上他能认出的小球员还真不少。

一身腱子肉,在边路跑上跑下的,是后来的广州恒大主力右后卫,曾经和切尔西传出绯闻的张林芃。

留着学生头,瘦高个的门将,则是日后上海上港的夺冠功臣,国家队主力门将颜骏琳。

瘦瘦小小,在后卫丛中像游鱼一样钻来钻去的,自然是多年后中国唯一的留洋旗帜,国足一哥——伍磊。

和伍磊在锋线上搭档的高个子,同样是后来上海上港的冠军主力,吕文军。

而在中场盘带出色、技术娴熟的小个子,则是后来上海申花的边路核心——曹赟订。

李维看了一段时间下来,心里基本上也有数了,这些小球员们不愧是后来中超甚至是国家队主力的水平,在同年龄段里,他们的天赋即使不是最顶尖的,可哪怕放在英超豪门的青训营里,也一定是重点培养对象。

但是,他在心底默默加了一句,如果把英超,哦不,哪怕是英甲球队同年龄段的青年梯队拉过来踢一场,庚宝基地的这批小球员一定会输得很惨。

这样想着,他摇了摇头。

徐指导自然看到了他的动作。

“怎么?觉得有问题吗?”

“嗯,算是吧,”李维想了一下,说道,“大家的天赋都很出色,在同龄人中的技术水平也是出类拔萃的,都比以前的我要强。”

听到李维的夸奖,徐指导眼神中也难免闪过一丝得色。

“但是,我不觉得他们可以对付任何一支英格兰前三级联赛的青年梯队,哪怕是小一年龄段的,”李维说得很直白,“我觉得培养的方法上可能有些问题。”

听到他说得这么直接,徐指导也有些不愉。

“李维,所以我们才想听听你的意见啊,你可是在世界上最好的青训营待了一年多,”看到恩师不喜,高宏博站出来打了个圆场,“你详细说说吧。”

“嗯好,首先,小球员们的技术虽然很出色,但那是在无对抗和体能消耗不大的情况下,”李维指了指场上,“你们看,以文军的身体条件,这个球他应该背身拿住的,但却没有护住,就是因为他的体能消耗较大,而且不适应这种身体对抗下的控带。”

“这一点我在利兹青训营有很深的感触,我的第一任主教练埃迪·格雷,他有个观点我很认同,”李维说道,“那就是,在体能消耗达到百分之五十以前,并且不增加身体对抗的情况下,进行的技术训练,都是无用的训练。”

“所以我的每堂训练课,都是从五公里跑开始的。”

高宏博听得频频点头,徐指导也松开了之前紧皱的眉头,看起来,李维的说法的确对他们有所触动。

“第二,利兹青训营有一个理念,那就是尽可能把所有训练都和有球训练结合起来,这好像也是世界顶尖青训的一个共识,”李维接着说道,“简单来说,我们的训练,技术是技术,体能是体能,力量是力量,分别训练,而且体能、力量、柔韧性等等训练,有些只要在健身房进行就行,其实都不用触球。”

“但是在利兹联不是这样,长跑会用结合球跑代替,柔韧性会用各类接球姿势来辅助训练,总而言之,尽可能让所有的训练都成为有球训练。老实说,我只有受伤以后那段时间做恢复性训练,才算是脱离了有球训练。”

“这不仅仅是为了达到训练体能、柔韧性等目的,更是为了让球员们能够找到在各种情况下处理球的感觉。”

“有道理,”高宏博点点头,“还有其他吗?”

“还有一点,我不知道算不算问题,”李维说道,“看起来,他们比英国同年龄段的球员,体格上普遍小了一圈,我觉得饮食上恐怕需要调整。”

“可是这不是很正常么?我们吃熟牛肉的,比身体肯定比不过吃生牛肉的嘛。”高宏博开了个玩笑,而事实上,这也是国内很多人的看法。

“不完全是,我们和西方人的身体先天上的确是有区别的,但我想通过饮食的调整,未必不能赶上他们。全面欧化当然也是不行的,我们应该摸索出适用于亚洲人的食谱,缺什么就要补什么,”李维顿了一下,接着说道,“我在利兹的时候,因为考虑到之前的饮食习惯,还是会以谷物为主,但是会大幅度增加肉、蛋、牛奶的比重,而我那些本就习惯肉食的队友们,营养师的建议就会是多摄入蔬菜、水果。”

听到李维的分析,高宏博陷入了沉思。

“李维,不是我不信任你,”这时徐指导发话了,“但是你只是球员,并没有教练员的经验。而调整训练方案,可是很重大的改变,恐怕不能仓促实行。”

“我明白的,徐指导,”李维点点头表示理解,“不过我对我的判断也是很有信心的。”

“要不然这样吧,我有个方法可以证明我的训练效果。”他又补充道。

“什么?”

“两年前,我是什么水平,您还记得吗?”

“当然记得,以你那时候的能力,恐怕现在在场上的球员里,只能算中等。”

“哈哈,您不用给我留面子,我知道,除了体能,两年前的我根本没有资格出现在场上,这里每一个小球员都比那时候的我强,”李维自嘲地笑了一下,接着说道:

“现在,我和他们来一场比赛吧,我和小一年龄段的球员,对阵——”李维指着场上,“他们。”

“可是,你不是手臂受伤了吗?”高宏博忍不住插话了。

“没关系,高叔,基地不是有室内球场吗?”李维晃了晃受伤的仍缠着绷带的左臂,“可以来场五人制的比赛,身体对抗小,不会有问题的。”

“好!我答应了!”徐指导的语气沉稳,“那你想跟谁踢?”

“张林芃、颜骏琳、曹赟订、吕文军,”李维扳着手指头数到,“还有磊子。”

“你确定?”高宏博忍不住再度问道,他可是非常清楚,李维挑的这些,都是庚宝基地眼下最顶尖的球员,放几年后,说不定能撑起半支中超球队的。

“当然!”李维口气坚决。

徐指导微微蹙眉,他想不明白,李维这是真有信心,还是自大过了头?不过不论如何,他对自己最得意的几个弟子,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两年前的李维是什么水平他也是清楚的,李维那话可不是自谦,作为庚宝基地成立之前就被发掘的球员,他和庚宝基地成立后招进来的这批小球员相比,天赋上可差了不止一筹。假如当初他留在基地,眼下恐怕是真的没资格待在场上的。

徐指导可不相信,这样的李维,就凭在英国不到两年的训练,就能脱胎换骨,甚至来个一挑五?

“好!那就这样决定了!”